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辽粳399是由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辽河5号为母本,以沈农9741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逐年世代选育而成。其品种产量表现良好,适合在沈阳中熟稻区种植,对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强,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以上。从播种及秧苗培育、合理密植确保穗数、配套施肥、合理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介绍了辽粳399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紫  王海燕 《北方水稻》2020,50(4):33-35,41
辽粳401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于2002年以辽河5号为母本,以盐粳68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逐年世代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经过多年的水稻区域试验,辽粳401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米质优、口感好,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具有广适性特点,适合在辽宁省中晚熟稻区种植。总结介绍了育苗、全程机械化栽培、田间管理等辽粳401相关的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子胜 《中国棉花》2010,37(7):37-38
1任务落实情况 2009年,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辽河试验站拿出一定的资金,将“双高产生态棉”创建活动点安排在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营子村,集中连片3.42公顷,涉及农民20户,种植品种为辽棉19号,目标产量平均为子棉6000kg·hm^-2,次级目标产量为4500kg·hm^-2,霜前优质子棉比例80%以上。朝阳县农业示范繁殖场组织实施,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为技术依托。  相似文献   

4.
辽河1号是以高产品种龙盘5号为母本,以兼性无融合系WRH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审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5.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高耐盐碱、耐缺水,苗期和生育中后期耐低温,抗倒伏。适于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水稻应用配方肥料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娟 《北方水稻》2011,41(2):44+59
选用水稻品种辽河5号进行了配方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配方肥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产73.4 kg/667 m2,增加效益136.8元/667 m2,最佳施肥量为N-16.9 kg/667 m2、P2O5-4.0 kg/667 m2、K2O-6.4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简单论述了构建辽河三角洲水稻病虫草害综合生态防控体系的必要性,重点提出建立以科学的预测预报、抗性育种、完善的生态系统、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稻田紧急处理系统"五位一体"的综合生态防控体系,实现辽河三角洲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稻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 水稻新品种“抗盐100号”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运用抗盐育种技术,为辽河三角洲开发而选育的耐盐品种。在辽河三角洲新垦荒的重盐碱地上种植,当年获得400公斤/亩的产量,而一般品种只有250~300公斤/亩,抗盐100号比一般品种增产30%~60%,每亩可创经济效益80~120元。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地区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柴达木地区对5个油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青杂2号、华协1号的丰产性佳,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强,在柴达木地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几个湖南烤烟新品种的初步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在湖南长沙,以湖南省自育和引进的湘烟5号、CZ-43、HKDN-8、20617、HY-9H、金神农1号、安烟2号、NC297、NC71,共9个烤烟新品种为材料,以云烟87和K326为对照,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合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烤后烟叶的各项指标并对各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湘烟5号综合经济性状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金神农1号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湘烟5号、CZ43、HKDN-8、金神农1号4个新品种的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江西省主产棉县安排5个试点11个品种的抗虫杂交棉生产比较试验。分析比较得出赣棉杂1号、鄂杂棉10号(太D5)、中棉所55(中CJ-9)3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突出。可作为2009年江西省棉花生产主推品种;赣杂棉3号、红鹤3号、金农棉2号、赣棉杂11、鄂杂棉24号5个品种的综合性能表现优良.可作为2009年江西塔棉花生产宜种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区域性试验研究表明,加引5号综合表现好,适宜泉州地区示范种植;加引14号与荷兰薯2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小面积试种;加引11号、加引24号、加引21号、加引16号、加引8号以及加引25号综合表现较差,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2.
对在试验示范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5个甘蔗品种,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繁殖示范与展示,结果表明,福农39号、福农38号、云蔗03-194三品种综合性状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马铃薯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8年庄浪县应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栽培技术实施的马铃薯新品种(系)区试中参试的8个品种(系)的12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庄薯3号、陇薯7号、陇薯5号3个品种。其中庄薯3号的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78,主要表现为产量、单株产量、商品率高,生长势强,高抗晚疫病。陇薯7号,陇薯5号加权关联分别为0.766,0.761,主要是产量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欢星  韦宗林 《广西蔗糖》2004,(2):17-18,24
从广西甘蔗研究所引进几个甘蔗新品种在宜州试种观察,其中新台糖25号、新台糖26号、桂糖94/119三个品种,与当家品种新台糖16号比较,综合性状优良,表现高产高糖,推广前景好,桂引5号综合性状一般,表现高产低糖,不适宜在宜州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区域试验表明,区试表现比粤甜3号(CK)增产5%以上,产量达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金黄甜一号、榕甜2号和SBS901;表现比CK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BS902、黄甜168和华宝甜8号;永珍一号、甜2021、金珍珠和世诚甜26表现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千斤棉"创建实施办法,经首席科学家批准,2010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组织实施了"千斤棉"创建示范点1个,集中连片种植辽棉21号5.33 hm2.实测结果: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6357 kg,比当地主栽品种3750 kg增加2607 kg,增产69.5%,大面积集中连片种植再创辽河流域子棉单产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5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组合与目前富阳市的杂交粳稻主导生产组合申优1号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8优052和秀优5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代替申优1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进23个水稻品种进行示范与筛选试验,考察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水平及产量结构,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地区机条播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盐粳16号、武运粳32、盐粳15号、扬农稻2号、淮稻5号共5个适宜机条播的水稻品种综合表现良好、产量潜力较高,适宜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暨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辽河生态育种试验站,依托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现有研究人员20人,有品种资源与转基因技术研究、抗虫棉育种、抗病棉育种、杂交棉育种、生理生态栽培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研究7个课题组。其中副研究员以上职称10人。多年来,试验站一直从事特早熟棉花育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承担着国家、农业部和省级下达的科技攻关和重点农业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4个粳稻新品种(系)的比较试验研究:镇稻99、285、徐稻4号、徐稻3号、盐稻8号等熟期较早的品种,以徐稻4号产量最高,徐稻3号、镇稻99产量中等;扬辐粳8号、淮稻9号、武运粳8号、武育粳3号、淮稻5号、宁粳2号、扬辐粳7号等熟期较晚,以淮稻5号综合表现突出;以武运粳8号产量最高,淮稻5号产量次之,扬辐粳8号、淮稻9号产量中等,除武运粳8号、武育粳3号不抗(耐)条纹叶枯病外,参试品种均较抗(耐)条纹叶枯病;淮稻5号、扬辐粳8号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