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sz-180型双排深松铲逆向振动深松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苗  刘宝  禹源 《北京农业》2012,(12):238-240
为解决机械式深松机在作业中存在的牵引阻力大、松土效果差等问题,研制1sz-180型双排深松铲逆向振动深松机;介绍1sz-180型双排深松铲逆向振动深松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种植业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因此保护性耕种就被提上了日程。保护性耕种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免耕重法的作用下,增加土地的使用率和深浅作业效率。针对我国目前振动深松机在质量上的缺点,我国研制了一款新的振动深松机,即振动深松机。本文探究了振动深松机在保护耕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彬  马蕾  李维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165-167
深松作业在不大范围翻动土壤的前提下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多项理化性质,是实现耕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一般深松机具结构不合理、作业时牵引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振动减阻原理的深松机,确定了深松铲、曲柄连杆机构、切茬圆盘刀、限深轮和机架等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设计合理,田间通过性强,在对北方玉米旱地进行30 cm耕深的深松时,相比无振动深松机具,机具的牵引阻力下降约21.24%,减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可调翼铲式深松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索旱地深松的影响范围、土壤体积密度的变化规律并确定深松周期,进行了可调翼深松铲正交试验和深松后效试验。结果表明,悬挂位置、翼板位置、入土角对松土深度有显著影响,深松影响的宽度范围为深度的2.2倍,深松后效果至少可以保持2a。分析了深松机组的入土性能,提出了保持麦地松后地表硬度一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自激振动深松机.这种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非线性土壤耕作阻力作用到振动深松铲上,压迫弹簧往复振动,从而减小机具的牵引阻力,降低功耗.[方法]通过性能试验和查询已经成熟的技术文献,设计深松铲的结构并优化.为了评估样机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田间试验表明,从无弹簧到Ⅱ号弹簧,深松机可减阻17.76%,深松深度为386.61~406.23mm,稳定性系数为93.30%左右,土壤蓬松度为24.18%~28.65%,土壤扰动系数为53.55%~57.06%,深松效果良好.[结论]本自激振动深松机能够有效减小牵引阻力,降低机具功耗,各项工作参数达到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及特点,设计一种配套的多功能深松施肥机。根据季节特点、施肥位置要求和拖拉机作业形式等条件,设计了深松施肥机,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机器进地次数和对土壤的压实;该机不仅可以在伏雨到来前在宽行进行深松施肥作业,也可以去除施肥部件,在秋季进行标准深松作业,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苗带侧200~250 mm处定向施肥,施肥深度50~100 mm,与宽行苗带中间施肥相比,在施肥一个月后,植株高度显著提高10%~13%;在秋季拆分成独立的深松机可实现250~300 mm的深松作业,深松深度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3%,说明该机的工作稳定性好;夏季深松机深松后的土壤平均膨胀度为16.12%,对土壤扰动范围较小,地表没有出现明显的大块与粘条。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动力深松机属于农业机械,主要用于马铃薯中耕作业,机架前上方装有变速箱,深松钩对垄沟底进行深松,刀轴上的刀盘采与垄形相适,使马铃薯动力深松机作业满足马铃薯农艺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8.
振动式深松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璐  于路路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79-17080,17083
在分析振动深松减阻机理及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强迫振动式和自激振动式2种深松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振动式深松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自激振动深松机.这种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非线性土壤耕作阻力作用到振动深松铲上,压迫弹簧往复振动,从而减小机具的牵引阻力,降低功耗.【方法】通过性能试验和查询已经成熟的技术文献,设计深松铲的结构并优化.为了评估样机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田间试验表明,从无弹簧到Ⅱ号弹簧,深松机可减阻17.76%,深松深度为386.61~406.23mm,稳定性系数为93.30%左右,土壤蓬松度为24.18%~28.65%,土壤扰动系数为53.55%~57.06%,深松效果良好.【结论】本自激振动深松机能够有效减小牵引阻力,降低机具功耗,各项工作参数达到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培肥模式对红提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探索红提葡萄行间种植绿肥及沟埋玉米秸秆有机肥两种培肥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提葡萄行间种植绿肥及沟埋玉米秸秆还田与对照相比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利于红提葡萄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2.
土壤全方位振动深松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进行田间试验发现,以常规耕作处理作对照,经全方位振动深松后地块在当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全方位振动深松技术对于保证大豆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代县土壤肥力监测及施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县73个监测点连续10年监测资料,研究了全县从1990年到2001年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全县农民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方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目的,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水稻侧深施肥的效果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深施肥能够促进水稻生育进程,通过增加平米穗数以增加产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最佳的侧深施肥方法为:秧苗右侧3cm,深5cm,基肥总量减少25%。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途径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各异,有机质总量比培肥前5年累积增长为:有机肥>秸秆还田>草木樨还田>化肥,对照区有所下降。重组有机质、复合有机质及复合体中不同结合态腐殖质也发生明显变化。有机物料培肥土壤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棉花基肥对行分层深施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北斗导航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肥料的对行深施。方法 采用样机田间试验。结果 平均施肥量为21.4 kg/667 m2,变异系数为4.0%,施肥量比较稳定。肥料分层深施效果方面,深层肥料平均深度为19.8 cm,浅层肥料平均深度为12.5 cm,可以有效满足实际生产作业。结论 该机主要由开沟分层施肥装置、覆土装置、排肥装置、限深行走轮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对行开沟、分层施肥和覆土作业。  相似文献   

17.
引种尾叶桉后前3年土壤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应用土壤的化学诊断分析闽南丘陵山地引种尾叶桉后幼林期前3年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多年生杉木砍伐后种植尾叶桉纯林,土壤化学性质普遍变差,只有通过施肥才能维持土壤养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罗平烟区土壤养分管理水平,对其烟植烟土土壤主要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采集210个土壤样本进行主要养分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平均为2.03 g/kg,碱解氮161.89 mg/kg,全磷1.64 g/kg,速效磷40.6 mg/kg,全钾13.7 g/kg,速效钾263.19 mg/kg。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高,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较丰富,全钾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丰富。针对罗平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建议适当控制氮肥用量,稳定磷肥和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灵宝、陕县和渑池等县市有代表性的烟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化验分析,研究了主要种烟区烟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分析了各县市烟田土壤养分含量的特点,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目前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基础,建立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基于Windows XP环境开发,以C++为程序设计语言,SQL Server为系统后台数据库,设置了测土配方施肥管理模块、土壤养分数据查询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实现了智能化甘蔗测土配方施肥,对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