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为揭示不同海拔巴山榧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实验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四川花萼山4个不同海拔(1 000 m, 1 200 m, 1 450 m, 1 700 m)巴山榧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山榧树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7.8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249 3和0.375 2,反映出巴山榧树保持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巴山榧树在居群水平上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4.04%,H和I均值分别为0.176 2和0.266 1。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遗传多样性与海拔高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p0.05)。4个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93 2,表明该地区巴山榧树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有29.32%的遗传变异位于居群间,70.68%的变异位于居群内。4个居群间的基因流(Nm)为1.205 1,较低的基因流可能是导致巴山榧树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的重要因素。4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73 2~0.197 9之间,遗传距离随着海拔高度差的增加总体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上述结果有助于研究巴山榧树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153-4158
雌雄异株天然杂交的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存在着丰富的自然变异,具有巨大的选育潜力,自然界也不乏与榧树优良自然变异类型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栽培类型香榧(T. grandis‘Merrilli’)相媲美的优良种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及香榧产业的发展,榧树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在已有雌性榧树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RAP标记对雌性榧树相同采样地的雄性榧树居群进行分析,并整合雌雄榧树居群的标记分析结果,研究了榧树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雄性榧树居群平均PPL为63.67%,等位基因数(Na)为1.636 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81 3,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21 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31 1,说明雄性榧树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变异(81.48%)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与雌性榧树遗传参数相比,雄性榧树的相关遗传参数均不如雌株;就物种水平而言,榧树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来源于雄、雌榧树共同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要注重保护榧树尤其是雄性榧树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建议基于个体的优良表现开展优株选择。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579-3587
为评价nrDNA ITS序列对榧树属(Torreya)植物的鉴定能力,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BLAST比对, K2P遗传距离, SNP位点分析及邻近NJ树)对榧树属植物进行物种鉴定,建立系统进化树讨论其亲缘关系。结果显示,48条ITS序列长度为1 095~1 105 bp,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 6,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15 0。在物种水平,BLAST比对和NJ树对榧树属植物鉴定效率最高,SNP位点分析可有效鉴定香榧和榧树。亲缘关系分析显示,榧树属其他各种均呈单系分支,但云南榧树与巴山榧树在聚类树中聚为一支,表明二者亲缘关系极近,为近年提出云南榧树并入巴山榧树提供了核基因组序列的佐证。本研究表明ITS序列可作为榧树属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为榧树属物种鉴定和系统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香榧     
正香榧,又名中国榧,属于红豆杉科榧树属,是中国特有常绿乔木树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香榧果实生长成熟期为三年第一年开花,第二年结果,第三年成熟,素有"三代果"之称。香榧的果实为坚果,香脆可口,营养价值极高。香榧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诸暨、嵊州、富阳等地,其中,诸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榧之都"。2016年8月,摄影爱好者徐宏化先生在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国家香榧森林公园用Nikon D7000带Nikkor18-140mmf/3.5-5.6GED VR镜头拍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处理对巴山榧树扦插生根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基质种类、插穗类型、生根剂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及处理时间对巴山榧树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巴山榧树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的影响极显著,1年生枝条插穗经1 000 mg/L ABT1处理30 min后,扦插于V(泥炭土)∶V(蛭石)∶V(园土)=3∶1∶1混合基质中的生根率最高,达51.13%;不同插穗类型对生根率和生根数的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年生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2年生插穗,3年生插穗不生根,2年生插穗的生根数略高于1年生插穗;正交试验显示处理时间和ABT1浓度2个试验因素对巴山榧树插穗生根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IBA浓度对生根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经1 000 mg/L ABT1和200 mg/L IBA处理40 min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75.56%。该试验为巴山榧树扦插育苗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巴山榧树快速繁育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巴山榧树3个地理种群种子形态特征、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子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变异较大,甘肃武都种群相对较小;3个种群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为,甘肃武都>四川万源>重庆南川,长度、宽度和重量在种群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长宽比在重庆南川种群和甘肃武都种群阃差异显著,重庆南川种群种子在形状上趋向椭圆形,甘肃武都种群种子则更趋圆球形.巴山榧树种子具有休眠现象,萌发率较低;1年生幼苗苗高呈“S”型曲线增长;3个种群种子萌发率、幼苗苗高与种子大小顺序表现一致,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影响.应加强巴山榧树的保护和繁育.  相似文献   

7.
金钱松生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适宜在温凉湿润气候地区生长,分布区年平均温度宜在13~29℃之间,最冷月平均温度2~5℃,最热月平均温度27~29℃,极端最低温度-15~18℃,年降水量1 200~1 800 mm。土壤以黄土壤或黄棕土壤为宜,p H值5~6。一般的伴生植物有柳杉、榧树、枫香、紫楠、绵槠等。介绍了金钱松的特征特性和繁育造林技术要点及盆景制作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长叶榧种子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丽  汪恩锋  李建辉 《种子》2012,31(1):31-33
长叶榧(Torreya jackii)为中国特有的濒危保护植物。以长度、宽度作为种子大小的指标,长宽比作为种子形状的指标,对长叶榧自然种群间以及种群内个体间的种子形态变异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种子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叶榧种子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长度、宽度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长宽比在种群间显著差异;长叶榧种子形态变异最大的是长度,其次为宽度,长宽比的变异相对较小;长叶榧种子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分析粗榧特性,探析了粗榧资源分布地区,重点对小陇山林区概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对粗榧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研究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海南粗榧(Cephalataxus mannii Hook.f.),为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植物,主产海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因其材质优良和卓有特效的抗癌效果而屡遭砍伐及毁灭性利用,现已处于濒危灭绝边缘.近年来,系统研究了海南粗榧种群生物生态学特征等内容,探讨其致濒机理,以求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是海南粗榧濒危的内因;而破坏性开发,生境破碎化,台风袭击,动物对果实种子的侵食等,只是其濒危的外因.因此对海南粗榧仅就地保护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不同繁殖方式复壮和迁地保护,以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及利用资源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海南粗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南粗榧(Cephalatazus mannii Hook.f.),为三尖杉科(Cephalotazn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s)植物,主产海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因其材质优良和卓有特效的抗癌效果而屡遭砍伐及毁灭性利用,现已处于濒危灭绝边缘。近年来,系统研究了海南粗榧种群生物生态学特征等内容,探讨其致濒机理,以求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低,是海南粗榧濒危的内因;而破坏性开发,生境破碎化,台风袭击,动物对果实种子的侵食等,只是其濒危的外因。因此对海南粗榧仅就地保护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不同繁殖方式复壮和迁地保护,以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及利用资源量,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花榈木又名花梨木、红豆树等,为蝶形花科红豆属常绿乔木。主要生长于东南亚及南美、非洲和我国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温暖地区,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人文价值,而且是"材貌双全"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花榈木树冠浓荫,四季常绿,树形优美,花色淡雅,荚果吐红,耐高温日灼,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防火树种。树高可达16m,胸径可达40cm。树皮灰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长叶榧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濒危植物长叶榧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脂肪、总蛋白质、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等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产地长叶榧种子中可溶性糖、总黄酮的含量以浦江地区最高,粗脂肪、总绿原酸、总鞣质的含量以桐庐地区最高,总蛋白质的含量以富阳地区最高。桐庐地区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除总绿原酸外,种子质量越大,可溶性糖、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越高,但粗脂肪、总蛋白质的含量却越低。长叶榧种子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粗脂肪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正>无叶千年古树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挨河咀乡红旗村发现一棵不长树叶、不开花结果的千年古树——马鳞光树。这棵树高23米,树围3.2米,覆盖地面近五百平方米,树身光滑无壳,有各种花纹,呈棕黄色。据有关专家鉴定,它是世界上较为稀有的树种,有关部门现已对它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煤树西非有一种燃烧力很强的树,当地人称它为"煤树"。这种树的树身粗壮,呈黑色,而且有光泽,与煤色很相似,高约丈余。它含有一种油质,  相似文献   

16.
枫杨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枫杨又名元宝树,胡桃科枫杨属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枫杨树姿秀丽,冠大荫浓,可用作行道树和庭荫树,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材料。枫杨高可达25m,胸径可达1m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无忧树与红花荷——记广西两种色彩绚烂的乡土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风撩动紫凤尾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国无忧树在印度、缅甸等佛教国家,有一种与菩提树相媲美的树——无忧树,深得人们喜爱。当然这种无忧树并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栽植,那么在我国有没有类似的树种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无忧树(Saraca dives Pierre)。无忧树属隶属于苏木科,其下有印度无忧树、无忧树、中国无忧树等数种,均统称为无忧树,又名娑罗树,树型美观,枝叶繁茂,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相传2500多年前,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诞生于无忧树下,因此成就了这种树的  相似文献   

18.
彭荫荪 《贵州茶叶》2007,35(2):32-33
贵州是世界原生茶产地之一,是茶树起源地之一。贵定云雾山区和斗蓬山区至今还有不少千年以上野生古茶树。在贵定沿山镇平寨村茶山寨和巩固乡森山村,就有两棵高约30m,树围需3至4人合抱的古茶树,当地人称为“糖茶树”或“甜茶树”,他们常取树叶来泡水喝。在斗蓬山区也有不少直径1m以上的古茶树。所以人们又称贵定云雾山是贵州茶山,而云雾山所产的贵定云雾茶则是贵州名茶。  相似文献   

19.
濒危植物海南粗榧富含多种抗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研究这些产物的生物代谢途径和表达调控,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海南粗榧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通用前体牻牛儿基牻牛儿焦磷酸合成酶(GGPPs)基因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命名为CmGGPPs(GenBank登录号:JX971119),并进一步利用不同激发子诱导研究了该基因对不同逆境信号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海南粗榧GGPPs基因cDNA全长1694bp,包含一个1182bp的ORF框,编码393个氨基酸;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42.91kD,其等电位为7.12。通过BLAST比对结果分析,海南粗榧GGPPs基因全长核苷酸序列与红豆杉科植物的同源性最高可达91%,氨基酸序列有89%的相似性。同时,GGPPs基因氨基酸序列同其他植物也有较高的同源性。用不同类型激发子处理发现,GGPPs在诱导后表达量均上升,但不同激发子诱导的基因表达强度和速率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0.
"文人树"盆景以其瘦小中呈雄伟,简洁中见高雅,脱俗中有乐趣而备受人们欣赏。三年前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在一家苗圃里选了几株三年生实生侧柏苗试作"文人树"盆景。经两年地培、修剪与扭拉,现已基本成形。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交流。一、侧柏制作"文人树"盆景的优势与不足经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五优一劣",即:资源丰富,几乎所有苗圃里都有种植,不需到处采桩破坏资源与环境;生长快,萌发力强,实生苗五六年,扦插苗四五年养育得法,就可制作成中小型"文人树"盆景,枝条柔软,易扭拉造形;抗旱耐劳,对土壤与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栽植;枝叶茂盛,出枝繁多,便于留枝与修剪。但羽状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