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宰前检疫急性感染阶段的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呈稽留热型,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废绝,眼结膜常充血,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病猪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坐式呼吸,偶有咳嗽、呕吐。在耳翼、四肢、股内侧、胸腹部等处皮肤出现紫红斑或有点状出血。由于该病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再加上该病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所以宰前检疫不易检出。在沈阳市肉联厂检出的数千例猪弓形虫病中,仅有2例是宰前检疫时检出的。2宰后检验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的猪弓形虫病猪,在宰前检疫时不易检出,但在宰后剖检中都具有典型的规律性的病理变化。把猪弓形虫…  相似文献   

2.
健康猪宰后皮肤洁白具有光泽,通常观察宰后猪皮肤的变化,可以很大程度获知猪的健康状况。因此,观察胴体表面皮肤的变化,在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机械、营养及应激作用麻电性出血因麻电不当引起猪体的应激反应所致。胴体皮肤出现界限不清的红色放射性小出血点,通常不呈大面积弥漫性,多见于肩部和臀部皮肤。外伤性出血是因宰前粗暴鞭打棒击所致。表现在背、臀部皮肤上出现纵横交错的紫红色条痕或斑块,这种出血有时深入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3.
检疫。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猪产品所实施的疫病检验。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指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布。及时发生控制部分在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检出的人畜共患病,及时检出一些国内尚未发现的疫病。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验,是屠宰检疫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皮肤是具有多种多样机能的复杂重要器官,它与动物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物体一旦感染疫病都会在皮肤上出现不同程度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因此对生猪宰前检疫、检验皮肤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发现生猪皮肤反应出来疫病可分为:1皮肤脓肿传染病猪坏死杆菌病:多发生于颈部、胸侧、臀部等皮下脂肪丰富的皮肤部位。2皮肤红斑、兰紫斑、出血斑点的传染病2.1急性、亚急性猪瘟皮肤有因渗出所造成的出血斑点、界限清晰。因病程的不同颜色有红、深红、紫红、暗红、出血斑点,常见于腹…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本病是肉品卫生检验中常见的猪三大传染病之一 ,主要侵害3 -12月龄的猪。本病也能感染人 ,手上有新鲜伤口的工作人员 ,可在屠宰加工病猪的过程中感染 ,在皮肤上出现局部性炎性红肿 ,称为“类丹毒”。因此 ,做好定点屠宰场猪丹毒的宰前宰后检疫 ,对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宰前检疫及处理1.1宰前检疫分为败血型、疹块型、慢性型。败血型表现体温高烧42℃以上,呈稽留热型,皮肤发红发烧,眼结膜炎,食欲废…  相似文献   

6.
屠宰检疫不仅是对动物疫病的检测,还是确保动物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必须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1宰前检验,宰前检验是对即将屠宰的生猪进行的检验。通过宰前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可疑病猪,并及时将其从猪群中剔出,避免混入消费市场,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伊盟达拉特旗兽医站为让全旗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在生猪屠宰检疫上狠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1年3-5月份,笔者带学生在达旗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点(屠宰场)实习期间,参观学习了生猪宰后检疫的操作及处理等内客,并做了跟踪调查。3-5月间,该场共宰生猪5181头,平均日宰量58头。共检出病猪43头,检病率为0.83%,其中猪囊尾蚴5头,猪丹毒13头,猪瘟6头,黄疽猪7头,其它病猪12头。  相似文献   

8.
1999年3月上旬,我市几家猪场相继发生了猪瘟、猪大肠杆菌病、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13日龄前仔猪生长发育良好,从13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共发病146头,死亡86头,致病率58.9%,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1临床检查这3个猪场卫生较差,病猪体温40-42℃,少数猪呼吸困难或呼吸浅表而快,流浆液性鼻液,少数猪眼睑肿胀,流泪有粘性分泌物。鼻端、耳尖、耳背、尾、背、腹下、颈、眼睑,四肢、股内侧等部皮肤有充血,出血点出血斑,紫红色或蓝紫色,其中有十多头白猪全身均呈紫红色。有少数仔猪可视粘膜和腹部皮肤有针…  相似文献   

9.
猪囊虫病是人畜共患循环感染的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虫苗免疫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该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在农村散养猪中发生。 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囊虫病是重点检疫对象,而县乡的屠宰场点是个体收猪集中屠宰,屠宰户在购猪时用舌检法检查猪囊虫病,检出率低,并需一定的经验,宰后检验发现囊虫病猪予以销毁,使屠宰户蒙受很大经济损失。为提高宰前检疫效果,我们采取超前服务措施,应用定量血片间接血凝反应诊断猪囊虫病,先检验、后买猪,或者是先定性、后屠宰,具体做法是向屠宰户发放检验用滤纸条若干,在…  相似文献   

10.
正秦安县畜牧站接到大洋养殖厂饲养员送来的白色病猪一头,高烧,皮肤发红,至今没有进食,发抖,呻吟。随后有十多头猪都出现类似的症状。胸、耳后、腹部的皮肤发红,尤其是耳尖部出现紫红色斑块,或皮肤变白。精神状态很差。1临床观察病猪发热,体温达40℃以上,发抖,聚堆;尿呈茶色;前期便秘,后期拉稀;呼吸急促甚至腹式呼吸,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实际检疫中因操作技术不规范而造成的不足,全面推进我市家畜检疫检验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统一、有序和到位,规范检疫员检疫技术操作行为,防止漏检和误判发生,确保肉品质量,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程序、方法与操作技术要求,供同行参考。1屠宰检疫程序1.1宰前检疫程序 查证验物→群体检查→个体抽检→检疫处理。1.2猪宰后检验程序1.2.1机械化屠宰检疫程序 健康待宰猪→冲洗→电击→倒挂→沥血→(1)→剖检颌下淋巴结→汤毛池→打毛机→扫毛台→清水池→提升吊挂→(2)编序号→…  相似文献   

12.
康定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甘孜州的东部,海拔2 800 m,最高气温 30℃,最低气温-15℃,年平均气温10℃。该场年屠宰生猪量1.6万头,日平均屠宰生猪45头。全场生猪都依靠成都、雅安、乐山等地市购进;而这些地区都在海拔 1000m以下,生猪运距150~350 km,基本上是山区公路。由于运距远,海拔高度变化大,生猪应激反应情况较重。生猪待宰时间长短不一,短的 40min,长的达 72h。而生猪运进场后,因市场的需求,猪老板未能按《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第十条规定“畜禽在临宰前应行 1…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惠州市肉联厂2005年共屠宰生猪128500头,宰后检出病猪441头。在宰后检出的病猪中猪肺疫病猪392头,占88.89%。究其原因主要有预防免疫接种密度不高、意思不明确、对菌苗的保管和使用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次数太少或间隔时间过长或免疫方式不当、对传染源控制不严、交通运输带进疫源等。  相似文献   

14.
猪的皮肤检验是猪宰后检验中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观察皮肤病变,及早检出病猪。现将有关鉴别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根据工作中的长期实践,浅谈一下如何搞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的问题。屠宰检疫工作包括宰前检疫、宰后检疫。1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防止把病猪带入屠宰间,预防疫病传播扩散,尤其是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疾病,如口蹄疫、狂犬病等。生猪的宰前检疫一般采用群体检疫与个体检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1群体检疫群体检疫的目的在于评价整群猪的健康状态。检疫程序如下:首先按猪的来源地区或车、或圈进行分群,查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虫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安庆市郊某专业户养猪 1 2 0头 ,体重 2 0~ 40 kg,2周内死亡 1 7头。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 ,兽医拟诊为气喘病 ,曾用卡那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治疗无效 ,于是户主上门求诊。1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至 41 .5℃左右 ,食欲减退 ,精神萎顿喜卧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耳尖 ,四肢末端、腹下见紫斑 ,后期食欲废绝 ,腹式呼吸越来越深 ,最后卧地不起死亡。2 剖检变化 剖检死猪 6头 ,急宰病猪 1头 ,大体变化是 :肺体积膨大有出血点 ,有紫红色实变区 ,切开气管与支气管见有多量粘液和泡沫 (7/ 7)。纤维素性肺炎及纤维素性心包炎 (1 / 7)。心包、胸…  相似文献   

17.
1宰前鉴定该猪精神不振 ,毛长、逆立 ,腰部两侧及腹下皆有散在性 ,大到鹅蛋大 ,小到指头大的坏死空洞。洞内有多量脓汁和坏死物。无其它症状 ,经决定进行隔离 ,隔离后急宰。2宰后检验卸头蹄 ,剥皮、剖内脏后进行检验 ,实质器官未见异常 ,体表浅淋巴结稍肿大 ,胴体检验时 ,可见腰部及腹部脂肪有大到鹅蛋大、小到指头大的坏死块。这些坏死块呈不规则圆形 ,其周围带有红晕 ,中央部分呈白色脂肪状脓块。其圆形周围大面积的皮下脂肪无韧性呈酥状。皮张形成许多空洞 ,空洞周围的皮毛呈脆性 ,手能将其撕烂。根据此情况采取肉尸、头蹄、内脏、皮张…  相似文献   

18.
宰前检疫是动物屠宰检疫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查证验物,消毒,"瘦肉精"检测,临床健康检查,待宰巡查,开具准宰证明和屠宰之前病猪死猪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本文就如何做好宰前检疫管理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生猪实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不仅对防疫灭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直接关系到肉食品的卫生质量 ,是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的重要保证。生猪屠宰场的集中检疫 ,由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两部份组成 ,两者缺一不可。宰前检疫 ,能及时检出病猪 ,特别是对破伤风、伪狂犬病、W病、某些中毒病等一些屠宰以后难于检出的猪病 ,能在屠宰前根据其明显的示病症状 ,被及时发现、检出 ;屠宰后检验 ,是在屠畜解体的情况下 ,对胴体和内脏器官所呈现的病理变化作出综合鉴定。摘除“三腺”,是指屠宰加工和宰后检验时 ,必须把生猪的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全部摘…  相似文献   

20.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5月25日,河北省万全县某养猪户饲养的90余头商品猪突然发病,当日发病4头,急性死亡1头。养殖户自行用青链霉素、强力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2天,但不见效果,其间又死亡5头。2 临床症状患猪呈现与猪瘟相似的症状,体温40℃~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强,病猪便秘,粪便表面附有黏液和血丝,少有下痢,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随着病程发展,在病猪耳翼、颈、背、臀部、后肢内侧、腹部,可见紫红色斑块或弥漫性出血点,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