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e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以及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GIS在商业、农业、水利和交通等行业具有非常广泛而实际的应用。在Internet引入到GIS,即WebGIS山现后,使GIS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简要地探讨了WebGIS的应用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管理大都实现了计算机化,是农村配电网管理的一大进步。但是大部分所用的管理系统都是传统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虽然能够进行管理,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具有一定难度并且不直观,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村电网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起来的GIS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为此,对农村电网的GIS系统进行了开发,以实现对农村配电网的形象、高效、直观管理。  相似文献   

3.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X的县级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县级配电网的特点,配电管理的对象在空间上呈现典型的点、线、面的分布,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着地理上和逻辑上的密切关系。而近几年来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起来的GIS技术能够高效地对这些空间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为此,选用组件式GIS技术,使用GIS组件Mapx 5.0和高级语言Delphi来开发县级电力地理信息系统,阐述了开发工具的功能、总体设计结构及系统的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GIS全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借助GIS技术,可将地理信息、属性信息、几何信息、时间信息等多维空间数据整合,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综合管理应用。探索GIS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融合应用,有助于解决配电网管理中存在的数据抽象、电网问题隐晦难找、全局性不足等问题,进而显著提升配电网规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融合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GIS产生以来,GIS的应用日趋深化和广泛,已迅速发展成一个独特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并形成一个全球性的重要产业。目前,GIS在环境、资源、石油、土地、公安、航空、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已成为常备的工作系统。在农村电网管理领域,GIS与传统农村电网管理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也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得到了很广——国家经贸委农村电气化考察团考察报告泛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生产环节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数据的可靠性。一、基本功能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基本要具备如下功能:系统管理、地图管理、画图、出图、设备管理、运行管理、设备定位、查询统计等。1.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级别设置、用户权限设置、用户口令修改的功能;另外还应具备输出时的页面设置、打印设置、退出系统等功能。2.地图管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对地理背景图的编辑功能以及各种显示操作。3.画图: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探讨将GIS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必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电力系统GIS的特点,提出配电网GIS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设计思想,阐述配电网GIS系统的结构和设计要点,并详细介绍系统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可视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田小气候环境监测的特点,分析了利用多传感器采集的小气候环境参数的时间、空间分布特性。针对小气候环境监测环节中对地理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具体需求,研究了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物联网资源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感知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建立了物联网资源与GIS融合的统一接口规范,并以GIS为基础,设计了多种可视化方法对采集到的多维小气候环境数据进行同步展示和可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发了Web GIS平台,集成了地理空间分析组件、可视化监测服务组件和基于地理位置的智能移动端应用。实现了基于GIS的农田小气候环境可视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终端设备提供可视监测服务,方便农业参与者随时随地掌握农田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
1 GIS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程序设计语言VB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X、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Info Pro 、SqlServer数据库等软件环境和空间拓扑关系、缓冲区分析等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农村配电网线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地图管理、线路图的绘制、切改和删除、空间和属性信息双向查询和统计、线路图输出打印等功能。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设计、数据库分析和设计、关键技术和系统实现等。该系统已在河北保定某县电力局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3S”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能将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融合起来,实现图形和属性的双重管理功能,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为此,结合农电企业配电网管理的现状、特点及配电网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介绍了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对各部分功能作了简要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二维配电网GIS系统中几何图形简单、无法真实反映设备及周围环境情况的不足,提出三维配电网GIS系统实施方案。根据农村配电网的特点,基于可视化工具C#,采用SuperMap组件式GIS平台,设计一种基于GPRS无线数据传输的三维配电网,实现对供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根据配电网系统需求特点,利用数字高层模型(DEM)、三维设备模型、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二维GIS等多种业界领域先技术,实现基于GIS的三维配电网系统的设计方案。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模拟三维场景,使电网具有交互性,还能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满足配电线路规划、设计、培训模拟等业务要求,同时完成设备、设施空间和属性信息的维护和查询。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配电网GIS平台下建立供电可靠性管理系统,实现供电可靠性的可视化管理,并采用全局唯一编码的方式设计了配电网网络模型。同时研究基于目标分解思想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可靠性目标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在配电网GIS平台下建立供电可靠性管理系统,实现供电可靠性的可视化管理,并采用全局唯一编码的方式设计了配电网网络模型。同时研究基于目标分解思想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可靠性目标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程序设计语言VB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X、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Info Pro、SqlServer数据库等软件环境和空间拓扑关系、缓冲区分析等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农村配电网线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地图管理、线路图的绘制、切改和删除、空间和属性信息双向查询和统计、线路图输出打印等功能.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设计、数据库分析和设计、关键技术和系统实现等.该系统已在河北保定某县电力局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广东省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内容与功能。该系统采用了基于COM的GIS控件技术,嵌套于工业标准的开发环境中,既保持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又获得了GIS的应用能力,可以不依赖任何GIS平台,独立发布和运行,是适合国内水资源管理领域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磊 《农业工程》2018,8(12):30-31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与显示,可以及时有效地提供多种空间与动态的地理信息,已经得到了广大学者与研究人员所认可。该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出发,详细分析了GIS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GIS在农机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方慧  何勇 《农机化研究》2001,1(1):82-8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和检索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它可以处理各种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地图、观测数据及遥感数据等,笔者根据农业机械化的地域性特点,探讨了GIS在农机化管理中的应用层面,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GIS在农机化管理中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