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院校在新型农民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具体作用包括:通过研究推广技术,帮助农民致富,提高农民自身的成就感;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通过选派优秀的学生到农村去担任“村官”,“空降”新农民;通过支持农民成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通过兴办实体,为新农民的培养提供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教育培训研究评述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赵邦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203-207
本文对建国60年来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进行了回顾,并对这一时期农民培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开展农民培训必要性研究;农民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关于农民培训方式的研究及关于培育新型农民措施和对策研究。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农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一体化问题研究;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研究;农民培训的效果评价研究及农民培训的全方位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不易,平时很关注有关农民方面的信息。一看到有关农民上当受骗、遭受假冒伪劣农资坑害的报道,感到非常伤心,很想弄清楚农民是怎么被误导、被坑害的。于是在下乡采访时,通过与农药经销商、农民进行交谈,和农民一起到农药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了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在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当今中国农民思想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并论证只有构建在广大农民参与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体系,把农民培养成现代经济人、现代政治人和现代文化人,才能全面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以现代性视阈研究农民主体性问题是当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它以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现代性与农民主体性的内在关联为前提。对象的选取应结合国情,突出重点;农民主体热既有一定时代背景也有它自身的原因,当前对其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现代性视阈透视农民主体性延续了从农民问题研究到农民主体性研究百年历史,将为当前农民研究开辟新领域、新路径;主体性与现代性同源,农民主体性的确立是现代性实现的重要标志,农民主体性的长期性意味着现代性实现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一些媒体报道各地"忽悠团"骗农民购买劣质化肥、农药的事件,这说明什么?说明农民需要农业专家,他们相信专家。劣质产品制造企业就是掌握了农民的这种心理,把一些能言善辩的人包装成"专家",通过请客吃饭和邀请农民去厂子参观,使得农民相信他们的产品是优质的。然而那些真正愿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生怕农民上  相似文献   

7.
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78-181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组织实施的“新村运动”中,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文章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文化建设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重视农民的“精神启蒙”;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注重村容环境的改观;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等。指出中国当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落实政府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农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创新农村人文生态环境,打造新村镇。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背景下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娟  孙素芬  郭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13-316
农民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着力探讨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的相关理论及政府的工作重点。结合参与式方法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实践,采用归纳演绎方法展开研究,针对农民培训工作得出具推广价值的结论。研究阐述了农民培训工作的时代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参与式农民培训模式实现农民由被动接受培训向主动融入科技培训体系转变的本质;提出参与式农民培训是原有培训方式的有利补充,是培训主体之间在培训内容设定、工作开展、监测与评价及主体能力建设等环节相融合的过程;最后分析政府在参与式农民培训中的工作重点。参与式农民培训能够实现培训各主体的能力提升,激发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实践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树立现代政治意识,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韬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459-459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农民的政治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数亿农民转变传统的那种盲从的、封闭的政治意识,树立起现代的、理性的、开放的政治意识,有着更加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农民应当树立的现代政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政治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改革、开放、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公民意识;人权意识;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要使农民树立起现代政治意识,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这至少应包括:第一、对农民进行民主启蒙,提高农民的参政素质;第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三、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和社会治安工作,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第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村民自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分析(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研究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制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因素。就农民方面来讲主要为: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吸纳程度;利益机制因素;农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技术市场的不完善因素;农民的经营理念方面的因素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1五喜概括为三多一少一方便,可谓五喜。一喜育种人员多;二喜营销队伍多;三喜品种多;四喜农民购种方便;五喜农民花费少——省钱。因供大于求,多头竞争,同行压价使农民成为营销  相似文献   

12.
<正>这几年有关肥害、药害、农膜、种子引发厂家与农民、经销商与农民的纠纷不少。遇到纠纷该如何处理?处理得好,可以大事化小,变危机为商机;处理不好,往往会使矛盾激化,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还会影响经销商与厂家、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甚至使经销商两头都不赚好,许多经销商面对农民投诉,夹在农民与厂家中间左右为难,有苦难言。如何对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基本相同的农民群体中,因经营管理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使不同农民取得的实际成果存在的差异,可以解释为不同农民的成果分布不同;农民成果分布与当地农业生产的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相关联,农民成果分布的提高,首先有赖于经济上限的提高,而要提高经济上限必须先提高技术上限。本文阐述了农民成果分布的涵义;分析了影响农民成果分布提高的因素,即农业教育与信息服务的滞后、农业规划与技术指导的不足以及农业的金融与经济服务的缺乏;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即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提高技术上限、加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提高经济上限。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胶东已经开始进入麦收关键时期,广大农民开始为夏收夏种忙活起来。近日,莱西市日庄镇农民老孙自发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资药害事故频频发生,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农民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据笔者走访获悉,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一农民家的1.4亩红薯,因为错用了玉米苗后除草剂而全部死亡;五莲县街头镇一农民将使用剩余的半喷雾器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喷在0.5亩芋头地里,导致所有芋头全部死亡;该镇还有一农民因不识字,误将一瓶百草枯当作杀虫剂将自家  相似文献   

16.
《种子世界》2010,(4):56-57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0年为农民办实事工作方案。韩长赋强调,自2002年以来,农业部已连续8年为农民办实事,已累计办理了126件。这些实事,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特  相似文献   

17.
<正>农资是农民高产增收的原动力,农资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收成收入。作为一个基层农资经销商,首先要保证农资的质量,其次还要掌握各项农业技术,要多做实验,做到亲身体验,为农民增产增收开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尊重农民利益是根本,谋求农民利益是核心,保护农民利益是职责,同时,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历史、科学、现实;发展、协调、务实;法律、政策、组织等九个方面布列尊重、谋求、保护农民利益3×3方阵,比较全面地讨论了从农民利益问题的着手推进“三农”问题解决进程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刘剑 《科学种养》2010,(9):64-64
<正>为了培养出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把引导农民写"种田日记"或"庄稼日记"作为科教兴农的突破口,使许多农民总结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种田方法,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相似文献   

20.
农民文化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农民的文化权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不到应有的文化权益,这将非常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当前农民文化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农村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文化的被动受众,未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传统文化的裂隙和现代文化的陷阱制约着农村文化自身的发展等。切实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充分肯定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功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避免现代文化的陷阱,建设符合新农村发展、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农村文化,农民的文化权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