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药剂防治玄参斑枯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霞  李隆云  宋春泉  曾凡明  吴叶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40-13341,13403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防治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斑枯病的药效。[方法]玄参在栽种前以4种杀菌剂进行子芽浸种处理,田间发病后调查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在玄参斑枯病发病初期,以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用4种杀菌剂浸种后均能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且能显著提高保苗率;5种杀菌剂的田间药剂防效以80%多菌灵800倍液(67.1%)和70%甲托1 000倍液(65.6%)的防效最好,在斑枯病发病初期,能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结论]采用药剂处理玄参子芽,结合田间施药防治可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使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对恩施州玄参仓库的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有害虫17种,分属于1纲4目13科,其中鞘翅目9科10种,鳞翅目2科5种,半翅目1科1种,膜翅目1科1种。并根据所调查的害虫数量及为害情况等提出恩施州玄参仓库主要害虫为印度谷螟。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玄参种植规模最大的道真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田间调查、观测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下玄参的产量和品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玄参的主要种植方式有净作、连作(6年)、轮作(白萝卜)、轮作(玉米)、套作(甘薯)、套作(马铃薯、大白菜)、套作(马铃薯、小白菜)、套作(玉米)8种,其中玄参 套作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玄参产量和品质,是值得生产实践推广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5-2016年对设施87-1葡萄一年两熟栽培病虫害的田间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普查和定点监测调查,初步总结出了设施87-1葡萄一年两熟栽培病虫害的种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包括发生时期、为害部位和发生程度等,为设施87-1葡萄一年两熟栽培病虫害的田间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敦煌市棉田蚜虫及天敌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敦煌棉区为害棉花的4种蚜虫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棉田蚜虫在小发生年份其消长出现两个高峰,在田间取食时间相对较短;大发生年份出现一个高峰,蚜虫在田间为害时间很长;小发生年份的益害比高于大发生年份。并推导出了黄盆诱集有翅棉蚜量预报20d后田间棉蚜量的关系Y=0.022 1.017x,为综合防治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药材白绢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胜  鹿效昌 《农技服务》1995,(11):29-29
<正> 白绢病,是许多药材的重要苗期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受害的药材有白术、丹参、绞股蓝、黄芪、黄连、附子、茉莉、紫苑、芍药、香石竹、菊花、百合、鸢尾、太子参、玄参、桔梗、地黄等。另外,也为害花卉、农林植物等。 (一)症状特点 白绢病病菌能为害多种植物,但感病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玄参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措施,以贝莱斯芽孢杆菌为供试材料,通过在定植期、苗期和营养生长前期使用,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玄参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玄参根腐病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治效果受使用时间影响较大,定植期使用效果优于苗期和营养生长前期。使用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同在定植期使用,追施2次效果优于1次。在连续使用3次的情况下,其田间防效最高可达77%。该研究可为玄参根腐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者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合生产调查实践与田间观察认为,稻飞虱发生为害虽具有隐蔽性,但在常年稻飞虱发生区域,或发生为害程度各异的稻田,害虫发生为害的前后,常伴有一些有利的适生环境条件,或迁入为害后仍可查见一些较明显的现象和症状,这些因素可作为田间检查、虫情判断的重要参考与补充依据,供基层技术人员检查虫情、指导防治时参考应用。田间调查,除必要时需深入了解虫情,选用田间拍查法外,还可视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室内饲养观察、电子显微测量、培养箱培养等方法,全面详细地查明了陕西省新害虫——新黑地珠蚧的为害症状、发育循环、虫态特征、发生期、产卵特点、寄主作物等生物学特性,为科学合理控制为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苦玄参扦插、宿根种植及错时育苗等栽培措施,提出苦玄参两熟制高效栽培技术,以为苦玄参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苦玄参种子特性及种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苦玄参种子的特性及种苗繁育技术。苦玄参种子细小,千粒重约为0.0708g,种子发芽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种苗繁育比较困难,田间出苗率低。苦玄参种苗繁育需要注意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较好。田间管理主要注意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做到保持苗圃地土壤湿润但不过涝,温度控制在20℃~35℃。苦玄参种子为需光型种子,种苗繁育时注意让苗圃地有一定的光照,但光照强度不宜过高,在强光下需适当遮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豆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为害舞钢市夏大豆的害虫有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蜱螨目等2个纲、7个目、17个科30种。其中半翅目的豆盾蝽和鳞翅目的豆荚螟,田间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是为害该市夏大豆最重要的害虫,应作为夏大豆害虫防治的主要目标;其次为鳞翅目害虫中的大豆卷叶螟、大豆造桥虫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13.
一、病害种类夏季种植蔬菜因气温高、降雨少,一般不大有利于大多数病害的发生与为害,但也有一些较耐高温型的病菌,一旦遇到降雨或田间栽培管理不善,若前期病害防治不及时或不当,田间菌源基数高,均会有利于其繁殖、发生与蔓延。夏季蔬菜主要病害依次为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青枯病、豇豆锈病、疮痂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尤以枯萎病、青枯病难以防治,一旦有病害发生与为害后再来进行防治,收效甚微。二、为害的蔬菜品种1.炭疽病炭疽病病菌可为害黄瓜、西瓜、甜瓜、苦瓜、冬瓜、葫芦、菜瓜、番茄、辣椒、豇豆等蔬菜品种及豇豆等。2.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蕉农高效控制香蕉叶斑病为害,选取国内和国外两个厂家生产的22.5%啶氧菌酯SC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发现相同有效成分用量,国内安阳市锐普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田间药效略高于美国杜邦公司产品,可以在生产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在辽宁省每年发生两代,但少数个体仅发生1代;同时明确了二化螟的生活史与害虫的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中旬至收获期;观察了二化螟的若干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根螨发生特点及对花生的为害,进行了田间定点和室内镜检观察、室内饲养、回接试验等研究,对观察到的根螨形态特征、发生特点、为害症状进行了描述,结合其发生因素,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贮粮害虫是为害贮藏期间粮食及其产品的害虫的统称。经过长期的演变与自然选择,大部分逐渐适应了粮仓(室)内的生活环境,终生生活在仓内,有些种类在田间与粮仓之间交替为害,但在仓内繁殖为害比田间更为严重。通过调查贮粮害虫的种类、优势种及群落类型分布等,明确目标,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蜗牛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大部分作物田发生为害,并局部成灾。为害作物种类有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绿豆、油菜等,受害较重的作物是棉花、玉米。由于其发生为害的特殊性,往往在田间发生量小时,不易引起群众注意而忽视防治,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在部分区域偏重发生。为更好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对琼海、乐东、三亚等主要鲜食玉米种植区为害玉米的蛀果性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鲜食玉米蛀果性害虫主要有4种,隶属鳞翅目夜蛾科和螟蛾科。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田间为害率最高达72.2%,其次顺序为粘虫、棉铃虫和条螟。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普查、不同受害严重度稻株产量损失率测定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五 ( 3 )代稻纵卷叶螟为害抽穗期单季杂交中籼稻产量损失情况 ,并建立了田间白叶率、为害指数和产量损失率的数学模型 ,经拟合检验平均误差为 0 .17943 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