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金乡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常年种植大蒜3.5万公顷,近年发现大蒜腐烂病有逐年增加趋势,田间病株率一般10~20%,严重地块40%,严重影响了大蒜生产。对于腐烂病是软腐病还是菌核病引起?由于在基层农技服务中科研条件差,无法进行系统的科学鉴定,一直存有争执。很多人作为软腐病防治,但笔者却认为大蒜上发生的腐烂病基本上由菌核病引起。  1认清、认准菌核病  1.1 症状标识区别  一般菌核病与软腐病发生症状相似:大蒜先是外叶发黄,并且假茎基部由外向内发黄,后逐渐蔓延,呈黄褐色湿腐状,有蒜臭味,植株一拔即断。  但是,在田间继续…  相似文献   

2.
大蒜白腐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白腐病是甘肃南部秋播大蒜产区蒜田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为害日趋严重,一般可导致蒜薹减产30%~50%,蒜头减产40%~60%,产值减少25%~70%,成为影响当地大蒜生产的突出问题。现将其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田间为害症状感病植株一般外部叶片叶尖先出现黄色或黄褐色条斑,并向叶鞘及内叶发展,病株生长受阻,较健康植株矮小,假茎基部变软、腐烂,后期整株发黄枯死,受害组织呈灰黑色,并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和黑色菌核,病株蒜薹发育不良,抽薹困难。鳞茎感病时,初期病部表皮出现水浸状…  相似文献   

3.
大蒜白腐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静  程智慧 《中国蔬菜》2010,1(14):13-18
大蒜白腐病主要为害大蒜的根、鳞茎和叶,感病后大蒜鳞茎变黑腐烂,造成田间缺株死苗,严重时整个地块绝收。该病直接影响大蒜高产稳产,给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大蒜白腐病的发生与发展、各种防治方法以及存在问题,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根、茎、叶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呈凋萎状,由下而上变成枯黄色,最后全株下垂枯死,迅速蔓延到全田.受害根茎部病斑先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灰白色、米水状汁液,有臭味,最后仅剩外表皮.姜株根部感病后也呈淡黄褐色,后期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病姜发病后期,地上部植栋凋萎枯黄死,茎秆失去支撑力,易从基部倒伏.  相似文献   

5.
张浴  梁晨  迟胜起  赵洪海 《蔬菜》2022,(12):36-40
摘要:为明确腐烂茎线虫能否侵染大蒜和被大蒜携带,选择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 薯群体(SP-Dd)作为接种源,于3—6月越冬后大蒜生长期开展田间试验。定期采样后,对大蒜根际土、 蒜根、茎盘、鳞茎进行分离和根内线虫染色检测。结果表明:腐烂茎线虫的马铃薯群体(P-Dd)和甘薯 群体(SP-Dd)均可对大蒜造成侵染。腐烂茎线虫可侵染大蒜的茎盘、蒜根和新生鳞茎。根际土中P-Dd和 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2日,每10 g土壤分别含107.0条和65.6条;蒜根中P-Dd和SP-Dd的 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3月14日和5月2日,每10 g根中分别含625.4条和1 303.3条;茎盘中P-Dd和SP-Dd 的最大群体密度分别出现在6月7日和6月15日,每10 g茎盘中分别含1 681.8条和2 983.3条;大蒜鳞茎只受 到轻微侵染,P-Dd和SP-Dd群体的最大群体密度均出现在5月30日,每10 g鳞茎中分别有2.7条和1.6条。 收获时,大蒜茎盘、鳞茎中均检测到腐烂茎线虫。尽管不同寄主来源的腐烂茎线虫对大蒜的侵染存在差 异,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均能够侵染大蒜,并可随受侵染的鲜蒜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6.
及时防治大葱,大蒜的根蛆危害大葱、大蒜的根蛆是种蝇或葱蝇的幼虫。葱蝇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在4月份开始出现,对人类的粪便、发酵的有机物以及腐烂的气味有趋性。卵多产在地你报部附近潮湿的土表。幼虫孵出后蛀入葱、蒜鳞茎,蛀成孔道和引起腐烂、叶片枯黄、地上部死...  相似文献   

7.
1)病害症状.①软腐.果实被害初期果面出现黄褐色湿润状病斑,与健部界线明显,病斑迅速扩大至全果.对病部果皮稍加用力按压,即流出黄褐色汁液.撕开病皮,内部籽粒及隔膜腐烂,有酒糟味.②干腐.初期呈油渍状褐色小点,后渐扩大,表面粗糙,有的出现颗粒状物,大小如细沙,病斑部僵硬,稍下凹,呈失水干腐状.  相似文献   

8.
土法防治苹果腐烂病(1)醋或蒜涂抹法:用毛刷蘸醋液涂刷到刮净的腐烂病部,每7~8天涂刷1次,连刷3~4次,或用切开的大蒜瓣徐抹病疤伤口,使蒜粘液附着其上,要求随刮随涂,涂抹细致均匀,特别是刮口边缘不要漏掉,也要求7~8天涂1次,连涂2~3欢。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9.
1病害 1.1苹果腐烂病 此病对苹果的危害最大,主要危害枝干,患病植株严重者全株死亡,该病传染能力强,必须加强防治.冻害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外界因素,凡遇到冻害年份,就是腐烂病大发生的年份.症状:此病多发生在树干和大枝上.发病初期,红褐色病部水浸状,表面微隆起,后逐渐变深,病斑扩大,用手指按压有红褐色汁液流出,并有酒糟味.而后病部下陷干枯,树皮随即开裂,呈干腐状,当病部扩展至树干一周时,使其以上枝干枯死.病菌在死组织上越冬.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金乡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常年种植大蒜35000hm^2。近年发现大蒜腐烂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田间病株率一般10%-20%,严重地块达40%,严重影响了大蒜生产。作认为大蒜发生的腐烂病基本上由菌核病而不是由软腐病引起。  相似文献   

11.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危害根茎部,引起根腐。根茎部发病土表下根茎处产生水渍状弥散型病斑,皮层初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为黄褐色,逐渐腐烂,后期缢缩成蜂腰状或全部腐烂,引起全株枯死。成株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软腐败,病叶下垂,不久变为暗褐色,易千枯脆裂。茎部发病,病部现暗褐色纺锤形水渍状斑,病情扩展快,  相似文献   

12.
以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生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姜研磨液、蒜研磨液、姜内可培养内生细菌和蒜内可培养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姜研磨液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较好,蒜研磨液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效果;蒜内分离到2株可培养的内生细菌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姜内没有分离到对此病害有抑制效果的可培养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13.
蒜蝇的防治     
蒜蝇几名根蛆、地蛆、主要为害蒜、葱菲菜等百合料蔬菜。幼虫蛀入以上蔬菜地下部取食、造成空洞、引起鳞茎腐烂,地上部叶片枯黄、死亡。蒜蝇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3~4代,以蛹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4月份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份为成虫发生高峰、此期正值田间大蒜烂母期、可诱集成虫来此处产卵、卵产于蒜葱叶片、鳞茎和附近地表下1厘米处,幼虫孵化后立即钻入鳞茎、  相似文献   

14.
1、核桃溃疡病 1.1危害症状溃疡病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树幼树主干、嫩枝和果实,初为褐、黑色近圆形病斑,直径0.1-2cm,多发生在树干及主侧枝基部.有的扩展成菱形或长条形病斑.在幼嫩及光滑的树皮上,病斑呈水渍状或为明显的水泡,破裂后流出褐色粘液,遇空气变黑褐色,随后病部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相连呈菱形或长条形.当病部扩大到环绕枝、干一周时,出现枯梢、枯枝或整株死亡.秋季病部表皮破裂.在较老的树皮上,病斑多呈水渍状,中心黑褐色,病部腐烂深达木质部.果实受害后呈大小不等的褐色圆斑,早落、干缩或变黑腐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高寒地区大蒜生产多为冬季室内贮藏种蒜,春季栽培。由于在贮藏期间所需要的适宜条件难以完全得到满足,常常因室内温度高湿度大而出现种蒜的伤热、霉(雨吾)、腐烂、根芽早萌、蒜瓣糠  相似文献   

16.
花蕾 《西北园艺》2000,(1):36-37
辣椒疫病在大棚及露地栽培中均发生严重。 1 症状 幼苗发病。从出苗至5叶期,病菌危害根颈,使根颈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折倒。 定植后叶片发病,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后病斑变为淡褐色脱落。 茎部受害,症状与叶上相似,也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病斑长达7~10厘米。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常易从病部折断。  相似文献   

17.
1番茄灰霉病1.1症状:幼苗和成株都可发病。叶片一般先从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水浸状病斑,向内逐渐腐烂,病斑多呈倒"V"字形,然后干枯,表面密生灰霉菌层。叶柄产生水浸状病斑,向四周腐烂,病部稍凹陷,后干枯产生灰霉层。花器受害,花瓣或花的柱头腐烂,然后向幼果发  相似文献   

18.
马玉乾  刘裕岭 《上海蔬菜》2012,(4):61-61,86
大蒜叶枯病又称大蒜匐柄霉叶枯病、大蒜黑斑病,是我国大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发生区域广,危害严重,常造成蒜株提前早枯,蒜蔓霉烂,流行成灾造成减产50%~80%。现将大蒜叶枯病的类型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大蒜叶枯病的类型和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梢、薹茎、薹包等部位。因  相似文献   

19.
1)症状。猕猴桃根腐病为毁灭性真菌病害,造成根颈部和根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初期在根颈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后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病部皮层和木质部逐渐腐烂,有酒糟味,菌丝大量  相似文献   

20.
1辣椒疫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主要危害根茎,使根茎组织腐烂、病部缢缩,幼苗倒伏,引起湿腐,枯萎死亡。定植后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大使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干燥后病斑变成淡褐色,叶片脱落。茎部受害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展后病斑加长,后期病部变为黑褐色,皮层软化腐烂,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而且易从病部折断。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先出现水浸状斑点,暗绿色,后病斑扩展,果皮变褐软腐,果实多脱落或失水变成僵果,残留在枝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