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绿丰一号黄瓜(原名98-1)是我所黄瓜课题组针对我省保护地黄瓜生产情况,以当地瓜系中经多代自交,单株选择获得的稳定自交系TH96-43为母本,以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中农5号与天津研究所引进的H20杂交的后代中,经多代连续自交获得的稳定的自交系TY97-10为父本,1998年杂交选育出的一代杂交种.1999~2001年进行所内试验,产量增幅大,综合性状好,2002~2004年参加吉林省黄瓜区域试验,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2.
高产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4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法国纤手自交纯合选育的代号01-5A白皮自交系为母本,以国外材料(编号B)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代号01-B-4稳定绿皮自交系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半蔓型杂交种长青王4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性好,植株后期不衰;瓜长筒形,纵径22~24cm,横径7~8cm,瓜皮浅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对病毒病、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强。露地栽培667m2产量4500~5000kg,比早青一代增产18.9%。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3.
梁莉 《中国果树》2005,(6):56-56,T0002
薄皮甜瓜新品种蒙甜2号是以齐甜1号自交系(自交编号为B96-57-23-8-(12)-20)为母本、5504(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自交系(自交编号为L97-15-48-(11)-12)为父本杂交育成,1998~1999年在我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1~2002年在内蒙古巴盟、呼和浩特、赤峰等5个区域试验点进行多点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命名为蒙甜2号.  相似文献   

4.
季春海  宋涛 《中国蔬菜》2010,1(23):39-39
长甜1 号是以自交系T102- 1 为母本,T209 为父
本配制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2003 在海南三亚配制
杂交组合,同年5 月在吉林省农安县进行组合筛选。
2003 年11 月在海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4~2005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多点区域试验,2005~2006
年参加吉林省甜瓜品种生产试验,2008 年3 月通
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长甜
1 号。  相似文献   

5.
辽白8号(原代号:9508F1)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用自选的细胞核复等位基因雄性不育系“91-3A”做母本,以优良的自交系“河12-9-2-106-10”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我国首例直筒型中熟大白菜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贮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于200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吉椒9号辣椒品种系2001年以辣椒自交系H-35为母本,自交系H-97为父本配制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多抗、丰产、优质等特点,其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要求,适于吉林省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鲜食辣椒新品种桂椒5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于2007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桂审菜2007004号)。母本CP1-08是用广西全州县辣椒品种全州辣椒,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父本A18是用泰  相似文献   

8.
正浦雪是2005年以自交系H405-4-1-3-4为母本、以自交系H301-1-5-2-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良杂交一代品种。2006-2007年进行品比试验,2008-2009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2010-201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2011年11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鉴定。  相似文献   

9.
一、选育经过晋早三号西葫芦的母本是美国引进的淡绿色西葫芦,经过单株多代自交,筛选出的高代自交系,代号为96012。该母本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好,第一雌花节位为第7~8节,瓜码适中,瓜长棒形,浅绿色。父本是国内搜集的白皮西葫芦经多代自交纯化后,分离出来的一个整齐度高、节成性好的自交系。早熟,第一雌花出现在第4~5节,瓜码密,瓜为筒状,白皮,代号为92028。1996年春季以自交系96012为母本,92028为父本配制组合,1997-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0年进行区域试验,并定名为晋早三号,同时在河北、山东、湖南、云南、…  相似文献   

10.
‘瑞蟠19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1996年杂交,1997年5月进行杂种苗定植,2000年开始结果,其中代号为96-7-19的单株入选为优株。2005年4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1.
墨菲是以自交系E982-4-5为母本、自交系E795-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良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种.2007-2008年进行品比试验,2009-2010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201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并于2011年10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沪农品认蔬果2011第016号).  相似文献   

12.
萃甜628是以自交系Lv甜-001为母本、自交系Lvh43-0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鲜食果穗上约3/4为黄色籽粒、1/4为白色籽粒;产量高,2 a区试平均产量为15 681 kg/hm~2,具有抗病性强、品质佳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玉2019008)。  相似文献   

13.
<正>1选育过程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NIN78’为母本,以‘奉化蟠桃’为父本,获得91-4-18蟠桃优良单株;1997年以‘红珊瑚’为母本,‘91-4-18’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胚培养和温室育苗,获得杂种实生苗,1998年5月按1米×4米种植,2000年大量结果,其中‘97-4-46’表现果实大,大果180克,肉质硬,风味甜,丰产,2001年建立了优良品系试验园,在河南、宁夏银川、新疆等地进行试种,各地综合表现优良。2013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中蟠桃10号’(良种编号:豫S-SV-PP-006-2013)。  相似文献   

14.
1选育过程 超宝(原代号为91-3-19),1991年以11-39为母本、葡萄园皇后为父本杂交,当年秋季获杂交种子532粒,经沙藏,1992年春季播种,当年秋季获126株杂种实生苗.1996年开始结果,结果后发现一株系极早熟,粒大,品质优,经过1997~1999年连续3年观察,定为优系.1997年经郑州二七区侯寨乡、尉氏县十里铺乡、内黄县城关乡引种,表现为结果稳定一致、极早熟、品质上.经多名葡萄专家鉴定,超宝为一优异种质.200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并命名,河南、辽宁、浙江、新疆、河北、北京等地已陆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利用T-7自交系为母体,与G-5自交系为父本,配组杂交,于1993年育成黄瓜一代杂种吉杂5号。199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高产,果实性状优良,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夏丰,适于吉林省露地栽培,为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6.
阜丰一号是由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于1989年用不育系“石汉3A”与自交系“洛87-3-3-4-2”配制而成的强优势韭菜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寒等多种特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于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开发推广。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国翠绿和韩国汉城早熟杂交,经多代自交纯合选育的深绿皮自交系(代号A-101)为母本,国外杂交种(品名不详)经多代自交分离选出的稳定白皮自交系(代号03-1)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的西葫芦杂交种长青王5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植株后期不易衰老;果实长棒形,纵径23~25cm,横径5~6cm,果皮翠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对病毒病抗性强且耐白粉病。露地栽培667m2产量在4000kg以上,保护地栽培667m2产量6000kg以上,适于我国北方露地和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8.
萃甜618是以自交系Lv甜-001为母本、自交系Lvh43-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色超甜玉米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东南区鲜食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553.8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3.3%,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佳、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359),2020年10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200034).  相似文献   

19.
寒红(代号86-1-32)是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1986年利用南果梨作母本,晋酥作父本杂交选育的,1995年结果,1997年通过复选,现已在吉林省科委立项,进行系统研究.经过多年对其抗逆性、适应性和果实经济性状等观察,确认是一个适合寒冷地区栽培的抗寒、优质、晚熟、耐贮红皮梨新品系.  相似文献   

20.
沪玉糯一号系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玉米课题组科技人员以自选白粒糯玉米自交系和引进白粒糯玉米自交系于1996年杂交选育而成的适宜鲜食的糯玉米新品种,原名沪糯9656。1999年9月经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沪玉糯一号。1997、1998年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宁夏、甘肃等地试种,表现早熟,出苗至采收,春播75天左右,秋播65天左右,比苏玉糯一号早3~5天。亩(667m2)产鲜穗750公斤(kg)左右。轴细粒大,口感香糯,深受市场及农民的欢迎。沪玉糯一号植株高度,春播200~220厘米(cm),秋播190~200厘米,比苏玉糯一号高10厘米左右。穗位高度,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