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沙质土壤里生长的姜块表面光滑,便于贮藏;而在碱土或粘重低洼地种植的姜块易腐烂,不耐贮藏.生姜不耐霜冻,应在霜冻前采收,经霜冻的姜块入窖后容易腐烂.同时,雨天收获的姜不耐贮藏,所以,采收生姜应选择在晴天进行,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生姜收获后,挑选肥厚、无病害的姜块薄薄摊开,晾晒1~2天,腾发掉表皮水分,以利于贮藏.  相似文献   

2.
田林县山地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田林县山地生姜的种植效益,本文从生姜品种选择及处理方法(晒姜、种姜消毒及贮藏)、土壤选择、合理间套种及密植、整地种植、大田管理、采收、留种贮藏等方面介绍了一套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生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冬藏生姜期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通气,在江南地区尤其要注意防止窖中积水,以免引起腐烂。   一、采收准备贮藏的生姜一般在霜前 (立冬 )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以免受伤。采下的生姜掰去姜叶及根,剔除病姜,当天采收当天入窖贮藏。从外地运回的生姜,途中应防雨淋,否则,贮藏时易腐烂。   二、建窖农村贮藏生姜一般采用窖藏。选高地,挖圆形或长方形的姜窖。贮藏 500~ 1000公斤生姜的圆形窖,直径 2米左右,一般挖深 60厘米,以不见水为原则,挖出的土堆在窖口高约 1米,这样窖深达近 2米,窖口周围还要筑成宽 1米的走道…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77-78
介绍了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种姜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以达到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莱芜小姜“一膜两用”提早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块选择、催芽播种、上绿膜小拱棚、打眼放风、水肥管理、病虫防治、收获贮藏几方面介绍了莱芜小姜"一膜两用"的提早栽培模式,给生姜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生姜栽培管理技术要做到"五个把握",即:把握栽培季节、把握整地施肥要领、把握种姜的选择与处理、把握适宜的播种方法、把握栽植关键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贮藏用的生姜,要在11月中下旬地上部开始枯黄、根状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选择晴朗天气,干燥、不带泥采收,摘去茎叶,剔除病姜、次姜及受机械损伤的姜.贮藏关键是保温,下面简介4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作贮藏用的生姜,要在11月中下旬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选择晴朗天气,块茎干燥不带泥采收,摘去茎叶,剔除瘟姜、次姜以及受机械损伤的姜。贮藏的关键是保温,下面简介4种方法。1.封闭堆藏对生姜进行严格挑选,留下质量较好的散堆在仓库中,用草包草帘遮盖好,备贮。在仓库  相似文献   

9.
生姜喜温和、好湿润,不耐高温和低温,怕干燥,一般来说,生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大致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通风应在16-20℃时适当进行,如上升到20℃以上,应加强通风.用作贮藏的生姜,应选晴天采收,块茎干燥不带泥,在摘去茎叶时,动作要仔细,保护好根茎,防止损伤.贮藏前要认真挑选,剔净瘟姜、次姜以及受机械伤的姜.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生姜受风袭击或被日晒雨淋,不然会影响耐藏性.下面介绍生姜安全贮藏的几种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姜是我县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生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姜病虫害为害日趋加重,2001年全县姜瘟大面积发生,生姜减产20%~3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土壤、雨水或种姜带菌传播,带菌姜块收获后在贮藏、运输、  相似文献   

11.
1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唐山地区无公害生姜保护地生产。 2栽培管理 2.1备种催芽 2.1.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山东大姜、绵姜等。选择姜块肥大、丰满、色泽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无病虫的健康姜块作种姜。  相似文献   

12.
姜别名生姜或姜黄,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为1年生草本,以肉质根茎为食用.姜营养丰富,可做香辣调料.生姜的栽培应根据生姜的生物学特性,重在做好选地、种姜处理、合理密植、田问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抚宁县生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姜选择与处理、选地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生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又名生姜。生姜除含有一般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如姜酮、姜烯、姜酚等,具有辛辣和芳香的味道。生姜不仅是一般的蔬菜,还是重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生姜贮藏是保证生姜周年供应,调节市场盈缺的重要手段。通过生姜的贮藏,可使生姜淡季上市,保值增值,增加农民收入。1采收用于贮藏的生姜,一般在霜降至立冬时采收。早采时组织柔嫩,含水量较高,辣味淡,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15.
<正> 作贮藏用的生姜,要在11月中下旬、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选择晴朗天气,块茎干燥不带泥采收,摘去茎叶,剔除瘟姜、次姜以及受机械损伤的姜。贮藏的关键是保温,下面简介四种方法: 1 封闭堆藏。对生姜进行严格挑选,留下质量较好的散堆在仓库中,用草包草帘遮盖好,备贮。再在仓库的朝南方向垒砌砖墙,隔出一小仓库,并在砖墙上涂上泥堵塞砖缝,防冷风吹入,将姜堆放在砖墙  相似文献   

16.
生姜的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姜地下茎腑芽活动,不断分生,形成扇状的地下肉质根茎,可供食用。菜用生姜组织柔嫩,宜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土。特从种姜选择、整地施肥、栽植、追肥、灌溉、中耕培土去侧芽、搭棚遮荫、采收贮藏等方面介绍生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早春嫩姜促成栽培经济效益较高。为实现早春嫩姜栽培高效生产,本文作者研究了吊喷与滴灌结合的水肥管理方式对早春嫩姜栽培的影响,对生姜生长、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吊喷与滴灌相结合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方式,水肥更趋于协调,节约灌溉水50.71%、减少肥料用量30%,生姜株高、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显著增加,促进了生姜源器官的构成和群体空间分布更趋合理,提高了源的物质合成强度,增加生姜产量,嫩姜产量比常规栽培管理方式增产55.49%。  相似文献   

18.
生姜属蘘荷科植物,食用是根茎部分,本文从生姜的地质、种姜的选择,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方面阐述了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1 栽培季节生姜为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的蔬菜,整个生长期安排在温暖无霜季节。确定生姜播种期的原则是断霜后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初霜到来前收获。生姜生长的时间要达到150 d以上,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可适当提早。2 选种姜,培育壮芽2.1 选种姜种姜应在头年从生长健壮、无病、具有本品种特征的高产地块选留。收获后选择肥壮、芽  相似文献   

20.
<正>一、种姜的选择众所周知,有了优良品种,不增加劳力和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好收成,这充分说明选用良种的重要意义。但一个优良品种,如果不注意培育,不加强栽培管理,就会很快退化变劣,失去良种的优良特性,仍然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就生姜的选种留种工作而言,对所挖出的生姜,按其色泽、大小、发姜能力,要分别选放。剔除病斑、机械损伤姜块,选择整齐健壮的姜块,留作下年种植。如果在一片姜田中,品种混杂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