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果、带腐果,俗称“黑筋果”、“乌心果”等。近几年该病发生普遍,且日趋严重,特别是2006年,由于当年7月份的气候反常,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使秋延番茄筋腐病严重发生,导致40%的病果被倒掉,个别农户甚至绝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常见的生理病害主要有畸形果、果实筋腐病、裂果、空洞果、卷叶以及脐腐病、青肩黄皮果等。这些病害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经常在管理粗放的棚内发生。因此,防控生理病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理病害发生,减少损失。下面以生产上最常见的畸形果、筋腐病、裂果、空洞果和脐腐病为例,详细介绍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番茄筋腐病又称筋腐果或青皮果,主要危害番茄果实,近几年在陕西宝鸡普遍发生,特别是2005年,由于当年7~8月份的连续阴雨造成的高温高湿天气,使秋延后番茄筋腐病严重发生,导致约20%的病果被倒掉,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1番茄筋腐病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生理性病害。保护地栽培中发生重,发病严重时病果率可达60%以上,降低产量和品质。1.1症状:多在第1、2穗果上发生。果实外形尚好,但维管束部位不转红;发病重的果肉维管束变褐坏死,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颖 《北方园艺》2004,(2):69-70
在番茄栽培过程中,果实经常会产生一些生理病害,主要有畸形果、筋腐果、脐腐果、裂果、空洞果、网纹果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番茄果实品质,造成产量下降,对产值和效益影响较大.下面介绍这些病害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1畸形果1.1症状番茄果实膨大以后,有时出现椭圆形果、偏圆形果、双体形(多心室)果、横裂形果、菊花形果、指形果和尖形果,统称畸形果.  相似文献   

6.
李素珍 《现代园艺》2009,(10):69-69
<正>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黑筋病、铁皮果等是保护地番茄上常发生的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地冬暖式大棚番茄栽培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筋腐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发病严重的大棚的病果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7.
黄超 《现代园艺》2004,(4):27-28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菜农在进行大棚番茄生产时 ,由于管理粗放 ,重茬种植 ,以致筋腐病发生严重 ,导致番茄产量、品质下降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症状番茄筋腐病一般不危害茎、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 .1 幼果期褐变型 多在番茄幼果期发生 ,在幼果膨大生长期 ,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 ,果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严重的果实变硬甚至褐变部位形成坏死斑。剖开果实 ,可见维管束组织呈条状坏死 ,果肉呈现锈褐色。1 .2 果实转熟期白变型 主要…  相似文献   

8.
筋腐病是发生在番茄果实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筋腐病所造成的病果称筋腐果、条腐果、条斑果、黑条果等.过去,很少有人对这种病害重视,从70年代末,筋腐病有少量发生.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番茄筋腐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外从7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对保护地番茄筋腐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工作,而国内尚未见着此类研究报告。笔者在指导生产中发现此种病情之后,用3年( 1988~1990)的时间,对保护地番茄筋腐病的病症、发病时间,以及品种、土壤无机含量、气象因素等诸环境条件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时间及主要病症 据观察,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番茄的筋腐病均在第1~2穗果转红期发生。其主要病症是:果实着色不匀,轻者果形无明显变化,重者不但着色不匀,而且靠胎座部位的果面凸起,呈红色,靠种子腔的部位凹陷,仍呈绿色;个别果呈…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番茄筋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贤 《蔬菜》1994,(5):23-24
保护地番茄筋腐病的发生与防治255011山东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张保贤保护地番茄筋腐病是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据1992~1993年广泛进行的田间调查,淄博地区大棚番茄病果率一般在15~30%,连作栽培感性病品种达35%以上,生茬栽培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与正常果实做对比分析测定,探讨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与正常果实相比,褐变型筋腐果果肉乙烯的释放量明显减少,葡萄糖与果糖的含量都有所降低;发病较轻的1级病果果肉全碳、全氮含量降低,碳氮比下降,而在维管束中,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与碳氮比升高,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含量升高,全氮含量与正常果相差不多,碳氮比明显升高;在发病较重的3级病果中,占果实少部分的红果肉及未褐变维管束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较高,褐变组织中全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都最低;病果褐变组织氨基酸总量降低,而酚类物质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2.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雾粉病、束腰病,是枣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病在北方枣区日趋严重,1999~2004年唐山枣区枣缩果病大发生,病果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枣果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日光温室栽培的冬春茬番茄,常常遭受低温,诱发多种病害,影响番茄的生长和发育,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害类型1.1生理性病害1)筋腐病。初发病果表皮下隐约可见暗褐色,渐有自果蒂向果脐的条状灰色污斑,严重时呈云雾状。后期病部颜色加深,病健部界限明显,横切果实可见维管束变褐,细胞坏死,严重时果肉为褐色,木栓化,纵切可见自果柄向果脐有一道道黑筋,部分果实形成空洞。有时维管束流出白色乳液。2)脐腐病。发病多在第1、第2穗幼果青果的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06,(1):I0001-I0001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育期钾营养亏缺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少钾处理,研究了钾营养亏缺对番茄褐变型筋 腐果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一个时期钾营养亏缺都可使筋腐果发生率、综合筋腐果 指 数提高,产量降低,并且低钾的时期越长,影响越大。尤其是坐果至采收期间,钾亏缺的影 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枣黑腐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黑腐病又称缩果病、枣萎蔫果病.是枣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有严重的影响。近期是枣黑腐病发病高峰期.广大果农应及时做好防病准备。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杧果蒂腐病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蒂腐病是世界果产地仅次于炭疽病的重要采后病害。该病使果实在贮运期间严重腐烂。据报道 ,引起果蒂腐病的病原菌有多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璧生等认为[1] ,引起广东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DothiorelladominicanaPet.etCif.、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又名Diplo dianatalensisPole Evans、Lasiodiplodiatheobromae)和PhomopsismangiferaeAhmad。国外报道引起该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18.
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果实结实时常发生的生理病害。近来此病发生较普遍,发病率一般在20%~30%,个别严重年份可达40%~50%,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2、第3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多在第1、第2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  相似文献   

19.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张普选译1989年春,一种新的细菌性西瓜果实腐败病在弗里达商品瓜田发生。由于传播,该病随后又在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马里兰州、特拉华和印第安纳发现。一些田块,损失了上市西瓜总量的80%。从那以后,这种病害也在阿肯色、爱荷华和俄克拉荷...  相似文献   

20.
番茄筋腐病属于生理性病害,发病原因复杂,2004年在山西晋中地区大面积发生,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