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金针菇栽培菌渣、草炭、珍珠岩、河泥按不同体积比配制了黄瓜、辣椒、番茄育苗基质,通过对幼苗生物学性状测定,计算幼苗壮苗指数,利用统计软件对壮苗系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评价不同基质配方育苗效果。试验表明:M2(草炭∶菌渣∶河泥∶珍珠岩=4∶4∶1∶1)是较好的黄瓜育苗基质配方,M3(草炭∶菌渣∶河泥∶珍珠岩=5∶3∶1∶1)是较好的辣椒、番茄育苗基质配方。因此,工厂化育苗生产中可以适当添加菌渣,降低基质中草炭比例,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将废弃物炉渣和菇渣按照不同配比(炉渣∶菇渣=3∶1、1∶1、1∶3)作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筛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适合辣椒生长的基质配方,以菜园土为对照,测定了株高、冠幅、根长、光合参数、生物量、产量以及果实有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在体积比1∶1的混配基质中,辣椒增产18.73%,有机酸含量增加0.4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0.22%,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90%;在体积比3∶1的混配基质中,辣椒增产10.85%,有机酸含量增加0.27%,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0.19%,可溶性糖含量未见显著变化;在体积比1∶3的混配基质中,有机酸含量增加0.80%,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0.31%,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1%,但辣椒产量显著降低。得出体积比1∶1和3∶1的炉渣、菇渣混配基质是适合辣椒生长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其中以体积比1∶1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毛葡萄为母本,欧洲酿酒葡萄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NWl96),适应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栽培,是南方葡萄酿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人选的优良品种之一。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为了加快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短期内生产了大量的试管苗,由于试管苗较弱小,须经过假植培育后才能定植于大田。本试验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是葡萄试管苗育苗的一项技术革新,克服了传统的沙床、营养杯育苗成苗率较低、苗病难控制,运输困难等弊端^[1]。现将“凌丰”葡萄试管苗穴盘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21年在建三江分公司各农场开展大田试验,以‘龙粳31’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地点叠盘暗室育苗与常规育苗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叠盘暗室1.5叶期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46.83%、47.06%、64.78%、14.28%、71.23%、25.60%、67.44%和17.48%;叠盘暗室移栽前的株高、叶龄、根数、茎基宽、百株地上鲜质量、百株地下鲜质量、百株地上干质量和百株地下干质量比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2.84%、9.21%、12.08%、10.53%、12.51%、14.63%、10.83%、8.90%。叠盘暗室育苗方式的出苗率、成苗率和标准苗率极显著高于常规育苗,分别提高了5.21%、5.64%、7.77%,插秧用量极显著低于常规育苗,降低了8.37%。叠盘暗室育苗方式比常规育苗的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分别提高了6.32%和5.07%。通过一年多点试验得出,叠盘暗室的秧苗素质极显著优于常规育苗,前哨农场的叠盘育苗增产效果优于其他8个试验农场。在生产实践中应推广叠盘暗室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处理A:纯菇渣,处理B:菇渣、泥炭土和玉米秆混合,处理C:菇渣、玉米秆和炉渣混合,处理D:珍珠岩和炉渣混合,CK_1:V_(泥炭)∶V_(炉渣)=3∶2作为无土栽培基质对照,CK_2:土壤栽培作为栽培方式对照,探讨了日光温室不同有机栽培基质配比对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配比处理B(菇渣、泥炭土和玉米秆混合)对辣椒的栽培效果最好,其株高、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及小区产量与CK_1和CK_2相比分别增加了16.6%和11.0%,24.2%和18.8%,5.8和3.6个,0.67 kg和0.31 kg,9.4 kg和7.2 kg;处理C(菇渣、玉米秆和炉渣混合)对辣椒的栽培效果次之,其株高和小区产量与CK_1和CK_2相比分别增加了19.6%和24.5%,6.0 kg和3.8 kg。此外,处理B和C显著改善了辣椒果实的品质。与CK_1和CK_2相比,处理B辣椒果实Vc、可溶性蛋白及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8.5%和13.5%,23.3%和10.9%,27.7%和12.2%;处理C辣椒果实有机酸和可溶性糖类分别提高16.4%和10.6%,14.3%和10.0%。以上结果表明,有机栽培基质配比菇渣、泥炭土和玉米秆和菇渣、玉米秆和炉渣显著促进了辣椒的生长发育并且改善了果实品质,适宜在设施蔬菜茄果类作物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蒙氏假单胞菌3A菌株对烟草漂浮育苗中TMV的钝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3A菌株对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被TMV污染的育苗棚、育苗盘、基质及剪叶机械等进行生物钝化,并利用real-time RT-PCR对污染基质中TMV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200、400倍及600倍P.monteilii 3A菌悬液稀释液均可显著钝化病苗残留干叶及干根中的TMV;剪叶机械经不同稀释倍数的P.monteilii 3A菌悬液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MV的发生,相对防效达51.42%~100%;基质经不同稀释倍数的P.monteilii 3A菌悬液处理后,其中TMV的含量也下降了72.73%~88.46%,对TMV的相对防效达61.56%~87.46%。其中,200倍P.monteilii 3A稀释液处理育苗棚、育苗盘20min以上,浸泡剪叶机械1min以上对TMV钝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水稻免疫育苗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稻田土和病稻苗上分离的Fusarium equiseti,F.oxysporum,F.graminearumRhizoctoniasolani,接种在免疫育苗法和普通旱育苗法培育的秧苗上。免疫育苗的秧苗提高抗病力95.5%~97.8%。测定其秧苗接种病原菌后防御酶系的动态表明:1.过氧化物酶活性峰比对照提前36 h,且峰值高;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峰比对照提前4 h;3.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比对照高1倍多。同时免疫育苗秧苗新陈代谢旺盛、生理活性高。表现在:1.叶片叶绿素含量高(3.12 mg/ml)、光合作用强度大(887mol O2/g.h),因而干物质积累多;2.根系发达,单株根数比普通旱育秧苗多3.9条/株;3.根系色白有弹性,活力强,对α-萘胺氧化力达60μg/g.h,提高30%;4.束缚水含量达64.89%,显著高于普通旱育苗;5.根冠比比普通旱育苗高28%。  相似文献   

8.
<正>蔬菜轻简栽培技术是将工厂化育苗、嫁接防病、水肥一体化等单项技术进行优化集成提出的管理容易、操作简便、省工省力的轻简、安全、高效的新型蔬菜综合栽培技术,结合"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2015年璧山区主要蔬菜轻简栽培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实施,集成提出苦瓜轻简栽培管理技术,供生产者参考。1栽培季节1月下旬至2月初采用基质穴盘育苗,2月上、中旬至3月初嫁接;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用大棚+地膜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芹菜Apium graveolens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防控机理,以盆栽芹菜和辣椒Capsicum annuum为试材,以不同密度进行间作,分析间作芹菜对辣椒上烟粉虱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以及辣椒叶片中抗烟粉虱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芹菜对辣椒上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芹菜密度越大,辣椒上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越长,存活率越低,当辣椒与芹菜以2∶1、2∶2和2∶3的密度间作时,辣椒上烟粉虱从卵到伪蛹的发育历期分别较对照显著延长了5.47%、9.76%和16.64%,存活率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0.85%、16.65%和54.15%。间作芹菜对辣椒体内抗烟粉虱相关生化物质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影响,芹菜间作密度越大,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越高,脯氨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当辣椒与芹菜以2∶1、2∶2和2∶3的密度间作10 d后,辣椒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0.23%、19.72%和29.9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了23.92%、30.20%和37.25%,类黄酮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了15.70%、24.92%和27.08%...  相似文献   

10.
移栽苗带菌是辣椒疫病发生面积不断增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利用生防菌防控育苗期辣椒疫病,通过生防菌浸种法穴盘育苗检测了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LYK10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QTK2浸种对辣椒幼苗疫病的防治效果,并研究了生防菌混合使用浸种和菌药联用浸种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LYK10与QTK2单独浸种可延迟辣椒幼苗疫病的发生时间,防效分别为30.55%,33.33%,出苗率提高1.39%和2.78%。LYK10与QTK2可对疫霉菌产生拮抗作用,还可诱导辣椒植株CAT、PPO酶活变化。LYK10与QTK2等浓度混合浸种后108、107 cfu/m L混合菌液防效较两种单菌处理相比防效提高27.78%~42.45%。贝莱斯芽胞杆菌LYK10和烯酰吗啉混合浸种后,5.0×107 cfu/m L+300μg/mL菌药联用处理防效为48.15%,高于108 cfu/m L LYK10处理和300μg/mL烯酰吗啉处理,低浓度菌药联用处理防效为38.89%,高于...  相似文献   

11.
旱地辣椒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旱作条件下,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A因素为栽培方式,设直播(A1)和育苗移栽(A2)两个水平;B因素为覆膜方式,设全膜双垄沟栽培(B1)、半膜垄侧栽培(B2)、全膜平铺栽培(B3)3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旱地辣椒栽培模式对辣椒产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移栽较直播栽培的开花期早16 d,红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2.
刘新  林永 《农药学学报》2003,5(2):94-96
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辣椒碱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良好的防治效果。辣椒碱与阿维菌素或三唑磷复配增效作用明显。其中,辣椒碱与阿维菌素按1∶2(质量比,下同)复配,共毒系数达到185;与三唑磷按1∶10复配,共毒系数为362。而辣椒碱与高效氯氰菊酯按1∶5、1∶10及1∶20复配,共毒系数分别为42、42和71,拮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和氮肥施用量对保护地辣椒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分配的影响,为辣椒生产中合理灌水和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4个氮肥水平,不施肥(F0)为对照,F1、F2、F3依次按氮肥理论利用率的150%、100%和50%进行施肥; 3个基质含水率水平W1、W2、W3分别为基质最大含水率的80%、60%、40%。结果表明,在高水高肥条件下,干鲜重最大值分别为1314.02g、217.89g,株高茎粗最大值分别为193.57cm、19.57mm,均明显高于低水低肥处理;但在低水低肥处理下,辣椒的干物质积累率大于高水高肥处理,对辣椒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中、高基质含水率水平,施肥处理提高了辣椒的光能利用效率;高肥处理中辣椒的光合参数均比低肥处理中升高15%以上,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提高了辣椒叶片的光合作用,CO_2同化速率升高;同时,降低了叶片在光合过程中光能以其它形式的耗散。在低水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辣椒光合荧光各指标的变化与中、高基质含水率呈相反趋势。辣椒的养分分配的总体趋势是:在辣椒定植前期(0~60d)各处理辣椒对氮、磷、钾的积累差异不显著。辣椒各器官的钾和除茎外的磷素的积累量逐渐增加,在定植180~210d时积累量达到最大,氮素和茎的磷素先增加后降低。且在整个生育期辣椒各器官对氮、磷、钾素的积累量总体规律一致,大小依次为:果茎叶根,且含量依次为氮钾磷。结论:高水中肥显著促进了辣椒干鲜重、株高茎粗的生长,有利于辣椒叶片的光合和辣椒对氮、磷、钾的吸收和积累;低水高肥处理在前期对辣椒各指标影响不显著,在定植180d以后低水、高肥对辣椒的生长产生拮抗作用增强,该处理的辣椒长势最弱,不利于辣椒植株光合产物和对养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土传病害给烟草的产质量造成严重损失,而在大田施用生物菌剂进行生物防治往往因生防菌剂在土壤中适应增殖困难而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用基质拌菌的方法,选取4种常用拮抗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荧光假单胞杆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菌剂),探究不同微生物菌剂早期根际定殖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及对烟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加入微生物菌剂可以优化烟草苗期和团棵期农艺性状,提高烟草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其中以培育1 000株烟苗的育苗基质中加入多粘类芽孢杆菌500g(有效芽孢量5×10~3亿cfu)效果最好.本试验结果为育苗基质拌菌技术在烟草促生和抗病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的重要害虫。白粉虱寄主范围广,可为害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因此,一定要重视白粉虱的防治。1培育无虫秧苗选择无虫棚室育苗,或在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应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裁培药用植物上弯孢类型炭疽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按照Sutton的分类系统,把标准培养特性、致病力和寄主范围等作为分种的主要特征,对广东省15种栽培药用植物上的弯孢型炭疽菌进行研究,共鉴定出3个种,即辣椒刺盘孢(Colletoptrichum capsici)、百合刺盘孢(C.liliacearum)和束状刺盘孢(C.dematium]报道了辣椒刺盘孢的7种新寄主,即: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何首乌(Polygo-hum multiflorum Thunb.)五叶参[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Wight&Arn.) Seem].龙利叶(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Nee.]佛手(Citrus medica L.)、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辣椒刺盘孢在广东分布普遍,致使淮山、何首乌和佛手等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1香椿芽 将当年收获的香椿种子去翅,清除杂质。用55℃温水浸泡12h后捞出,漂洗,置于温度22℃~24℃的恒温处催芽。2~3d后,芽长1~2cm,播种。在育苗盘底部铺一层白纸,白纸上摊厚2.5cm拦湿的珍珠岩,立即喷水。5d后,种芽伸出基质层。10d后,种芽下坯轴长达8~10cm,粗约1cm,根长5~7cm,应定时喷雾,  相似文献   

18.
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对3种蔬菜田烟粉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黄瓜、辣椒、番茄3种蔬菜田四周和行间间作芹菜(品种‘中华药芹’),研究芹菜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间作密度对3种蔬菜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辣椒田以8∶1(每8行辣椒间作1行芹菜)、5∶1、3∶1的比例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62.45%、73.33%、86.67%,周植(在蔬菜种植小区四周"围栏状"种植1行芹菜,株距10cm)虫口减退率与芹菜间作5∶1相当;黄瓜田以1∶1和3∶1密度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77.14%、42.86%、5∶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周植芹菜仅在黄瓜生育前中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黄瓜生育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番茄田以3∶1与5∶1间作芹菜,烟粉虱虫口减退率最高分别可达90.12%、75.49%、8∶1间作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周植芹菜仅在番茄生育前期对烟粉虱有一定控制效果,在番茄生育中后期无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为 《湖北植保》2001,1(1):34-34
猝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之一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常因育苗期温度和湿度不适、管理粗放引起 ,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幼苗成片倒伏死亡。该病除为害辣椒等茄科蔬菜外 ,瓜类、莴苣、芹菜、白菜、甘蓝、萝卜、洋葱等蔬菜幼苗均能受害。1 症状秧苗染病时 ,茎基部呈黄绿色水渍状 ,后很快转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 1周 ;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 ,产生缢缩。水渍状自下而上扩展 ,幼苗倒伏于地。发病初期 ,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 ,几天后 ,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 ,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2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过不良环境 ,第…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配比、穴孔直径和土壤容重对沼液穴灌入渗的影响,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设置了3个沼液配比(沼液∶水体积比为1∶4、1∶6、1∶8)和1个对照组CK(纯水),3个穴孔直径(3、5 cm和7 cm)和2个土壤容重(1.35 g·cm-3和1.45 g·cm-3)。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和湿润体体积随穴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随土壤容重和沼液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水平入渗距离与垂向入渗距离的比值随穴孔孔径增大而减小,湿润体形状随穴孔直径的增加逐渐由水平轴大于垂直轴的椭球体趋向于水平轴小于垂直轴;当土壤容重较大时,可增加穴孔直径和降低沼液含量来提高单位时间土壤累积入渗量;所有处理均呈现湿润锋初始阶段运移速度较快,后期逐渐变慢,并且运移速度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能够较准确实现沼液穴灌技术中湿润锋运移和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