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品种育71-1具有发芽早、枝条直立"叶质优、产叶量高、硬化迟、抗逆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蚕农青睐.近几年,育71-1在许河镇发展较快,所占桑园比例逐年提高.2001年春季遇晚霜,育71-1遭受严重冻害.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冻害情况  相似文献   

2.
赵彩莲 《四川蚕业》2010,38(1):32-34
<正>近几年来,晚霜发生较为频繁,2004、2007、2009年的3、4月都出现了晚霜,使湖桑育71-1的桑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对蚕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湖桑育71-1与过去的湖桑32号相比,发芽时间早,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如皋等县(市)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如皋的蚕桑生产10个重点镇,推广面积已达90%以上。然而,如果遇到晚霜和低温,育71-1品种已萌发的桑芽将会受到严重的冻害。为了掌握其具体情况,笔者于2004、2007、2009年春季分别对湖桑育71—1桑芽冻害情况及剪伐效果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刘利  潘一乐 《蚕桑通报》2003,34(4):52-53
育71-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从育54号×育2号杂交后代中选拔出的优良单株,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桑树新品种,于199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是一个产量高、叶质优、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桑树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农村区试和推广,得到了业内人士和蚕农的普遍认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2年,在全国主要蚕区的栽培面积已达45000hm2,新增经济效益10多亿元。在推广育71-1的过程中,品种选育单位和生产推广部门紧密合作,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与之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1桑苗繁育优质桑苗的繁育是新品种推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突发性天气变化特别是早春霜冻时有发生.对早生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全年蚕桑生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以盐城市及周 边地区2004年4月4日遭受晚霜侵袭对育71-1品种桑树的影响为例,探讨了育71-1品种桑遭晚霜冻害后的补救措施及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现有桑园面积567 hm2。20世纪90年代初,该镇逐年更新湖桑32号,推广"育71-1"早生桑,到2012年"育71-1"约占桑园总面积的85%。根据大丰市春季气候特点,自2001年以来,有些年份的4月总会遇到晚霜袭击,早生桑容易造成冻害。为了尽量减轻损失,近几年,我们蚕技人员根据"育71-1"桑树的品种特性,针对本地春季的气候特点,经过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指导蚕农,应对晚霜对桑树的为害。笔者将本地晚霜受灾情况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报告于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育71-1品种桑,以其高产优质的丰产性能,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自1998年至今,如皋市以年递增600hm~2的速度迅速推广种植起来。近年,有不少蚕农反映育71-1桑秋季落叶严重,为此,笔者于2002年中秋蚕期(9月25日前后)对我市部分地区栽植的育71-1桑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对强桑1号的性状、产叶量及抗病性差异进行了调查.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幼林期时强桑1号的产叶量不及育71-1,成园以后其产叶量略少于育71-1,而秋季产叶量与育71-1相当;从春期桑树的发芽情况看,强桑1号比育71-1早2~3 d;因此,强桑1号比育71-1更易遭遇春季晚霜危害;强桑1号对桑疫病易感,在如皋市推广该品种有一定的风险,但从地区桑品种多样性看,可以适当推广.  相似文献   

8.
育71—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的桑树新品种,于199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叶质优、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高明镇试栽,得到了广大蚕农的普遍认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至目前全镇育71—1桑园面积已达1613hm^2,占桑田总面积的99.2%,如表1所示。在育71-1推广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与之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冬季育71-1桑树留条长度,主要影响春季桑树发芽率和产叶量:发芽率以条长93.35cm区最低;单株产叶量以留条93.35~115.88cm范围内最高。留条过短(平均条长28.31cm时)不仅影响桑叶产量,还易造成桑树冻害;但留条过长(平均条长134.43cm时)则增加蚕农采叶、治虫等桑园管理操作的不便。  相似文献   

10.
霜冻影响桑树芽叶产量结构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日~4日,金坛市绝大部分桑园遭到晚霜袭击。当家品种农桑14和育71-1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农桑14正值鹊口期,受害尤其严重,顶芽几乎全部枯死,逐步变黑脱落;育71-1正值脱苞期,受害相对较轻,枝条顶端芽鳞发黑,部分冬芽坏死。据实地观测,农桑14枯梢长度3~30cm不等,平均1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2010年3月10日安徽省歙县地区发生的冻灾对桑树造成冻害的情况,以及灾后管理措施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受冻害程度与桑品种、树龄、剪伐形式、立地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桑树发芽越早,遭受冻害越严重。歙县地区栽植桑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璜桑14号>育71-1>盛东一号>农桑14号。在同一品种中背风朝阳的桑园轻于迎风背阳的桑园,坡地桑园轻于平地桑园,春伐桑园与重剪梢的桑园(剪1/2枝条)轻于一般剪枝的桑园(剪1/3枝条),隔年夏伐或春伐的桑园轻于当年伐条的桑园。灾后加强桑园管理对产叶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桑树冻害较为严重,即枝条部分芽部组织冻坏、枝条轻微冻伤的情况下,重剪枝条会使新梢数量显著减少,产叶量减幅很大,减产幅度依次为育71-1(22.2%)<盛东一号(29.2%)<农桑14(35.1%);冻害后可以不修剪桑枝条,但有必要待桑树恢复生长后剪掉冻死、枯梢枝条。  相似文献   

12.
育71-1桑树春季推迟剪梢防止晚霜冻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育71-1桑品种春季发芽早,且产叶量高。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丰市即开始推广,迄今已普及。新丰、三龙两镇现有桑园10500亩,其中育71-1品种占80%以上。根据大丰市的气候特点,自2001年以来每隔3~5年的四月份总会遇到晚霜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陆建明 《江苏蚕业》2004,26(1):26-27
<正> 湖桑32号、桐乡青、育2号等一系列老桑品种是靖江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当家品种。近几年,我市从外地引进桑树高产品种育71-1,新栽近千亩,该品种与传统的桑品种相比,具有叶形大、产量高、叶质优等特点,因此,深受蚕农欢迎。一些蚕户看到育71-1的优良性状,很想更新老桑品种,但对成林老桑舍不得挖去,新拓桑园又需一次性投资购桑苗,  相似文献   

14.
在春蚕期对桑树摘芯可以提高叶质和产量;在树型培养上进行摘芯可以加快树型的养成。现对晚秋蚕结束后的育71-1进行摘芯,对树体养分的贮藏和翌年产叶量以及利用剪下的枝条搞桑苗繁育等方面的影响于2003年晚秋期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地点在顺河镇蚕桑示范区,沙壤土;晓店苗圃园,两合土。桑品种为育71-1,5年生低干桑,晚秋蚕结束后在枝条上端留4 ̄5叶片。摘芯于2003年9月26日和10月5日分两次进行。摘芯程度分3种:留成熟叶(摘去不成熟叶)、留半成熟叶(摘去小毛叶)和留小毛叶(鸡蛋大小叶片,摘去鹊口叶)。1.2…  相似文献   

15.
赵彩莲 《江苏蚕业》2010,32(2):24-26
近几年来,晚霜发生较为频繁,2004、2007、2009年的3、4月都出现了晚霜,使育71-1的桑芽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冻害,对蚕桑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湖桑育71—1与过去的湖桑32号相比,发芽时间早,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好,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如皋等县(市)推广应用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如皋的蚕桑生产10个重点镇,  相似文献   

16.
盐城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桑树品种比较单一,原当家品种“湖桑32号”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与“育71-1”相比,枝条弯曲、产叶量低、抗虫性差等,不适应当前新的生产模式的需要。“湖桑32号”的亩平发种量一直维持在3张左右,而“育71-1”桑园亩平发种量达4张以上,但“育71-1”桑品种也有二个显著弱点:一是春季易受晚霜危害;二是桑树易发生桑疫病。所以,选择推广抗逆性强、适宜条桑育的优良桑品种,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减轻劳动强度是当前蚕桑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对育71-1品种桑春季枝梢干枯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育71-1桑品种良好的丰产性能得到广大蚕农的认可,近几年的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至2004年底,如皋市已有育71-1品种桑园面积近4000公顷,占桑田总面积的60%,部分镇村的育71-1桑园面积占比甚至达90%以上。随着育71-1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育71-1品种桑的一些品种特性逐渐被人们掌握, 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春季常能看到育71-1 品种桑园成片、成块的桑树枝条梢部甚至整枝干枯不发芽,影响了桑园产叶量,引起蚕农恐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影响桑树花穗数量的主要因素,以育71-1桑树母枝直径的7个分组作为研究对象,历经3年(2017-2019年)对其桑树开花期的母枝直径、母枝留芽数量、母枝萌芽数量、母枝花芽数量、花穗梢长度、花穗梢直径、花穗梢节位数量、无叶花穗数量和有叶花穗数量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1)桑树不同...  相似文献   

19.
<正>蒲泥接又称抱根接、抱娘接,是进行老桑复壮、品种更新改良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江都市是苏北老蚕区,多年来,桑品种单一、树龄老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到蚕桑增效和蚕农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桑树蒲泥接技术,采用长势旺、产量高、叶质优的育71-1桑树新品种,逐步对湖桑32号进行更新,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过两年的实践,笔者对该项实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主要归纳整理了5个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20.
桑品种育71-1经济性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亚军 《蚕桑通报》2004,35(1):29-32
育71-1系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枝条粗长、直立;皮色青灰;节间密、侧枝少;芽三角形、黄褐色;叶心脏形、叶肉厚、色深绿、叶柄粗短、开雌花、椹少;具有发芽早、叶质优、产叶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备受广大蚕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