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痘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县民主乡某户于 1 997年秋末 ,从毗邻县购入种羊数只 ,从 1 998年 1月中旬羊只突然暴发流行羊痘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 病初发现部分羊只精神不好 ,眼睛流泪 ,2~ 3天后 ,在四肢内侧、尾部内侧及肛门会阴部周围、嘴唇有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点 ,进而病羊精神萎靡 ,食欲废绝 ,行走不便 ,病情严重的随后卧地不起和出现死亡羊只。由于草场各牧户划分界线不清 ,其他放牧羊群接触机会频繁 ,所以疫情很快在该乡流行 ,迅速扩散到数群羊群当中以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发病羊群共养羊 1 740只 ,发病羊 71 4只 ,死亡羊 1 7只 ,发病率达 41…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 2 0 0 0年对永靖县血液原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等调查 ,查明其病原为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 ;该病流行于东部和西南山区 7乡 38村。羊泰勒虫感染率为 5 0 .1%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2 5 .4%、5 5 .9% ;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 5 9.6 %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5 0 .9%、6 1.7% ;发病季节为 3~ 5月份 ;发病年龄为 1岁 (含 1岁 )内羔羊 ,尤以 2~ 5月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有的高达 6 3.9% ,致死率达 5 7.8%。绵、山羊发病率无差异。调查发现流行区蜱种有革蜱属、血蜱属和璃眼蜱属 3属 4种 ,共采集鉴定 15 45只 (森林革蜱 5 86只 ,草原革蜱 39只 ,青海血蜱 2 6 8只 ,麻点璃眼蜱 6 42只 )。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种。羊泰勒虫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 ,绵羊无浆体传媒为草原革蜱。麻点璃眼蜱在我县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宁夏盐池县某养殖场饲养的羊发生了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没有任何症状而次日晨死于羊圈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羊A型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该养殖场共饲养羊1328只,发病324只,全部死亡。发病羊都是青壮年羊,营养比较好,发病地区羊没有进行羊梭菌病疫苗免疫注射。本病为散发,1个羊群发病后,附近其他羊群不一定同时发病。在1个羊群中出现后,一般要延续10~20d,表现为陆续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在5个发病羊群中,初期都有3~5只羊急性死亡,或在放牧途中或正在吃草即突然倒地挣扎几下就死去;或向前猛冲,腾空而起然后…  相似文献   

4.
2006年讷河市通南镇、和盛乡等多个乡镇的羊群中发生了肺线虫病,造成羊尤其是羔羊的大批死亡。1发病情况讷河市的通南镇、和盛乡、拉哈镇相邻的3个乡镇放牧的羊群中发生了先以个别羊干咳,逐渐变为群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特别是2006年9~11月发病和死亡数量较多,发病的5个羊群有羊327只,其中幼羊和羔羊154只,发病羊64只,死亡47只。这些羊群有时在放牧时互相接触,并在同一草甸上放牧。2临床症状最初几只羊干咳,逐渐多数羊都发生干咳。早期咳嗽次数少,后期咳嗽逐步频繁发作,在驱赶运动时和夜间休息时咳嗽最为明显,在圈舍附近可听到羊群咳嗽声和…  相似文献   

5.
羊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羔羊发病率较高 ,呈群发性 ,可在羊群中连续危害多年 ,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1 发病情况1 998年 3月 ,敏阳乡兴阳村潘某共养羊1 2 8只 ,其中 :6月龄以下的羔羊 38只 ,病羊 32只 ,发病率 84.2 % ;6— 1 2月龄的羊有 30只 ,病羊 6只 ,发病率为 2 0 % ;1 2月龄以上的羊有 6 0只 ,病羊 4只 ,发病率为 6 6 %。2 流行病学此病以 6月龄以下的羔羊发病最多 ,呈群发性流行 ,成年羊也有发病 ,但发病较少 ,多在春秋季节流行 ,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或粘膜的擦伤 ,如果管理不当 ,常在羊群中危害多年。3 症状以口唇 ,…  相似文献   

6.
羊的网尾线虫病又称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网尾属的线虫寄生于羊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至肺实质,引起的以支气管炎和肺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2005年讷河市同义镇兴旺乡等多个乡镇的羊群中发生了肺线虫病,造成羊尤其是羔羊大批死亡。1发病情况近几年来,讷河市的同义、兴旺、同心、孔国等乡镇养羊业迅速发展,但在放牧的羊群中发生了先以个别羊干咳逐渐变为群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特别是2005年末(9~11月)发生数量较多死亡现象。这5个乡镇发病的7个羊群有羊937只,其中成羊583只,幼羊(6月龄以上)和羔羊354只,发病羊364只,死亡147只,其中成羊32只…  相似文献   

7.
1987年3月份,通许县朱氏岗等三个村的羊群中突然暴发一种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高,经检查诊断为羊传染性脓疱,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9月,通许县有24家农户先后从外地购入140只山羊,有46只相继发病,占购入山羊的32.9%,其中以3—6月龄的山羊发病率较高,占发病羊数的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毒素进入血液 ,引起全身毒血症 ,使病羊发生休克而死亡 ,本次笔者所见山羊发病 ,损失严重 ,“血肠子”的病变特征明显 ,现将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6月 4日 ,灵川县畜牧局草食动物办公室 ,从四川简阳市引回亚洲黄羊 74只 ,体重在 3 0~ 40千克左右 ,放牧于三街镇老营村养殖基地 ,引回 1 0天内 ,羊群状况良好。 6月 1 6日 ,本地连降大雨 ,江河涨水。洪水消退后 ,饲养员将羊群赶至河边放牧 ,3天后 ,羊群开始发病 ,有 2只在放牧途中突然口吐泡沫 ,倒地死亡 …  相似文献   

9.
山羊痘中西药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朱顶乡石坑村张文彬饲养的58只山羊,自2000年3月份至5月份在邻县亲戚家放牧饲养,5月份,邻县山羊发生羊疫,其传播快,死亡率高.张文彬怕自家羊群被传染上,于5月21日从30多里外的亲戚家赶回自家饲养.到家后4天,就有3只山羊发病,半月后波及全群,用多种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不到一个月相继死亡31只,同时造成大面积流行传播.通过调查,自6月份至8月份已波及朱顶、小溪养羊较集中的两个乡镇,相继发病羊756只,其中死亡323只,病死率达42.2%,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且传播快,给养羊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流行情况甘肃省庆阳市某乡镇有养羊户近300户,每户存栏100~400只不等,羊品种为绒山羊,均为放牧饲养。2015年9月初一农户羊群首先发病,羊群有230只,发病13只,全部死亡。随后,该镇的其他养羊户出现相同病例。强壮成年羊多发。病羊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到2015年9月20日,有30余户发病,每户死亡10~30只不等。部分发病羊群没有进行羊"三联疫苗"免疫注射。本病为散发,一个羊群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一)流行情况 每年进入夏季在扎兰屯市林间草场放牧羊只表现消瘦、贫血、呈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最后衰竭死亡。经调查一般羊群羊只死亡率在10%左右,发病羊只无论大小、性别均发病,哺乳羔羊一般不发病。驱虫不及时或误诊治疗的羊群死亡率高10%~30%。该病的发生于与季节、气候条件、放牧环境、羊只膘情、驱虫时间和使用驱虫药质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1 流行情况 泸西县白水镇是我县山羊主产区,2003年6月24日,白水镇平山哨村养羊户严某从外县购入26只山羊,购入5 d后山羊群中就相继出现发病和死亡现象,l周后该村另外6户养羊户的山羊也相继发病,经过调查,该村有7户饲养户发病,7户饲养户共饲养山羊469只,其中发病227只,死亡114只,发病率48.4%,病死率高达50.22%.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我旗查干哈达苏木白音宝力格嘎查一群山羊发生一种以黄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发病率低 ,死亡率高 (几乎 10 0 % )。 1998年 4月又开始出现病羊 ,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饲喂试验证实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慢性中毒。1 流行病学调查1.1 发病季节调查发现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4月份发病率较高 ,5月初逐渐减少。1.2 发病区域仅限于同一放牧羊。同嘎查 (村 )其它羊安然无恙。1.3 发病畜种本病只见于山羊 ;膘情好的山羊羯羊多发 ;3~ 4岁羊易感。全群 310只山羊中发病 2 7只 ,发病率为8.7% ,发病羊只全…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6月以来 ,我县与福建省寿宁县毗邻的多个村的养山羊户的羊群中 ,先后发生一种主要表现在以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丘疹、疱疹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死亡率在4 1%以上 ,并迅速向周边乡镇蔓延 ,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于山区放牧的山羊养殖户的羊群中 ,由于羊与羊群之间有经常接触的机会 ,该病得以传播。最早发现本病的是在龙溪乡的后洋坑村某一养羊户的羊群。该羊群在农历正月与福建寿宁的某一养羊户的羊群合群放牧 ,不久寿宁养羊户的羊只开始发病死亡 ,后洋坑村养羊户的羊群约在农历 3月发现发病。病…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某养殖户,自2014年9月8日起从本地连续5次、共购入200只小尾寒羊,购入时未见异常,以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模式养殖,9月24日发现14只羊倦怠,不愿站立和走动,腿软,四肢无力,蜷缩于腹下,后期消瘦.10月9日发现1只病羊开始腹泻,个别羊咳嗽、流清亮鼻液.10月10日来诊,此时该羊群中共出现明显倦怠、消瘦症状病羊51只.该羊群购入后尚未免疫任何疫苗,曾于20 d前使用伊维菌素针剂驱虫1次.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以来.羊传染性脓疱在我县发病频繁.目前已覆盖全县80%的羊群.给我县养羊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据统计.1997年我县有3个乡5个村11群羊发生疫情.750只羊中发病188只羊.死亡21只.发病率25%(以有病例羊群计).致死率11.2%.死亡率2.8%;1998年7个乡13个村52户3223只羊中有796只发病,死亡61只.发病率24.7%,死亡率1.9%;当年6月引进的64只小尾寒羊发病62只.  相似文献   

17.
黄香沟牧场位于渭源县会川乡南部,海拔平均3000米以上,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3℃,山大沟深坡陡,高寒阴湿,属山地草甸草原和森林丛灌草甸草原。1978年从甘南州夏河县甘甲乡引入甘甲类型藏羊饲养繁殖,风土驯化。8年发展到544只,现存栏256只,6年共出售羊320只。黄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门源县青石嘴镇草原上放牧的100只藏系羊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等条件下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表明,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藏系羊感染率为85.0%,特别是幼龄藏系羊感染严重。  相似文献   

19.
绵羊链球菌病(民间俗称胆溢病)是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2004年4月化隆县雄先乡农牧民饲养的绵羊有70多只相继发病,死亡32只,通过病理学和病原菌调查,诊断为绵羊链球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4年4月,该地区农户放牧饲养的绵羊群,相继发病,多  相似文献   

20.
<正>每天给羊喂1~2次混合饲料(麦麸、玉米面、豆饼加稻糠、草粉),同时,每天给放牧羊群饮4~6次淡盐水。切忌让羊饮用排灌水、死塘水、洼沟水,或把羊赶入潮湿泥泞地方放牧、休息,以免引起风湿症和食入寄生虫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