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分析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建设机制、改善基础条件、做强制种企业、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对做强甘肃种业、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制种基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用种的基础,推进制种基地建设是种业强基础、保安全的关键。甘肃是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是全国种子生产的战略要地,对保障全国种子质量和数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常宏 《种子世界》2013,(2):13-16
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良种供应的重要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的重任。2011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逐步启动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1现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宁夏争取国家种子工程项目支持,依托农垦、国营种子公司,市县种子管理站、良(育)繁场(所)等单位,建设了一批稻麦、马铃薯、小杂粮良繁基地,在促进良种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私营种子企业异军突起,种子市场化进程加快,繁制种规模不断扩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运行模式逐步多样化,同时基地后续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4.
正1.现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宁夏争取国家种子工程项目支持,依托农垦、国营种子公司,市县种子管理站、良(育)繁场(所)等单位,建设了一批稻麦、马铃薯、小杂粮良繁基地,在促进良种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私营种子企业异军突起,种子市场化进程加快,繁制种规模不断扩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制种基地是保障良种供应的基础。打好种业翻身仗,种子基地是关键战场。2021年,为落实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部署,加快提升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支持资金从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并对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优化调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的通知》,创新性提出了优势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建的实施模式,将工作重点转向提升基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为推动奖励政策落实落地,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  相似文献   

6.
滑县是国家制种大县,坚持走“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良种繁育面积稳步增长,种子经营市场趋于活跃,种子生产企业蓬勃发展,日常监督管理逐步规范,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企业科研能力不精、仓储加工能力不足、市场要素配备不够、执法队伍建设不强等短板亟待补齐,政策保障体系、科研创新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种子监管体系等需要构建。建议从政策保障、科研创新、繁育基地、仓储加工、市场监管等方面补短板、强支撑、构体系,进一步推进种业振兴和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淑春  徐秀苹  宋顺华 《种子》2020,(4):161-164
国内种子市场对外资开放之后,大量跨国公司涌入,带来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多样的品种的同时,对国内种业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目前,我国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的蔬菜制种体制不规范,基于分散农户的制种方式,制种基地分散,制种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制种材料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种子市场套牌、假冒、侵权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蔬菜种子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难以有效保证,严重限制了我国蔬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蔬菜品种真实性、纯度和进出口检验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加强种子质量全程控制,完善种业产业链,将逐步增强民族蔬菜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障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科技》2000,18(4):227-228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地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生产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杂交制种的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绥宁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后,绥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强种、惠企、富民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绥宁县基地优势,激发农民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打造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种子产业逐步朝着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种业迈进,对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发挥更大作用。1强化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制种产业1.1规划引领基地发展由于绥宁具有独特的地理、  相似文献   

10.
高增永  谢华峰 《种子科技》2012,30(11):11-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河北省出现过两种主要良种繁育模式。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种子企业与制种合作社联合协作建立种子生产基地这一新的良种繁育模式。近年来,河北省一些种子企业靠租地繁种模式取  相似文献   

11.
王秋 《中国种业》2014,(10):11-12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种子生产基地是农业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是品种选育到经营推广的桥梁,是现代种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生产及有效供给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化、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是保证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社企合作”的方式,推动土地向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流转,大力支持种子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加快现代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现代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1繁材保纯繁种材料的纯度是保证小麦大田制种纯度的首要环节。搞好穗行圃、穗系圃和原原种田种子生产,根据制种计划,安排好原原种田的种子生产,圃田配套,确保选穗的准确性和去杂去劣的彻底性,保证年年为种子生产田提供高纯度的繁种材料。2基地保纯选择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连片,肥力水平和灌溉条件好,当地农民素质较高,领导得力有威信的乡村(农场)进行基地建设。与农户签好种子繁制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切实保护制种户利益,调动其种子生产积极性;制定完善的种子生产基地组织、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对基地的农民进行培训和示范,提高其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3.
樟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我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产量在全省排名前列,杂交水稻又是优势粮食作物,对粮食增产起着支撑作用。当地气候、农田、水利、交通等条件良好,促进了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制种大县。当前,我市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住国家支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种子生产能力,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自1983年正式开始建立,伴  相似文献   

14.
罗闰良  周承恕 《种子》2000,(6):73-74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独创的农业高新技术,业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在种子生产中(以湖南省为例),存在违法生产经营、生产者没有掌握制种技术、原种生产技术把关失严等问题。要坚持“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的种子生产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原种繁殖和程序与方法操作,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和监测,抓好种子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两系杂交稻及其种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宁夏2014年度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种子企业有101家,94家上报了统计报表,25个种子管理机构全部上报了统计报表,上报率94%,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宁夏种业发展现状。1种子生产及使用1.1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情况2014年,宁夏各类农作物繁制种面积3.83万hm2,生产农作物种子(薯)44 530.3万kg。其中杂交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四大主要农作物繁制种2.97万hm2,生产种子(薯)42 757.6万kg。除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受气候和病害影响减产外,小麦、水稻种子单产  相似文献   

16.
为使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的管理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检测程序制度化,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实现敦煌新科种业的名牌战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在长期的制种实践中,制定了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业的发展.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种子生产基地呈现面积锐减、恶性竞争加剧、生产模式多样化、技术和管理力量过弱、区域化态势明朗等特点,种子基地锐减已严重影响到当前农业生产。制种基地发展需要政企共建.建议通过建立制种农户补贴政策、制种技术培训基金、种子生产保险制度。设立基地设施专项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将企业和基地联姻.加大对企业办基地的投入等综合措施来推进制种基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宁夏青铜峡作为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始终坚持把打好种业翻身仗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国家制种大县政策优势,以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市为目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市场化基地管理运行模式,种子基地监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面对新形势下种子质量监管工作新要求,青铜峡制种大县如何进一步强化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确保繁育出高质量农业生产安全用种及站得住脚的高质量“宁夏种子”,结合青铜峡制种大县质量监管现状及宁夏种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青铜峡制种大县质量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南繁科研育种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南繁简介南繁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南繁基地在科研育种、制种繁种、种子质量田间鉴定、应急种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加快提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创新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城市扩张迅速,瓜果种植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南  相似文献   

20.
进入“十四五”以来,制种玉米产业逐渐回暖,新疆内外种子生产企业纷纷拿出优势品种,扩大繁种面积,增加保产值和单价,职工制种积极性不断提高,2022 年师市玉米制种面积达到 1.4 万 hm2。面积的大幅增长也给玉米制种基地带来了监管压力,通过总结玉米制种基地监管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抓好玉米制种基地监管工作思路,为推动师市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制种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