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有“怕冷、怕湿、怕堆挤、怕脏和怕疫病的特点,因此在管理上要做到: 1.防寒:一般雏室的溫度要维持在20℃以上。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雏鸡在春季饲养30日龄左右,夏秋季15日龄左右,冬季40日龄左右即可脱温。2.防湿:育室相对湿度一般维持在50~65%为宜。3.防挤压: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可养30  相似文献   

2.
雏鸭在1~30日龄最易发生一种急性接触感染的病毒性肝炎。其特征是肝脏肿大和有出血点。极个别刚孵出的雏鸭12小时就发病死亡,有的在2~3周龄或5~6周龄患病后死亡,40~60日龄鸭发病则少见。康复的鸭子终身带毒并排泄病毒,生长发育停滞。雏鸭感染此病后,死亡率高达50~95%。  相似文献   

3.
目前饲养的蛋鸭品种主要有金定鸭、康贝尔鸭、绍兴鸭及当地麻鸭。 1.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指从出壳到20日龄的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42~44克,怕冷又怕热,温度应控制在25~32℃。雏鸭聚堆时间长易挤压死亡,夜间应小群分笼休息,每笼20只。雏鸭肌胃容积小,为保证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前饲养的蛋鸭品种主要有金定鸭、康贝尔鸭、绍兴鸭及当地麻鸭. 1.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指从出壳到20日龄的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42~44克,怕冷又怕热,温度应控制在25~32℃.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5-55
春季培育雏鸭,疫病少,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是一年中最好的育雏季节。饲养上必须掌握以下六环节: 一、切忌忽冷忽热。春季气候多变,育雏期间要十分注意保温,切忌给温忽高忽低。育雏鸭的适宜温度为:2~3日龄30℃,4~7日龄25℃,3周龄后随常温饲养即可。  相似文献   

6.
3.密度1~7日龄每平方米20~25只,8~15日龄12~15只,16~30日龄8~12只。室温在开始应保持在20℃以上,随着气温升高和雏鸭日龄增长应注意散热。  相似文献   

7.
一、育雏期(0~21日龄)的管理 (一)雏期温度要求 雏期温度要求1~7d适宜温度为30~32℃;8~14d适宜温度为27℃左右;15~21d适宜温度为23℃.三周后室内不低于21℃.雏鸭活泼、饮食正常,说明温度正常,若雏鸭远离热源,并张嘴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雏鸭往热源拥挤,相互压堆,说明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8.
一、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用番鸭为2001年1月由福建省引进的法国RF系白番鸭,共l206只。1.2方法:1)饲养管理。育雏室和用具在进雏前先后进行1次常规消毒,雏鸭阶段网上饲养,育成期可以改为半地面半网上饲养。舍内温度:l~3日龄34~35℃,4~7日龄32~34℃,以后每7天降2~3℃,直至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饲养密度:一般1~7日龄每平方米40~50只,8~14日龄每平方米30~40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20~30只,22~42日龄每平方米10~20只,43日龄以上每平方米6~10只为宜。光照:0~4周龄夜间需开照明灯,5周龄之后为自然光照。饲喂自配全价饲料,人工喂料…  相似文献   

9.
蛋鸭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 雏鸭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差,育雏期间要注意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参考温度:1周龄内30~32℃,2周龄至4周龄每周降低2~3℃.若雏鸭有规律地吃食、饮水、排便和休息,说明温度正常.育雏期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65%,光照时间1周龄内保持为23~24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至减到14小时为止.蛋鸭为水禽,喜欢游泳,但圈舍不能潮湿,垫草必须干燥.雏鸭出壳3天后,可陆续下水游泳,但时间不能过长.  相似文献   

10.
<正>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相似文献   

11.
立夏以前培育的春鸭,饲料花费少,经济效益高。早稻返青后,小鸭就可下田啄食多种嫩草和昆虫。然而,二周以内的雏鸭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一般不易达到。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箩筐保温育雏法。用干净、干燥的箩筐,内铺干燥的短稻草10~15厘米厚,箩筐外用麻袋包紧,箩筐口上平放几块竹片,吊一支温度计,使温度计底部距稻草15厘米左右。每只箩筐内可放一周龄内雏鸭20~30只,1~2周龄雏鸭15~20只,箩筐上面盖旧衣服,通过掀、盖衣服来调节箩筐内温度.一周龄内要求25~30℃;二周龄内要求20~25℃。如遇寒潮,还可在麻袋外再围塑料薄膜(不宜长期围,否则会积水),或在底部稻草里放一个盛热水的盐水瓶。晚上将箩筐挂起,可防鼠害。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到100%,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与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逐渐降低。4周龄以后的雏鸭发病率和死  相似文献   

13.
一、进雏前的准备不管是笼养还是平养都应对育雏室进行清理、维修和补充包括房舍、门窗、笼具、饮水器、喂料设备等,特别要搞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一般空栏1周后再进雏。二、雏室的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率的关键,不论采取哪种方式供热,应在进雏前24小时预热。采用局部高温育雏法(特别是平养),4日龄内温度波动不宜超过1℃,4日龄后雏鸡可自行选择适宜区。室内适宜温度为1~4日龄27℃,4~7日龄24℃,2~3周龄21℃,4~5周龄18℃。三、进雏将病弱、残雏剔除,按合理的密度放入笼中或鸡舍,1~2周龄60~50只/平方米,3~4周龄40~30只/…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鸭期的饲养管理 指从出壳至20日龄的小鸭.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为42克左右,怕冷、怕热,舍温应控制在25-32℃.雏鸭有喜欢聚堆的习惯,随着聚堆时间的延长可造成中底层雏鸭死亡,为避免这种损失,多采用夜间分笼小群管理,每小笼2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5.
1.保温刚出壳的野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既怕冷又怕热。其育雏温度,1周龄时应控制在33~30℃,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脱温。温度过低,雏鸭容易"扎堆";过高则会张嘴喘气,易于虚脱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 金定鸭是我国优秀的蛋鸭地方品种之一,目前在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饲养。根据金定鸭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 雏鸭期的饲养管理 指从出壳至20日龄的小鸭。雏鸭出壳时体重平均为42克左右,怕冷又怕热,气温应控制在25℃~32℃。雏鸭有喜欢聚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选择适宜的肉鸭品种有樱桃谷鸭、北京鸭、康贝尔鸭、建昌鸭、上海白鸭等。这些品种性情温驯,喜合群,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屠宰率高,肉嫩味美,很适宜速肥饲养。(二)幼雏培育雏鸭从出壳到20~25日龄称为幼雏。培育幼雏的目的是努力提高成活率达到90%以上便于育成大规格健壮雏鸭,为中雏打好基础。1.选雏绒毛光亮且覆盖肚脐,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清洁,腿粗、嘴大、眼有神,体态匀称健康无病。2.保温雏鸭出壳后7天内室温应保持在27~30℃,7天后每天可降温1℃,15天后保持在15℃左右,20天后按常温饲养。育雏前期若气温低,可在箩筐…  相似文献   

18.
一、育雏期(1—30日龄)的饲养管理 1.温湿度育雏开始温度为30℃,以后每2天降1℃,20日龄降至常温,室温一般保持在15~20℃。育雏前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随着雏野鸭日龄增大,逐渐降低湿度。  相似文献   

19.
一、育雏期(1-30日龄)的饲养管理 1.温湿度育雏开始温度为30℃,以后每2天降l℃,20日龄降至常温,室温一般保持在15~20℃。育雏前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随着雏野鸭日龄增大,逐渐降低湿度。  相似文献   

20.
一、育雏期的饲养1.温度 :育雏温度开始为30℃ ,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 ,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2.湿度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 %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 ,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 ,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3.密度 :1~10日龄40只/m2,11~20日龄30只/m2 ,21~30日龄25只/m2。20日龄后 ,天气晴暖时可在室外放牧 ,以50~100只为一群。4.通风 :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通风换气 ,以排出育雏室内的水气和氨气。冬春雨季 ,透气窗白天打开 ,夜间关闭。5.光照 :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 ,光照强度为8w/m2。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