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长刺对两种单细胞藻类牧食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接计数法和叶绿素a测定法评估了长刺氵蚤对不同密度的小球藻、舟形硅藻及其混合藻液的牧食力。结果表明 :当小球藻密度在 5 .2 0 0mg/L~ 12 .688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细胞 /氵蚤·h)则逐渐降低 ,小球藻密度为 3 .4 3 2ml/L~ 5 .2 0 0ml/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及摄食速度都明显降低。当舟形硅藻密度为 7.885mg/L~ 63 .3 65mg/L(湿重 )时 ,随藻液密度降低 ,长刺氵蚤的滤水速度逐渐升高 ,摄食速度逐渐降低。长刺氵蚤的摄食使浮游植物产氧量降低。在混合藻液中 ,长刺氵蚤选择性摄食舟形硅藻 ,选择指数S =0 .0 86。长刺氵蚤对舟形硅藻、小球藻为代表的中小型藻类具有较强的牧食力 ,证实了用长刺氵蚤等大型枝角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长肢秀体溞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生物操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和开放生态系统中研究了长肢秀体溞(D 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F ischer)对斜生栅藻(Scem edesmus obliquusTurp)、铜绿微囊藻(M icrocystis aeruginosa)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h ick)的牧食力和对水体中浮游动物和藻类数量、生物量、群落结构及水体中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长肢秀体溞的摄食速度随藻类生物量增加而增加,藻类生物量超过一定值(即饱和值)时,摄食速度随之下降。长肢秀体溞对斜生栅藻和小球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铜绿微囊藻的选择性较差。水泥池中每升水放养长肢秀体溞600个以上,即可对水体中浮游动物和藻类的数量、生物量、群落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降低水体中总氮、总磷和CODMn的浓度,增加水体透明。7月份之前,可以利用放养长肢秀体溞的方法来控制水体中藻类。  相似文献   

3.
研究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对不同沉水植物的牧食特性。通过大(0.78 g/个)、中(0.28 g/个)、小(0.06 g/个)等3种规格及低(40个/L)、中(80个/L)、高(120个/L)等3个密度的椭圆萝卜螺牧食实验,研究其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3种沉水植物的牧食率和牧食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总牧食率与螺规格成反比,小规格的螺对沉水植物的总牧食率最高,达(219.66±47.17) mg/(g·d),中规格的螺其次,为(47.53±9.08)mg/(g·d),大规格的螺牧食率最低,仅为(20.37±14.60)mg/(g·d);低、中、高密度的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总牧食率无显著差异。就牧食选择性而言,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喜好不随螺规格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规格的椭圆萝卜螺都会优先牧食伊乐藻和苦草,不喜好水盾草;同等规格不同密度的椭圆萝卜螺均会优先牧食苦草。研究结果对生态修复工程中合理配置水生动物,完善水生态系统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十烷醇对3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菱形硅藻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这3种单细胞藻的细胞增殖、叶绿素a和光合放氧量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球藻、栅藻和硅藻的促生长最佳浓度分别为2 mg/L、5 mg/L和0.01 mg/L。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新疆昭苏马场杂类草+丛生禾草的草甸草原上探讨放牧强度对新疆褐牛牧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目标取样法,全天跟踪观察。[结果]新疆褐牛各主要牧食行为所用时间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采食、卧息、反刍、游走、饮水,其中采食时间所占比重大于60%,排粪、排尿1~3次;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新疆褐牛的采食时间、游走时间呈升高趋势,而饮水时间、卧息时间、反刍时间、排泄次数均出现降低趋势,且重度放牧对新疆褐牛的反刍时间、游走时间、卧息时间、饮水时间及排粪次数影响较明显(P<0.05);新疆褐牛采食时间与反刍时间、卧息时间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其排粪次数、反刍时间、静卧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采食行为是新疆褐牛主要牧食行为,且放牧强度影响新疆褐牛牧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生物测定证实,蚧侧链抱(Pleurodesmospora coccorum)对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和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具较强致病力。田间调查表明,该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有流行潜能。在14.0~15.1℃和92~93%RH下,对黑刺粉虱越冬代蛹的LC_(50)=1.2×10~8孢子/ml。LT_(50)随菌剂中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中等剂量(1.0×10~8孢子/ml)的LT_(50)=14.85日。处理间致死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营养物负荷和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鱼池围隔条件下,接种长刺溞,长刺溞能稳定生长,达到并维持足够高的密度,有效地控制了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放养鲢鱼后,该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营养水平又明显改变,长刺溞密度很快降低。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密度上升,浮游植物生物量起初有所减少,但很快又上升。而叶绿素a含量始终明显上升,说明鲢鱼的放养加速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含量。同时,鲢鱼的放养。显著地增加水体NH^ 4-N,TP含量。根据试验结果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生物操纵,减少或不放鲢鱼,保持足够的长刺溞密度。可以达到控制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测定了蒙古羊的牧食行为,研究蒙古羊的采食习性和饮水量、牧草的适口性指数、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反刍行为及排泄行为。结果表明,蒙古羊一年四季的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牧食行为不同。按年平均,昼夜采食次数为8.67±5.03次,采食时间为355.77±45.94min,反刍时间为384.54±76.63min,卧息时间为645.31±73.41min,站立游走时间为54.38±43.53min.夜间的反刍时间、反刍周数期、反刍食团数以及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和时间比白天多。家畜的牧食行为受饲养管理制度、草地状况以及季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小球藻对工业废水中金属离子吸附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小球藻(Chlorella phyrenoidosa,Chlorella vulgaris,Chlorella ellipsoidea,Chlorella sorokiniana,Chlorella sp.)对电镀厂污水中部分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小球藻对测定的Zn^2 ,Cu^2 ,Ni^2 ,Cr^3 等金属离子都有一定吸附能力,不同小球藻对同一离子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小球藻对不同离子的吸附能力有不同。综合看来,Chlorella phyrenoidosa和Chlorella vulgaris对上述离子都有较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草群的成分、结构、现存量等诸多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影响至深的土壤状况和家畜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综合次上二方面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该类型草地合理永续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利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对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正交F_1材料,选取二个时期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将酶谱扫描转化为数据资料后,对同工酶及产量分别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与产量间一般配合力相关为0.72,特殊配合力相关为0.59,同工酶特殊配合力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为0.39,三者均达显著水平。根据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经济产量及配合力实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16年生油松的小枝在不同水分亏缺状况下的恢复吸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小枝随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程度增大,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下降,恢复吸水能力下降。当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等于初始失膨点水分亏缺时,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近于1,说明短期内处于初始失膨点水分状况下的树木不受脱水的伤害,能保持其原有吸水能力。(2)油松的重饱和含水量为束缚水含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bw和重饱和含水量为初始失膨点含水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pw,都随树木年生长发育进程变化而变化。在旺盛生长期ψbw和ψpw的值较小,而在年生长末期其值较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6只内蒙古细毛羊健康泌乳母羊,分别于泌乳前期(Ⅰ、Ⅱ期)、泌乳中期(Ⅲ期)和泌乳后期(Ⅳ期),采用消化代谢、气体能量代谢等试验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放牧条件下主要气候因素(气温、气湿、风速)对母羊不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羊产热量受风速影响最大,机体能量存留量受气温影响最明显,而来食量、消化率、N存留量及总能代谢率等项指标与空气湿度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5.
在PSA上菌丝灰白色至灰褐色,部分菌株可产生黄色素渗入培养基。菌落生长5d直径为54~70mm,最适生长温度为23~28℃,最适pH为6~8。菌株通常在PSA上不产孢,但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经光照和变温处理,产孢较多。分生孢子在25℃、湿润条件下萌发率较高。不同地区菌株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自行安装的一种气相色谱——石英炉原子吸收光谱联用体系,及其主要性能的研究结果作了介绍。将该装置应用于二烷基汞混合物的测定,检测极限分别达:二甲基汞—8.1×10~(-12)g/s,二乙基汞—5.9×10~(-12)g/s,二丙基汞—1.8×10~(-12)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