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暗管排水工程的建设规模及型式 自1995年度起灵武市就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暗管排水工程,已完成6个年度的暗管排水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暗管排水面积2.4万亩,涉及灵武市五里坡、郝桥、郭桥、新华桥、东塔、梧桐树等6个乡8个片区.暗管排水型式均采用明暗结合,即在原农沟下铺设暗管,暗管直接汇入支斗沟,单条暗管长度一般300~650 m,间距为50~80 m,排水方式为自流排水.暗管排水施工工艺除2001年度梧桐树沙坝头片区为机械施工以外,其它片区均为人工施工,其中机械暗管埋深1.4~1.7 m,暗管外包料采用无纺布;人工施工暗管埋深1.2~1.5 m,暗管外包料采用塑料编织袋,塑料绳捆绑,人工缠绕,暗管铺设时外包30×30 cm2混合砂石滤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隧道结构无损检测和隧道病害成因分析,制定结构综合检测、病害成因分析、确定整治方案这一适应运营铁路特点的的对策,在南昆线隧道病害整治施工中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辐射井排水工程具有暗管和竖井两种排水的双重功能。控制竖井中的排水水位是排水效果的关键。本文介绍的浮力式辐射并排水运行自动控制装置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的特点。经实际应用表明,运行可靠,实现了辐射井间歇排水开机与停机的自动控制,使井水位维持在要求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既有线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成因,阐述通过井点降水的方法整治既有线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基本方法,并在南昆线永乐二号隧道道床翻浆病害整治工程中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贵广客专隧道内出现的轨道板上拱问题,分析了病害成因,通过动态、静态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前研判出上拱地点,并采取预防性整治措施;对高铁无砟轨道隧道内轨道板上拱的预防及整治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田暗管排水所用的管材,在很长一段时问内是以粘土管、瓦管、混凝土管为主要材料。在四十年代由于塑料工业的兴起,排水暗管开始采用塑料管,到1975年,美国生产的排水管量,塑料管占60—70%,西德、比利时、日本等国,农用排水管中塑料管用量已达50%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贵广客专隧道渗漏水病害现状,分析了隧道检测、整治难点,通过改进检测方法,并将人工检查和无损检测有效结合,实现了隧道断面全覆盖检测;同时重点介绍了堵漏、防水、引流、减压等整治方法,为渗漏水病害检测及整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暗管排水技术及其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暗管排水技术是土壤改良中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措施,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用较多。本文对暗管材料的种类、铺设暗管的手段和参考指标、排水质量的预测、以及暗管排水技术在苏打盐碱土改良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而且对于吉林省苏打盐碱土改良来说,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为暗管改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南方地区设施盐渍土壤的最优暗管布局方案,设计不同暗管埋深(0.6 m和0.8 m)和间距(6、8 m和10 m)的暗管排水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EC)、番茄产量、主要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糖酸比)和灌溉水利用效率进行了观测,并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和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不同暗管布局方案进行优选和评价。结果表明:较浅和较密的暗管布局对提高番茄综合品质有利,番茄综合品质以D1S1最优;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计算结果显示,D2S2为最优处理,投影值为1.4138。即暗管埋深0.8 m、间距8 m为综合效益最优的暗管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0.
暗管排水对涝渍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涝渍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中层土体水分过多,排水成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关键措施,而暗管排水技术则是实现有效排水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埋管年期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暗管排水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和改善耕层土壤的物理环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但土壤的速效养分有所降低。因此,要加强对暗管埋设区的土壤培肥管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坡度隧道内斜坡运管及管道安装困难的问题,通过多次模拟试验,研制出多功能管道运送组对小车,其采用遥控装置控制,液压升降装置具有横向和纵向调节能力,可以满足管道隧道内布管、卸管、组对等要求,成功解决了陡坡隧道内管道安装的施工技术难题。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过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东段第28标段密岭1#隧道管道施工使用该方法,比原计划提前16 d完成施工任务,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有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以为类似的隧道内管道安装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暗管排水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管排水技术是一项降低地下水位、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危害的工程措施。与明沟排水相比具有排水效果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高土地综合产出能力,节省土地,减少沟道清淤费用等特点。在暗管排水工程中应用,应从施工工艺、管材、管径、管道坡降、暗管间距、埋深、外包料、观测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提高暗管排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田塑料暗管排水技术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田排水技术,和传统的砖瓦暗管及鼠道排水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排水效果好、增产作用显著等优点。目前,荷兰、以色列等国农田已全部采用塑料暗管排水,美国、比利时、德国等也达到60%以上,北非、西亚、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大面积推广使用。 80年代初,我国新疆、上海等地开始引进该项技术,我省无锡县开始少量埋设。1990年起我们在吴县、扬中、太仓、昆山、响水等县(市)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的初步结果以及农田塑料暗管埋设和养护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暗管排水技术有着较长的使用历史,我国的暗管排水技术有着很丰富的理论经验,在农田中得到了充分地使用。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暗管排水技术在农田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建设情况以及对农田系统的应用效果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应该得到关注。2分析暗管排水的技术暗管排水技术是一种在农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开挖的地下水沟或者在地下埋下的管道,排除田间多余的水分。通常情况下,土壤里的水分会通过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监测区土壤盐分含量、地下水埋深及自流暗管排水效果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全监测区耕地表层土壤含盐量趋于下降,不同层段土壤含盐量呈现上重下轻的趋势;监测区耕地地下水位普遍下降,耕地地下水矿化度趋于升高;自流暗管排水区与对照区相比,自流暗管排水区的降盐效果较明显,说明暗管排水对改良中低产田是十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22,(1):76-78
探明不同反滤层对暗管排水流量和排水后土壤盐分的影响,为多滤层暗管排水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设置暗管包裹土工布不设置反滤层(T_1处理)、暗管上方布设砂石反滤层(T_2处理)、暗管上方布设砂石及其上覆盖玉米秸秆反滤层(T_3处理),定量分析土壤饱和后,滴灌条件下铺设不同反滤层对暗管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_1处理、T_2处理、T_3处理最大排水流量分别为44mL/min、117mL/min、127mL/min;与T_1处理比较,T_2处理、T_3处理暗管周围土壤平均盐分含量减少33%、41%。铺设反滤层可增加暗管排水流量,从而增加排出土体盐分,铺设多层反滤层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7.
对吴忠市利通区刘碱滩村暗管排水项目区进行3年土壤全盐及p H值的监测研究,表明暗管排水措施对土壤盐分垂直排除有一定作用,对盐碱地改造效果较为明显,暗管排水对土壤中重碳酸盐及钠吸附比有相对增高,导致土壤p H值微弱提高,但对作物生长基本不影响,暗管排水技术在常年淹水较多的低洼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连拱隧道的防排水施工历来是隧道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暗管排水的发展现状与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暗管排水在20世纪中期初步形成,近30—40年在美国、日本、埃及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农田排水逐步由地面排水转向地下排水。用塑料管道代替其他管道。由机械化施工代替人力施工,排水管的外包料也趋向管滤结合的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响水县滨海盐土暗管排水改土试验区的工程布局和试验概况。通过为期 5a的田间试验 ,讨论了该地区不同暗管布置形式排盐改土的技术效果 ,分析了塑料暗管排水对三麦、水稻作物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的作用 ,给出了适用于滨海盐土地区的塑料暗管排水系统适宜布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