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滴灌节水效应、滴灌灌溉制度及耗水规律、滴灌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调控4个方面,归纳总结滴灌技术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研究进展,为因地制宜推广葡萄滴灌节水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渗灌、滴灌、沟灌3种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进行试验,分析不同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对保护地番茄产量、耗水量、生育时期根层土壤水吸力和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番茄产量来看,滴灌>渗灌>沟灌;从节水效果来看,渗灌>滴灌>沟灌;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大小来看,渗灌>滴灌>沟灌。在沟灌、滴灌和渗灌这3种节水灌溉技术中,番茄生产应首选滴灌技术,其次为渗灌技术。  相似文献   

3.
姚新华  李冰  王新友  罗萍 《节水灌溉》2006,(4):14-15,19
为了探索葡萄滴灌与行间套种麻黄草微喷灌相结合的种植节水灌溉需水规律,2002-2004年在干旱半干旱的焉耆盆地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了葡萄滴灌与行间套种麻黄草微喷灌相结合的灌溉试验研究。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葡萄和麻黄草两种作物在整个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和各生育期田间耗水量,为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合理确定灌溉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伍霞  陈娟 《湖南农机》2011,38(9):69+71
就地面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对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做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从温室滴灌、果园滴灌、大田滴灌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滴灌节水技术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系统配套设备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星星 《湖南农机》2013,(6):188-189
滴灌是农业灌溉技术的一项革命性变革。这种灌溉方式,对节省灌溉用水、实现高产、控制杂草等有它独到之处。本文对滴灌进行了简述并分析了滴灌技术在我国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对其优势、节水效果等方面的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夏枸杞实际灌水量大的问题,从灌水量、覆盖措施、灌水周期及灌溉技术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对枸杞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众多枸杞节水灌溉技术中,滴灌是节水效率最高的节水灌溉技术。建议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区开展枸杞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分析制定适合当地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7.
姚振宪 《农业工程》2022,12(1):75-7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用水大户,迫切需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及设备是我国节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早引入我国的节水灌溉模式.我国滴灌技术及设备走过了引进消化、示范推广、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了我国滴灌事业的创新发展历程,提出了发展区划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流域典型区域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效果评价体系,并运用于松花江流域典型区域.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典型区域的节水技术推广效果较好.其中膜下滴灌技术推广的覆盖度和深度大于控制灌溉技术,但控制灌溉技术比膜下滴灌技术的示范效果更好,并且采用控制灌溉技术比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更容易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节水灌溉>2008年第1期发表的"浅谈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一文对滴灌有关环境方面的明确否定提出了异议.简单地阐述了节水灌溉的几个关键概念,阐述了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基本态势:膜下滴灌迅猛发展,喷、微灌的布局和比例趋向科学合理,自压灌溉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下滴灌的盲目发展受到遏制.从新疆盐碱地改良实际入手,对滴灌的生态效益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谈及了灌溉方法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滴灌条件下影响土壤盐分分布的因素,滴灌条件下的土壤盐分控制,滴灌是环境最为友好的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多年生牧草地埋式滴灌是牧区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综合技术集成模式是实现牧草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依据多年生牧草的生长特性和地埋式滴灌的灌水特点,通过集成适宜于地埋式滴灌多年生牧草灌水技术参数、多年生牧草播种铺管和机械刈割的农机配套技术、多年生牧草施肥施药和病虫害防治的农艺配套技术、多年生牧草地埋式滴灌灌水方法的种植和灌溉管理技术,形成多年生牧草地埋式滴灌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并以鄂托克前旗为典型牧区进行了多年生牧草地埋式滴灌综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应用,成果对提高牧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极端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以大田葡萄为研究对象,采取根系分区交替滴灌方式研究葡萄生理指标和根区土壤水分分布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新枝生长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均可用Logistic模型进行描述,且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交替滴灌和常规滴灌的叶面积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交替滴灌对植物光合作用主要器官--叶片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在棵间蒸发、植物根系吸收以及重力势和水势梯度的共同作用下,交替滴灌条件下沟、垄土壤含水率交替上升,且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交替滴灌的耗水量和棵间蒸发量均小于常规滴灌,从而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该研究为极度干旱区作物节水灌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滴灌带灌水均匀度田间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发展节水灌溉的同时保证低能耗,为此,低压低能耗的微灌技术将成为未来节水灌溉发展的核心。实验选取了自治区节水灌溉重点县自动化滴灌示范基地中使用较多的两种不同类型滴灌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铺设坡度、铺设长度、入口压力等对滴管带灌水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自动化滴灌示范基地中采用的两种滴灌带均能满足设计的灌水要求,均匀度良好。从试验结果中还发现A型滴灌带在低压条件下进行灌水均匀度良好,综合分析且在耗能上较B型滴灌带低,能够达到低压低能耗微灌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是近代制造技术的一大飞跃,已开始应用于许多行业的产品开发和模具制造。近年来,随着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需求,开发适用我国国情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新产品迫在眉睫。传统的产品开发工艺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地制约了产品的开发进程。快速成型技术在本行业的应用,使得节水灌溉新产品的快速开发成为现实,对加速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简述了滴灌灌水器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制作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夏州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节水灌溉,在该地区进行了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滴灌与沟灌技术在生育期内对土壤含水率、作物的生育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比沟灌平均节水1251 m3/hm2,"92-1"品种在滴灌条件下比沟灌每株增产5.9 kg,每公顷增产29475 kg,日光温室反季节油桃栽培应选择滴灌节水技术。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采用滴灌最优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5.
开沟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壤水、温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中国葡萄重要的生产基地,但每年因盐碱与缺水导致减产现象严重。开沟覆膜滴灌技术结合膜下滴灌与开沟技术优点,理论上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的水土环境。为研究桁架葡萄下开沟覆膜滴灌技术对土壤水分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石河子147团6连试验地用EM50仪器开展土壤水分、温度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开沟模式为20 cm×100 cm,灌水定额为300 m3/hm~2时,无论是膜中还是膜边,灌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维持在0.22~0.38,满足作物根系吸水。加大灌水定额,在覆膜影响下,滴灌带表面积水区面积增大,使得在滴头下方形成饱和区增大;随着开沟深度的增大,覆膜中土壤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覆膜边呈下降趋势。②温度监测表明,无论是温度上升期(12时),还是夜间下降期(24时),土体温度变化幅度均在15~31℃,给葡萄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环境,利于葡萄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贺兰山东麓葡萄管理中存在大水漫灌水分利用率低以及重视氮磷钾肥,忽视中量元素和腐殖酸类肥料等问题。针对初果期酿酒葡萄需水需肥规律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设置合理的施肥及灌溉试验后,分别测定其生长发育以及品质和产量。结果显示:在滴灌节水50%的基础上,滴灌促进了酿酒葡萄新梢的生长,增加了叶片磷素、叶柄氮素和钾素含量积累,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Vc,降低了总酸度;钙镁硫肥显著提升了叶片全氮和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度降低;腐殖酸肥能显著增加叶片干重,并显著提升可溶性糖和Vc含量。在滴灌条件下增施中量营养元素和腐殖酸肥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长和产量品质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将具有保墒增温等优点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与具有节水增产适时适量的局部浸润滴灌集成创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膜下滴灌技术,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新疆农业节水实践成果,这一技术已在新疆灌区大面积应用,成为我国干旱农业区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实践,该技术在具有节水增产、增温保墒等特点的同时,由于膜下滴灌特有的介面特征,显现出在水盐运行环境、运移变化特点、脱盐程度等方面与传统和单一的灌溉方式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新疆灌区有关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脱盐变化等主要方面试验研究和实践效果,提出了利用膜下滴灌的水盐运移规律而实施脱、排盐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微灌技术节水效果明显,是我国节水灌溉重点推广技术。阐述微灌技术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微灌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情况,比较滴灌、微喷灌、涌流灌3种微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微灌技术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贺兰山东麓砂质酿酒葡萄园漏水漏肥,水分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分别设置沟灌、单管滴灌和双管滴灌的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分布及葡萄需水规律,从而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沟灌水分下渗基本在70cm内的根系分布层,灌溉后期含水率低,灌溉周期为13d;双管滴灌水平侧渗区域主要集中在20~45cm的葡萄毛根活动区域,垂直入渗在在60cm根系分布区内,灌溉周期为9d;单管滴灌垂直下渗速率高于侧渗速率,灌溉周期为7d。单管滴灌方式便于大规模的葡萄机械化管理,最佳水分管理方式为增加单次灌溉时间让单次灌水量达到450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