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浙农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09002。该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食用品质佳,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浙鲜豆3号(原名8304)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台湾75与大粒豆杂交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06001。该品种丰产性好,食用品质佳,适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浙鲜9号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台湾75航天诱变育成。该品种丰产性好,商品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浙江省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为浙审豆2015001。1产量表现浙鲜9号于2015-2016年参加杭州市鲜食大豆展示对比试验,2015年平均产量648.7 kg/667 m~2,其中淳安点596.7 kg/667 m~2,萧山点700.7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正浙鲜12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以品系H0427、沪宁95-1杂交选育,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豆2017002)。该品种株高适宜,生育期约75天、与引豆9701相仿,长势较好、丰产性好、鼓粒饱满、2~3粒荚多、荚绿、品质较优,抗性较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促早栽培、早熟鲜销。为促进  相似文献   

5.
浙鲜12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以品系H0427、沪宁95-1杂交选育,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豆2017002).该品种株高适宜,生育期约75天、与引豆9701相仿,长势较好、丰产性好、鼓粒饱满、2~3粒荚多、荚绿、品质较优,抗性较强,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在浙江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促早栽培、早熟鲜销.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现将其地膜覆盖栽培表现及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258天。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春大豆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豆2017002)。2017年引入兰溪市并开展试验示范,表现为熟期早、长势旺、丰产性好、鼓粒饱满、荚色绿,抗性较强,其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主栽品种沪宁95-1,适宜兰溪市春季促早栽培[1~3]。  相似文献   

7.
<正>沪宁95-1大豆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与上海市农科院动植物引种中心合作选育的特早熟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鲜食大豆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无机盐等。还含有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这两种物质均有雌激素的作用,有预防食管癌、  相似文献   

8.
江苏是中国菜用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大豆的起源地之一,由于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江苏省具有发展菜用大豆生产的优良自然条件.从20世纪初以来,菜用大豆在全省播种面积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江苏省必须审定才能推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江苏作为全国最早开展菜用大豆科研和育种的省份,其特定的区位优势及地方品种资源对国内菜用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菜用大豆新品种奎鲜2号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们对豆类蔬菜保健功能认识的增强,菜用大豆在百姓餐桌上的消费比重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生产规模逐年扩大。优质、高产、鲜食加工兼用型菜用大豆新品种奎鲜2号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和铁岭市维奎大豆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育成,2014年3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和2014年,我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以便更准确地掌握奎鲜2号的生产特点,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数据支持,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鲜食毛豆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在浙江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浙江省种子管理站把它列入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范围.为鉴定菜用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特性,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组织了8个新品种参加菜用大豆区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嵊州地区菜用春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 《长江蔬菜》2009,(4):46-47
鲜食毛豆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在浙江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浙江省种子管理站把它列入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范围。为鉴定菜用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特性,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组织了8个新品种参加菜用大豆区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春2号为春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日本扎幌绿为亲本经系统选育,于2003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淮北地区栽培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作为菜用大豆早春种植,  相似文献   

13.
浙鲜豆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鲜食大豆俗称"毛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近来年,杭州萧山区每年春大豆(主要是鲜食大豆)种植面积在7333hm2左右,品种众多,产量参差不齐。浙鲜豆3号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为大粒型品种,丰产性好,食用品质佳,适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  相似文献   

14.
浙鲜豆5号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2008年在温岭地区示范种植,表现生产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较耐肥抗倒,较抗病毒病,香甜柔糯,商品性好。为确定最佳栽培密度及适宜的肥料用量,我们于2009年进行了肥料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沪宁95—1大豆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与上海市农科院动植物引种中心合作选育的特早熟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于2005年引进试种,综合表现较好,随后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播期试验(露地和保护地)、种植密度试验、基肥运筹试验等相关研究,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婺春1号(原名407)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1995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决审定名。该品种是1986年春季以80—1070与如皋麻十子杂交的F_2为母本,C—17为父本进行复交,经加代选育,于1988年春季F_4代定型,1988年秋季繁殖种子3.5kg。1989年参加省联鉴,平均亩产166.0kg,比矮脚早增产40.1%,比浙春2号增产17.2%。199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165.0kg,比浙春2号增产6.7%。1990—1991年,在红黄壤地区巨州市进行区试,平均亩产114.5kg、124.5kg,比矮脚早增产5.0%和2.5%。1992年巨县杜泽镇长乐村红黄壤春大豆示范片,种植婺春1号43亩,浙春2号30亩,据抽样调查结果,婺春1号亩产109.0kg,比浙春2号增产13.0%;高产田块亩产137.7kg,比浙春2号增产9.9%。1993年在红黄壤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婺春1号平均亩产127.4kg,比矮脚早增产35.6%。经各地试种,婺春1号表现熟期较早,籽粒较大,产量较高,株高适中,株型收敛,耐肥抗倒,较抗病毒病,适宜作间套种大豆品种推广应用也可作菜用大豆(毛豆)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征集了9个鲜食大豆品种在湖北武汉、黄冈、仙桃、孝感等9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交大08-26、K丰77-4 2个品种符合鲜食大豆品种要求,可申请省级品种审定;浙鲜C-10、K丰78-5、交大10 3个品种由于熟性、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不符合品种审定标准而建议退出试验;绿宝石(安)、K丰78-6和交大09-5 3个品种可保留继续试验;交大08-26和AGS292可作对照参与试验。  相似文献   

18.
沪宁95-1大豆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与上海市农科院动植物引种中心合作选育的特早熟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已是萧山区主要栽培品种.由于育苗、地膜栽培在低温时其具有保温的作用,地膜移栽还能使鲜豆提早上市,恰逢蔬菜淡季,经济效益较好.2012年在益农镇三围村一农户试种沪宁95-1,前作为芹菜,现将其春季育秧地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选88是宁波市种子公司与有关人员合作于1998年联合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1999~2001年在宁波、舟山、嘉兴、绍兴、台州等地多点试验、试种,2001年在宁波市的种植面积已达333.3hm^2,约占地同季同类型面积的13%,并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2005年,已成为宁波市及邻近地区早熟春大豆的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2个菜用大豆品种毛豆3号、浙鲜豆8号进行了适用收割机采收的种植密度试验,分别比较了植株性状、豆荚和产量构成性状、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于毛豆3号、浙鲜豆8号收割机采收的种植密度为4100~44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