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乡村茶场生产责任制调查报告周业贤,方世辉(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地处皖南丘陵地区的云盘山茶场是宣州市杨柳乡兴安村的村办茶场,70年代初建立。1984年产茶2万公斤,产值5万元,亩产值仅88元。1985年开始起用能人实行风险承包,全面改革茶场管理.经...  相似文献   

2.
云盘山茶场是安徽省宣州市杨柳乡兴安村的村办集体茶场。现有职工104人,750亩茶园(已开采茶园580亩),105间厂房,85台(套)粗精制茶机,固定资产已达50万元。开发了绿红两大茶系、40多个名优茶,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去年,该场年产干茶14万公斤,亩产干茶185公斤,亩产值1400元,全场工业产值已逾百万,年利税1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近2000元。从1985年开始,共向国家纳税30.5万元,上交村委会承包费34.2万元,支援全村各项公益事业建设16万元。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成为全省村办集体茶场中的一朵奇葩。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3.
国营郎溪茶场位处“中国绿茶之乡”城郊飞里乡。 8a来始终坚持对全场 2 4 7hm2 老茶园进行按时按质按量轮番改造 ,树势迅速恢复 ,产量稳定增加 ,效益大幅提高。该场 1 999年产茶 4 7.5t,产值 61 2万元 ,分别占县年产茶 1 1 1 0t、产值 1 2 0 0万元的 4 2 .8%与 51 % ,成为振兴地方茶业经济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以来,黟县茶场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管理有定额,消耗有指标,出现了增产、优质、低消耗的新局面,从1979年开始扭亏为盈,年盈利一万六千多元。七九至八一年,茶叶的年总产量平均增加39.6%,产值平均提高77.5%,生产成本平均下降41.7%,三年盈利十六万三千四百元。1982年又盈利六万元。因而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几个有关问题,谈谈茶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郎溪县茶场建于1958年,属地方国营茶场。现有茶园266.7km2,年产干茶450t。年产值640万元。全场人口1200多人,职1500人(其中离退休168人)。1996年郎溪县茶场推行了股份合作制,改为郎溪县漪湖茶业责任有限公司,以新的面貌进入市场,推动了茶场的茶叶生产提高了效益。1郎溪县茶场如何推行股份合作制改制过程共分七个步骤进行:召开全场职工大会进行改制动员宣传。让职工了解股份合作制政策精神;邀请会计事务所,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土地、公益事业,如学校、食堂等公益设施不作评估,全场评估资产共计1100万元。确定了资本总额,资金…  相似文献   

6.
句容县下蜀窑业林茶场,近年来,利用山地资源优势,走集体经营的路子,大力发展“绿色企业”,1991年在受到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实现产值52万元,比下达的48万元超额4万元。实事求是,选择有利林茶发展的经营方式茶是一次性投入、多年管理、长期收效的作物,既要统筹规划,长短利益兼顾,又要科学管理,促其不断增值。这个林茶场坚持以集体经营为主,以落实各项生产责任制为重要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林茶场的发展。近十年来,该场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31万元,为村里提供了41万元的资金,其自身积累到目前为止已达到30.7万元。添置了发电器材和一套具有千担制茶能力的初、精制生产机械设备,现全场130人,平均年收入都在14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程岭茶场技改效果评价查六一(太湖县农业局246400)太湖县刘羊乡程岭茶场1991年起相继进行了加强茶园管理、更新设备改进炒青制作工艺和调整茶类结构三项技术改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1995年,全场茶叶年产量1500公斤,产值30000多元。产量是...  相似文献   

8.
位于安徽省宣州市南郊15公里处的周王茶场,95%土质属红黄壤,土层深厚,pH4.5~5.5,土壤有机质为1.41~2.39%,海拔60~100米。全年无霜期约236天,春夏多雨,水热条件较好,适宜茶树生长。该场现有茶园6064.8亩,七座绿茶初制厂,一座绿茶精制和花茶厂,职工772人,茶叶工人人均包茶地14.5亩,共有436个家庭茶场。1988年产干毛茶200万斤,平均单产173.8公斤。  相似文献   

9.
茶场规划     
茶场规划是为将来公司方式筹组经营范围结构的一项缜密措施。茶场内管理的行政人员,诸如经理、助理等从创办伊始即应参与规划工作,对茶场现有资源和必要输入的货源这两方面提供充分的数据。以掌握时机,使今后经营能取得预期成就。茶场的基本决策,必须预为制订,它们是: (a)茶场是否恒产基业,抑或是转让出售。 (b)茶场的主要产品是茶叶,抑或有所兼营。 (c)茶场以廉价维持经营作为短期资产,抑或以百年大计打算,视为恒产基业并充分发挥潜力。 (b)供应市场以何处作对象,供应普通茶、中级茶与上品茶的百分比是多少。有关特种茶场的规划,其公司经营规划部分即属于该茶场经理人员的规划工作。茶场规划经常纳入公司经营目的与策略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一镇江市五洲山茶场在江苏省1991年茶叶产销工作会议上,介绍了他们实行茶农养老金保险,成为江苏省茶叶行业的一件新鲜事,使与会代表(特别是集体茶场)产生浓厚地兴趣。镇江市五洲山茶场1965年创办,是润洲区七里甸镇办集企业,现有79人,已退休15人。茶园面积460亩,其中投产茶园351亩,竹山20亩,鱼池50亩,厂房仓库2200m~2,生活用房1000m~2,制茶机械17台套,手工炒茶锅50只。固定资产130万元。1990年产干毛茶55吨,平均亩产156.5公斤,总产值87万元,上交国家税收7.4万元。是我市茶叶系统第一个突破人均产值1万(1.1万)元的单位。  相似文献   

11.
舒稳山 《茶业通报》2000,22(1):37-39
我市茶场责任制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为建国后至1983年。这期间茶场由国家投资,产品统购统销,茶场除行使生产计划外,没有产品的定级、定价、销售权,至八十年代初茶叶产销矛盾已十分突出,茶叶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第二次转变为1984年至1995年。1984年国家对茶叶产销完全放开后,我市五县三郊近200个国营、集体茶场绝大多数没有分田到户,均采取了茶场场长负责制,企业自主经营,田管、采制、销售三统一。这段时期茶叶市场需求旺,产品供不应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市茶园面积由1984年的3222hm2发展至1995年的42…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现代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茶场基本情况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是以茶为主,多业并举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型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高产茶园,有江南茶海的美誉。茶场始建于1954年,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现有茶园1666.7hm^2,正采茶园面积1332.3hm。,年生产干茶6000t,茶叶年总产值6000万元,其中生产名优茶200t,年生产煎茶400t,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绿魁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13.
倪既勤  周航 《茶业通报》1989,11(1):19-23
茶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之一,1980年创汇2.55亿美元,仅次于蚕桑,1985年增至2.88亿美元。在一些主要产茶区,茶叶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10%左右。茶叶的制作加工需要直接耗用大量的能源。制作一公斤茶叶所需的能源比炼一公斤钢还多50%。1986年,全国制茶耗能已达79.48万吨标准煤。我国的茶叶初制加工主要在农村完成。近年来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农村制茶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从长远的眼光看,我国农村制茶中存在的“耗用大量薪柴”、“能源浪费严重”、“管理比较落后”等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蒋业武 《茶业通报》2001,23(3):25-26
皖东南茶区是安徽最大的绿茶产销基地 ,年茶叶产值超亿元 ,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五大国营茶场拥有茶园 3735hm2 ,“九五”期间最好年份 ,产量 850 0t,产值达 450 0万元 ,对推动本区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制约茶叶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仍很多 ,充分发挥茶叶资源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的难度较大 ,低产衰老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 40 %以上 ,部分茶园衰老速度加快 ,产量、质量、效益逐步下降 ,更新改造中低产茶园和巩固已改茶园成果的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国有茶场在抓好茶园改种换植 ,试验推广嫁接换种工作的同时 ,要有计划、有针对…  相似文献   

15.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3):45-45
宁国市太平乡茶场,拥有茶园25.33hm2,1990年以前茶园基本荒芜失管,1990年实行承包经营。茶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集约经营,不断增加投人,优化产品结构,改善经营方式,使投人和产出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取得了茶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增加茶国投入太平茶场实行承包经营后,十分重视对茶园的培育管理。1991~1993年先后投入资金4万元,分期分批改造了20hm2低产茶园,采用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养树冠和采养结合的办法,每Za施一次饼肥,每年施人尿素、碳铵和复合肥20t以…  相似文献   

16.
我场现有茶园530余Km2,年产干毛茶1200t以上,产值超过1000万元。我场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四大优势":敬亭绿雪的名牌优势、密植茶园的机采优势、果茶间作的结构优势、课题攻关的科技优势。为进一步深化茶场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场确定了以"资产经营、生产服务"为核心,努力推进茶业产业化、场区文明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特点是在茶园、茶厂租赁经营方面,推行"四到户两自理"(茶园、核算、风险、盈亏到户,生产、生活费用自理),放开"三个市场"(鲜叶市场、干茶市场、生产资料供应市场),坚持"三统一包"(茶园管理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  相似文献   

17.
德清县的乡村茶场,是由六十年代初原大队茶叶专业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据统计考证,全县六十年代有六十七个茶叶专业队,七十年代增加到七十四个,八十年代初发展到一百一十二个(其中占社办9个,大队办93个),到一九八五年调整后还有九十九个(其中乡办8个,村办91个),经营茶园七千九百七十四亩六分,(其中八五年投产面积7478亩),要占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一万五千七八五十二亩的百子之五十一;年产干茶一万四千零七十九担,也占全县八五年总产量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一担的百分之七十七点四八。实践证明:乡村茶场成了茶区乡村致富企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茶叶集约经营,造就种茶能手并向种茶能手集中,有利科学种茶,实现优质高产稳产的示范基地和商品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歙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出口茶生产基地,1988年与1984年对比,全县茶叶产量达1206.6万公斤,增长37.2%;茶叶总产值达9242.4万元,增长144.97%;全县共征茶叶特产税616.2万元,增长139%。短短5年间,充分显示了改革的威力。然而,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宏观失控,微观受阻。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宣城地区现有茶园面积16467hm2,可采面积12733hm2。1998年产茶5907t,产值1.111亿元;其中名优茶2007t,产值7497万元。近年来在“以市场为导向,名优茶为龙头,科技为动力,效益为目标大力调整茶叶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思想指导下,全区名优茶产量、产值和机制率提高较快,对稳定茶农收入与推动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制约点,如无性良种面积小(133hm2),低产园面积大(8933hm2),单产低(463.5kghm2),产值低(8715元hm2),茶农资金匮乏,乡、村茶场茶园承包期短,不愿投入,区域内城乡茶叶集贸市场少、规模小,名优茶在市场上真…  相似文献   

20.
日本茶园主要分布在南半部,平均气温高于13℃,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品种主要是薮北种,约占无性系面积的85%,其次是丰绿和金谷绿品种。 1990年产绿茶89,900吨,平均单产1,725公斤/公顷,而红茶仅3吨。日本绿茶可分为:玉露茶、遮荫茶、碾茶、煎茶、玉绿茶和番茶。1970—1990年产量见表1。1989年绿毛茶的产值154,268百万日元,占农业产值的1.4%,精制茶零售额达到400,000百万日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