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北部和西北冬小麦播种基本结束.黄淮北部冬小麦播种进入扫尾阶段.黄淮南部正处于播种高峰期.长江中下游、西南冬小麦播种正全面展开。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天.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小麦冬前麦田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经历50-60天,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根据今年小麦生产实际,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浇水补灌,促进苗足。小麦出苗和生长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以及出苗后墒情不足的地块,  相似文献   

3.
<正>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越冬为冬前时期,一般历时50~60天,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冬前管理的总目标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培育壮苗,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浇水,保苗安全越冬,为春季节水管理奠定苗情基础。冬前管理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查苗补种,移密补稀。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对部分出现缺苗断垄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资》2012,(45):25
<正>小麦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浇水补灌,促进苗足。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确保基本苗量。播种后遇雨或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应及时进行划锄,以破除板结。查苗补种,促进苗全。小麦出苗期间要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3-4叶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12,(11):9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提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意见》,冬前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浇水补灌,促进苗足。对于播前没有浇水造墒、表墒很差、难以保证出苗的麦田应尽早浇蒙头水。播种后遇雨或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墒情适宜时应及时进行刬锄,以破除板结。墒情适宜的麦田应避免浇蒙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迟播小麦面积逐年增多,导致小麦出苗迟,冬前生长期短,麦苗小而弱,因此,为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冬前管理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适期播种的小麦已经出苗。此时小麦已进入冬前生长阶段,此期是小麦以长叶、长根和分蘖等营养器官分化建成为主的时期。为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冬前管理是关键。具体管理技术措施如下:1及时浇水补灌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  相似文献   

7.
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越冬开始(日平均气温降到2℃以下)叫冬前期.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一般经历50~60天冬前期,这一时期管理目标是:确保全苗、促根增蘖、培育壮苗,为小麦安全越冬奠定基础.主要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足墒播种和欠墒播后浇水两种处理下不同播深对小麦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足墒播种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减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欠墒播后浇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行,小麦生产向优质专用方面转变,小麦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田间管理技术需要及时跟进。优质强筋小麦要优质高产,除在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实行区域化连片种植外,还要在田间管理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冬前管理冬前管理的目标是培育壮苗,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保证墒情:对口墒较差、出苗不好的麦田尽早浇水。  相似文献   

10.
正冬小麦是拜城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5万亩左右。抓好冬小麦越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是确保冬小麦丰收的基础。一、冬前及冬季的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小麦冬前及越冬期间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使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确保安全越冬,争取单位面积上有足够的分蘖数,为其春季稳健生长打下良好基础。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越冬开始(日平均温度在2℃以下),称为冬  相似文献   

11.
正为切实抓好冬前麦田管理,科学应对不利因素影响,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奠定夏粮丰产基础,小麦冬前管理非常关键。小麦播种应足墒下种,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前应造墒,或播后及时浇齐苗水。采用小麦精播机播种,严格掌握播种行进速度和播种深度,播深3厘米至5厘米,做到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稻  相似文献   

12.
小麦从出苗到开始越冬(日平均气温0℃)为冬前时期,这段时期是小麦营养器官分化形成为主的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冬小麦越冬前麦田管理技术1.中耕划锄。所有麦田,不论是弱苗,还是强苗、旺苗,都要进行划锄,尤其是下雨  相似文献   

13.
1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适宜墒情、前茬秸秆还田后特别重视浇水造墒或镇压踏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适期适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播后镇压等.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及湖北襄樊市等.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全国各地冬小麦播种即将大面积展开,为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农业部于日前发布了《2015~2016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从总体上看,2015年7月以来,全国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土壤底墒总体较足,前茬作物生长发育正常,大部分地区适期播种有保障。但西北部分地区降雨偏少,表墒不足。同时,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北方冬麦区秋冬季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总体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冬连旱,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安全越冬不利。  相似文献   

15.
<正> 适时播种,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与小麦高产有密切关系,然而何为适时播种?又如何科学地来确定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哩?所谓适时就是不早也不晚,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确定冬小麦适时播种期的作法是: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所需有效积温数来计算播种的时期。1、确定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半冬性和冬性品种越冬前壮苗标准是主茎达  相似文献   

16.
<正>采用该模式麦播前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碳酸氢铵40~50千克、过磷酸钙45~50千克,深耕20~25厘米,耙细整平后做畦。畦面宽2米、垄宽40厘米,10月中旬在畦中间播种6行小麦。小麦出苗后冬前,中耕1次,破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提墒增温、促苗早发,确保壮苗越冬。越冬前浇1次水,防寒防冻。翌年春季,小麦返青期追施返青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5千克,追肥后浇水中耕1次,消灭杂草,春季应防治红蜘蛛。在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各浇1次水,  相似文献   

17.
<正>1.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耕翻或旋耕后耙压,适宜墒情、前茬秸秆还田后特别重视浇水造墒或镇压踏实土壤,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适期适量播种,保证播种质量,播后镇压等。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南方稻茬麦区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水稻收获前7~10天放水,收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立冬"已过,已播冬小麦由北往南正处于分蘖和出苗阶段,是加强小麦冬前管理、培育壮苗、确保安全越冬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前小麦苗情和墒情,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区域研究提出冬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小麦播种后,适时搞好小麦冬前苗期管理可促进翌年小麦高产稳产. 1、浇蒙头水 对播种后迅速失墒,种子落干,无出苗希望或"胎里旱"而影响麦苗生长的,要及时浇补苗水(蒙头水).  相似文献   

20.
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越冬开始(日平均气温降到2℃以下)叫做冬前时期。从年平均气温2℃以下到来年平均气温回升到2℃左右时止,一般称为小麦越冬期。小麦的冬前时期和越冬期是小麦的营养生长期,是根系、叶片、分蘖等器官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小麦的生长状况对春季麦苗生长和争取穗大、粒饱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