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红  杨威山 《种子科技》2002,20(5):284-285
杂交水稻种子穗发芽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和商品性。试验表明,穗萌抑制剂和穗芽克对杂交水稻不育系穗发芽有抑制作用。在气候恶劣的连阴雨条件下,可降低穗发芽17.0-2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穗芽指禾谷类作物收获前因天气久雨不晴,高温高湿诱发谷粒在穗上发芽。在我国,穗芽最常见于杂交水稻制种F1种子。在杂交稻种子生产过程中,种子乳熟期后因高温高湿天气诱发穗芽或发生早萌性生理变化而严重影响杂交稻的种子质量。根据调查,平均每年杂交稻种子质量因内部早萌性生理变化而导致的种子生活力下降的幅度在10%以上,因穗芽而减产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由此种子丧失再生产功能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繁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密度的提高,在母本成熟后期穗上萌动和穗发芽现象呈加重趋势,一般年份在50%左右,若遇连阴雨天气,穗发芽率可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种子质量和商品性,制约了种子产业化进程。为摸清杂交水稻不育系穗上萌动和发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我们组织进……  相似文献   

4.
汕优63及其亲本穗发芽若干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汕优63制、繁种田的穗发芽研究表明,除恢复系明恢63的穗发芽率低于5%外,其余包括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和杂交种汕优63的穗发芽均高于20%,后3个品种的穗发芽均随着籽粒的发育而逐渐提高。至始穗后24天出现一急剧上升时期,这种穗发芽的田间变化趋势与品种本身潜在发芽率的变化一致,杂交稻制繁种过程中的穗发芽主要与保持系的胎萌特性有关。GA可提高结实率50%,同时也促进了穗发芽(为对照2倍),在被调查品种中裂谷率与穗发芽的程度并非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穗萌动种子变质的研究浙江省瑞安市种子公司(325000)吴陈济,戈加欣在浙江南部沿海地区,杂交水稻制种往往因后期无法躲避台风久雨的侵袭而造成大量种子穗发芽。据观察,穗萌动种子一般年景达10%左右,最好年景也在3%以上,严重年份达40%以上。穗...  相似文献   

6.
田宏  邵麟惠  熊军波  张鹤山  刘洋 《种子》2016,(10):83-86
以江夏扁穗雀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和休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新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几乎不发芽,风干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随着种子干燥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贮藏63d种子萌发出现急剧变化,发芽率达51.33%,与前期处理差异显著(p<0.05);78~81d发芽率超过85%,休眠解除,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至第6天.不同成熟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在解除休眠后发芽特性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成熟度高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穗上发芽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杂交水稻制繁种生产中,经常发生穗发芽现象.本试验对以培矮64S、协青早A、珍汕97A、K17A等7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中9308、明恢63、中2070等17个恢复系为父本,对杂交种子进行田间穗上发芽的测定、新收种子室内发芽试验及种子α-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子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均穗上发芽率和穗发芽  相似文献   

8.
1992~1995年用室内保湿法对1500份小麦材料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从小麦穗上发芽与收获后的种子发芽的比较把小麦收获前穗发芽分为低、中、高3种敏感型;白粒品种穗发芽抗性低于红粒品种;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小麦穗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高于60%。  相似文献   

9.
针对阿坝垂穗披碱草(Elynus nutans Griseb.cv.Aba)种子存在休眠期长、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活力较低等问题,采用生长调节剂浸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矮壮素(CCC)、多效唑(PP 333)对阿坝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10~30 mg/L)的6-BA可以促进阿坝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和胚芽的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其中以10 mg/L处理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和20.8%.随着6-BA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有所降低.PP 333与CCC降低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其抑制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杂交及不育系种子的穗上发芽问题长期来一直困扰着种子部门,各地都为此做过大量的试验和探索。本公司也曾在10年前与有关科研单位协作为解决穗上发芽问题用4年时间,做了大量试验,筛选控制穗上发芽的化学药剂,但真正能在生产应用又确有实效的药剂未曾发现,结果也是无功而返。到目前为止还尚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淮麦区小麦抗穗发芽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淮麦芍要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性调查表明;黄淮麦区、无抗穗发芽品种,中等抗性品种(10%-40%)占8.2% ,而不抗穗发芽品种,田间穗发芽率在57.1%-98.3%之间,外引优质品系之中,抗穗发芽品种占18.7%,中抗的占12.5%,抗穗发芽问题应从品种选育着手,结合栽培技术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两淮麦区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风  肖文言 《种子》1994,(4):1-6
对两淮麦区40年来代表性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结果是:(1)黄熟期的培养皿种子发芽、水层纸巾穗发芽、延期收获田间穗发芽调查和α-淀汾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鉴别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都有显著的效果;(2)经改进的水层纸巾7天穗发芽度试验是简便、有效、功能全面和适用性好的鉴定方法;(3)小麦品种穗发芽敏感性有4种类型:种子深休眠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与其它机制联合作用的低敏型、种子浅休眠的中敏型和无任何保护机制的高敏型;(4)低敏型和中敏型都有红、白皮两类品种,高敏型全是白皮品种;(5)红色种皮除有助于种子休眠外,还有延缓和减轻田间穗发芽的效应;(6)、1980年代以来的小麦品种抗穗发芽性有严重退化趋势,抗性品种只占12.5%,而50-70年代的供试品种有81.8%是抗穗发芽的;(7)就其重要性,抗穗发芽育种的地位不应低于抗病育种,应改善沿淮、淮北小麦品种布局,重视选择推广红皮品种;(8)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指标─黄熟期7天穗发芽度;高抗<1.15、中抗<1.70;(9)推荐红皮品种博爱7023和马场2号、白皮品种丰产3号和百农3217为小麦抗穗发芽鉴定试验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一直是个难题,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种子(Thinopyron elongatum =E.elongata,2n=14 EE)为实验材料,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发芽前浸种处理24 h,将发芽时间和促芽生长时间分别延长至90~96 h,并对第一轮未萌发的种子进行二次萌发,使种子萌发率达到97%以上.取上述萌发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根尖染色体制片,结果表明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形态特征清晰,显然,这是一种开展长穗偃麦草细胞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子穗发芽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张建奎  张海峰 《种子》1998,(1):32-35
从植物源天然物质中提取出发芽抑制物质,对其抑制效应特性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防治小麦种子穗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抑制效应强而迅速,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率达100%,对胚根长度的抑制率达96%~100%,对胚芽鞘的抑制率达80%~100%。在小麦抽穗后不同时期喷施,对成熟期穗发芽率的抑制率最高可达88.81%,喷施后对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无不良影响。初步研究认为,提取物通过降低α-淀粉酶活性来抑制穗发芽。用提取物防治小麦穗发芽的效果优于PP333。  相似文献   

15.
作物种子穗发芽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小春  杨文钰 《种子》2003,(4):51-53
本文综述了作物种子穗发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穗发芽的危害、生理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汉中盆地位于北纬32.5~33,5度之间,具有亚热带北缘气候特点.年大于10℃以上活动积温4498.5℃,其中水稻生长的4月10日至9月30日为3922.41℃,占全年的87.2%.气候适宜于杂交水稻生产和制种,常年水稻种植10万hm2,制种0.13万hm2.水稻制种关键技术之一是确定最佳出穗期,从而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抽穗扬花期的降雨、气温以及灌浆期的光温气候等条件都直接影响到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为此,对汉中盆地杂交水稻制种最佳出穗期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穗萌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及其解除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平华  滕振勇 《种子》1999,(4):69-70
利用赤霉素,硝酸钾溶液处理受穗萌抑制剂负效影响的杂交稻种子,进行发芽跟踪试验 。结果发现:赤霉素溶液能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且龙特甫A种子经85天,威20A种子经70天能自然解除抑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8种不同贮藏方法对扁穗雀麦种子在贮藏3、6、12个月时进行发芽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在3个月时种子发芽率无差异,6个月和12个月时常温状态贮藏发芽率急剧下降,而4℃和-10℃温度条件下所有处理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扁穗雀麦种子在4℃条件下以牛皮袋包装保存或在- 10℃下以玻璃瓶贮藏均较好,而常温则不利种子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9.
陈毅敏  邹亚兰 《种子科技》2009,27(10):40-41
近几年来,杂交水稻早穗现象在我区不同程度发生,早熟品种在迟栽、深栽的情况下表现尤其明显。轻微早穗一般减产5%~10%。特重早穗一般减产50%以上,常引发种子质量纠纷,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以及在白粒小麦品种中筛选出抗穗发芽的基因型材料,选择已报道的2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Tamyb10D和Ta DFR-B,对2套白粒小麦试材(78,103份)的穗发芽抗性进行综合筛选。结果表明:标记Tamyb10D可有效地用于白粒小麦穗发芽抗性筛选,而标记Ta DFR-B不适用于白粒小麦品种(系)材料的穗发芽抗性筛选的鉴定。通过分子标记Tamyb10D的筛选结果和发芽指数的评价,结合以前用分子标记Vp1B3的检测结果,在103份试材中筛选出5份具有高抗穗发芽基因型材料(GI10%),分别是:阆中白麦子、万县白麦子、陪陵须须白麦、川362和小白玉花,其单倍型分别是: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c;在另外一套(78份)试材中筛选出10份具高抗有穗发芽基因型材料(GI10%),分别为西农6028、克群、百农3217、开封124、郑州742、西昌5762、小偃5号、克壮、许跃6号和武农99,其单倍型均为Tamyb10D/Vp-1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