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九白一号”白菜品种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与通径分析,揭示了该品种种子产量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和多个因素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诸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均呈正相关,γ在0.1358~0.9115之间,除株高外均达显著和极显著平准。通径分析结果,单株实粒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直接作用相当大(0.8797),增加单株实粒数可明显提高种子产量。分枝、茎粗、株高虽对种子产量无直接作用或极小,但对种子产量形成确具有较大的间接作用,所以可通过采用良好的栽培技术,抓好全苗,壮苗,使其茎杆粗壮,增加分枝数,促使生育后期多开花、多座果、多着粒,使种子达到高额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3.
苋菜品种资源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30个苋菜品种7叶期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叶形指数及叶绿不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个苋菜品种的光合速率均极显著高于蕹菜,品种资源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叶片之间,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偏正相关,但与叶形指数,叶绿素含量间无显著的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菜用大豆鲜荚粒性状的遗传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个菜用大豆品种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遗传潜力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表明:鲜百粒重与荚宽,单株粒数与单株荚数,地上部生物学产量与鲜荚产量、鲜粒质量,鲜荚产量与鲜粒质量,单株荚数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鲜籽粒脂肪含量与地上部生物学产量、鲜粒质量间呈显著负相关。鲜百粒重、鲜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鲜荚产量和单株产量的遗传进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2010~2012年间选配的28个加工番茄强优势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加工番茄9个植株性状与7个果实性状以及产量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结果数、有效侧枝数、单株总花序数、单株总花朵数、单株坐果率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结果数与单果重、果实横径、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1.11%,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33.19%,因此,在新疆加工番茄高产育种中,应更加重视有效侧枝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课题组选育的CMS不育系L9A与其保持系L9B为试材,并以L9A为母本,22份优良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研究分析了不育系和保持系形态性状差异、F1代11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期为辣椒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9A与L9B在株高、株幅、花药长度和花柱长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22个辣椒杂交组合中,杂种优势普遍存在。L59、L90、L117等3个父本自交系可以使L9A的育性得到恢复,且其F1代在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单果种子数的正向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发现F1代仅在1~2个品质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相关性和杂种优势指数分析发现,L9A的F1代在果肉厚、株高、株幅、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优势较大;单株产量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综上,在辣椒育种实践中,通过杂交育种提高辣椒的单株果数或单果质量,从而提高辣椒的单株产量,而利用杂种优势改良辣椒果实品质则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异附加系鉴定和相应连锁群In Del标记筛选的基础上,利用In Del标记和细胞学方法对大白菜—结球甘蓝1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自交后代46个单株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C03连锁群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67个In Del标记,均至少在1份后代单株中扩增出了甘蓝的特异条带;在46个后代单株中,3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2条的二体异附加系,6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1条的单体异附加系,1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0条的大白菜二体代换系,28个单株为染色体数20条的附加了结球甘蓝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还有3个单株染色体数为22条,2个单株染色体数为21条,推断其分别为易位了结球甘蓝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非整倍体易位系,还有3个单株没有检测到甘蓝特异条带。本研究结果为这些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主要营养品质及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乡6个小白菜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并对单株产量、叶片数、叶宽,叶长等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柄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叶片,品种间差异性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叶柄;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叶柄;不同品种小白菜的单株产量、叶片数、叶宽、叶长等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日光温室伊尔二号油桃于采收前进行了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果个数、新梢数、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等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梢果比和叶果比等呈负相关。在α=0.01显著水平上,单株产量与果个数、新梢数和叶片数,梢果比和叶果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梢果比,叶果比与叶面积系数,梢果比与叶面积系数都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单株产量与新梢数、叶片数,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以及梢果比相关不显著。α=0.05显著水平上,单株产量除与叶面积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各项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10种不同品系萝卜的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关联程度,为萝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加快萝卜育种进程。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数、木质部厚、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地上部质量、地上部高、根头长度、根颈长、韧皮部厚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综合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和交互作用综合对单株产量产生影响,使得直接通径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完全相同。本试验认为,木质部厚对萝卜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且呈显著相关,叶片数对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根头长度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负效应值,且根头长度与单株产量有显著遗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陈学森  吴燕  孙永华  刘文  梁青 《园艺学报》2006,33(3):477-480
 以5~6年生的‘凯特’ ב新世纪’F1 代群体52个株系为试材, 对株系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平均单果质量及单株坐果数等性状的变异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杏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平均单果质量、单株坐果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在F1 代广泛变异, 其中单株坐果数及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最大, 分别为102.0%和99.5% , 说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潜力较大; ②单株坐果数、自交坐果率及有效花比率均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45、0.541和0.439, 且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与单株坐果数的相关性亦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自交坐果率及有效花比率均是株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③平均单果质量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虽然为负值( r = - 0.176) , 但相关性不显著, 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在多因素相关分析系统中, 其他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因此, 在本试验体系中, 果实大小不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④依据上述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初步提出并讨论了丰产选择与品质选择的“二次选择法”。  相似文献   

12.
玫瑰切花产量性状遗传参数和选择效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个玫瑰品种的切花产量及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 (1) 单株花蕾数、分枝数、第1个花瓣的长、第2个花瓣的长、花蕾长与单株花蕾产量的遗传相关显著; (2) 单株花蕾数、第2个花瓣的长、分枝数和花蕾长的相关遗传力与单株花蕾产量的遗传力接近, 相关选择效率接近对单株花蕾产量的直接选择效率; (3) 根据决策系数, 花蕾长、单株花蕾数、第2个花瓣的长、分枝数、单蕾花瓣鲜重对单株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对山东农学院实习农场等四个乔砧密植苹果、梨树试验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了树干粗度与产量,负荷与稳产,结果数与果实大小之间的相关关系。2.幼树开始多量结果时的树干粗度与单株累积产量间呈明显的正相关;与结果几年后果园中的弱树株率呈负相关,易生腋花芽的辽伏苹果,其座果和结实比成花要求更大些的干粗。因此,为争取丰产并提高果园经济效益,密植栽培应以养壮树为前提,过早过多结果是不利的。3.树干单位截面积上的负荷果数与二年间产量的增长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有利稳定增产的合理负荷量为3~4个果/平方厘米。负荷量与单果重之间亦为负相关,金冠苹果和鸭梨3~4个果/平方厘米树干截面积,能保证果实达到商品要求(0.35斤/个)。综合丰产与果实大小三个方面,提出确定密植果园合理负荷量的公式:单株留果数=(0.28±0.04)C~2a(C 为干周长度,a 为保险系数,疏花时取1.3,疏果时取1.1)。由于每一果园中砧穗、栽培条件等不一,公式尚只有参考意义,其适用的范围有待于各地进一步研究检验。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探究茄子产量相关性状与基因间互作的遗传模型,为茄子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绿圆茄 “茄27”自交系为母本,紫长茄“茄31”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成F1杂交组合,分别进行自交、回交,构建了 P1、P2、F1、F2、B1、B2 6个世代遗传群体,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研究了茄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 模型。结果表明:茄子单株产量受1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单株结果数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 因混合遗传,单株最大单果质量受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以非加性 遗传为主,其中单株结果数以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遗传为主;单株最大果质量中B1和F2世代以主基因加性遗传 为主,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48%和54.33%,B2世代以多基因遗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为50.88%。综上可 知,茄子产量性状受到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辣椒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全国各地搜集的205份辣椒种质为试材,观测28个形态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形态学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单株果数、叶形、株型、果形、茎绒毛、花梗着状、熟性、花柱色是最关键的性状。6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0.653%,暗示这28个性状代表了更多的性状改良方向。主成分归纳为形态因子、产量因子、熟期因子、色彩因子,呼应聚类分析的主要区分依据果形、单株果数、熟期和果色,将205份种质分成7类,有效区分了不同的品种。说明在改良形态性状时,按育种目标的要求选取主要性状,同时也要注意与其它性状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龙眼单株挂果率与初始单穗果数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龙眼疏花疏果时的合理挂果量,以及其对龙眼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Shixia’)为试材,以不同挂果率单株为区组(3个水平),以初始单穗果数为处理(3个水平),设计了一个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共9个区组×处理组合(H11~H13、H21~H23、H31~H33);分析了区组和处理对成熟时单穗余果数、落果率和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果实发育期间,植株树势逐渐下降,单果质量和落果率逐渐升高,而成熟时各组合在结果母枝生长、结果和品质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区组水平与树势及成熟期结果母枝叶片生长状态呈显著相关,而处理水平主要影响了单穗余果数和小叶果比;成熟树势与果穗盲节粗度、叶光泽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色度指标l_L*、l_b*和l_C*呈极显著负相关。(3)回归与方差分析表明,区组与处理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协变量中的小叶果比、有叶枝长比等对区组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番茄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各数量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和选择指数。结果表明:病毒病病情指数、单株果数和小区产量的变异程度高,分别为17.89、12.62和12.54;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力大,为66.13%;病毒病病情指数的遗传进度和相对效率高,分别为18.58和29.97%;单株果数与小区产量的相关遗传进度较高,为0.462;凡含有单株果数这一性状的选择效率最高,其次为单果重;多个性状的选择优于单一性状的选择,并且由单株结果数、病毒病病情指数、果肉厚、小区产量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综合选择响应值最大为26.9%。  相似文献   

18.
对11个番茄育种品系选取与单株产量有关的5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果型番茄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小果型番茄(var.cerasiforme)的单株产量与单果重、花序数和每花序果数关系密切,每花序果数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大果型番茄(var.vulgare)的单株产量与每花序果数和单果重关系密切,单果重是最重要的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19.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7个安徽乌塌菜地方品种,对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叶片宽、叶柄厚、叶柄长及叶片长具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6674**、0.5479*、 0.5478*、0.4899*.单株产量与叶柄宽、叶片数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宽、叶片数、叶柄长是影响乌塌菜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叶片宽、叶片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黄瓜5个亲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组合后代1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总产量与茎粗、株高、叶面积、单株采瓜数、单株前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1 7**,0.533 5**,0.523 3**,0.509 0**,0.626 5**),与单瓜质量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