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瘦肉型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要获得数量多、质量优的仔猪,必须依据遗传学原理,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开展经济杂交,实现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地方良种化、配种人工授精化。一般地,一头瘦肉型良种公猪实行人工授精配种,一年繁殖良种杂交仔猪万头,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  相似文献   

2.
一、初步推广利用情况1大面积杂交配种我县投放到镇畜牧站的公猪主要开展与地方母猪的人工授精杂交配种,目前全县利用加系种猪杂交配种的面达50%以上,年配种量达3万多窝。从杂交的初步效果观察,杂交仔猪长势好,抗病力强。加系种猪与地方母猪杂交,窝平产仔达1...  相似文献   

3.
在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时,对母猪乳房进行按摩后再输精,可提高母猪受孕率和产仔串。据笔者实际工作中探索发现,对168头本地母猪及杂交母猪在人工授精时采用按摩乳房后输精配种受孕率达100%,平均产仔数11.8头,比不按摩乳房人工授精的母猪提高受孕率11. 11个百分点,提高产仔数 3. 23头,效果明显。母猪人工授精时按摩乳房配种效果好@刘思卓$凯里市畜牧水产局!556000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笔者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陆瓦匠村一私营的养猪场开展提高二元杂母猪受胎率试验工作。试验期内进行人工授精配种能繁母猪246头,一次发情配种母猪受胎225头,受胎率91.5%,实践中就如何提高人工授精母猪受胎率浅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李琼华 《养猪》2004,(6):15-15
在美国商品猪场母猪的品种主要是PIC母猪和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其中PIC的比例稍大。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2.0~2.5年.年更新率42%左右。在后备母猪饲养上,直到配种后一周.均采取自由采食,日摄人赖氨酸14~16克,配种最适宜年龄为36周.体重为134千克.配种多数采用人工授精.每天配1次.连配2天,每次输入精液量为80毫升,精子数30亿。  相似文献   

6.
选取中国大白猪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母猪分别采用本交、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方式与同一头法系大白猪公猪进行配种,比较分析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法系大白猪母猪和SⅡ系母猪与法系大白猪公猪配种时它们的繁殖性能相差不大;与SⅡ系母猪纯繁的繁殖性能相比,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公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有一定的提高;3种配种方式中本交母猪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最高,其初生窝重与人工授精母猪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深部输精母猪21日龄的头数和窝重最低。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门源县北山乡母猪存栏量约为358头,配种公猪为8头,其中3头用于人工授精。由于公母比例配搭不当,造成了公猪的过度交配,从而出现部分母猪多次配种后未受孕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经过3次配种而未受孕的母猪采取药物清洗消毒的方法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2013年笔者对255头母猪(其中45头人工授精,210头自然交配)进行药物清洗手术,受胎率明显提高,术后第一次配  相似文献   

8.
1人工授精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能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采用本交配种,1头公猪一般只能负担20~25头母猪,人工授精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可以扩大种公猪的配种范围和解决公母体重相差悬殊的配种困难。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传播。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一个千头母猪的猪场,采用人工授精要比本交,一年减少公猪饲养费数万元。因此,自繁自养专业场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  相似文献   

9.
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是规模化猪场的效益高低的关键。要想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首先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而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人工授精技术又是关键的关键。笔者通过多年猪场实践经验,谈一下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几个关键控制点。仅供养猪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宏宽  徐善金 《养猪》2012,(1):30-32
母猪配种技术的好坏决定母猪产仔的多少,如何通过改善配种技术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是每个猪场面临的课题。母猪的配种技术包括母猪的发情行为鉴定、配种时间的确定、人工授精和记录统计。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 2.1.2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 2.1.2.1 减少公猪的饲喂数量. 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公母猪的配种比例为1:25~30,每年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公母猪的配种比例为1:150~300,繁殖仔猪可达3000~6000头,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了养猪成本.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殖技术》2008,(8):45-45
1.妊娠母猪:配种后怀孕的母猪 2.后备母猪:从出生到产出第1胎仔猪前的母猪 3.种公猪:被选入繁殖猪群的、为配种用的公猪 4.分娩率:在配种的母猪中分娩母猪所占的比例 5.受胎率:配种的母猪中已受胎母猪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正使用正确的配种技术,在正确的时间将精液送到正确的部位,可以达到高于92%的分娩率和超过14.5头的头均母猪产仔数。众所周知,猪场母猪的生产表现与多次授精的比例有关,这是由查情和配种程序操作决定的。多次授精的比例应高于95%,发情母猪平均授精次数为1.9~2.1次。1传统人工授精操作将查情作为有别于配种的一项独立的工作。判断母猪发情并且是否适合配种,然后将她们转移到配种列。避免将后备母猪放在年老以及攻击性强的母猪中间。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南方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试剂,经12个猪场试验,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或超过了当地本交配种的水平,纯种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0%以上,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5%以上,窝产活仔猪数提高0.5~1头,母猪的年繁殖力提高5%~10%。为了推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外种母猪发情受孕率、产仔数受配种季节、配种时期、精液运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外种母猪以春秋季节为发情配种的最佳时节;发情后36~55h是外种母猪配种的最适时间;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对外种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率配种效果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采用步行方式进行运送,母猪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滕州市自从2007年实施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后,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在全市范围内以镇畜牧兽医站为主体,形成了三级人工授精网络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市的生猪良种覆盖率,推动了生猪杂交改良。随着规模化的不断发展,散户越来越少,为了防止疫病的传入,配种工作由专职配种员向本场技术员转变。但由于没经过专门培训,配种授精率下降,配种次数增加。经过仔细调查总结分析,排除母猪疾病和精液  相似文献   

17.
<正>猪的人工授精优点诸多,如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1头公猪一年最多能负担40头左右母猪的配种任务;采取人工授精,1头公猪一年能负担150~25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节  相似文献   

18.
母猪发情鉴定及配种时间的把握在猪人工授精过程中极为重要,它关系到猪人工授精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高低。因此,在猪人工授精中,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做到适时配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于1990年9月20日至1991年7月20日,春秋两个产仔期,对二胎以上的经产母猪进行对比试验。人工授精试验组春秋各10头(共计20头母猪),本交配种对照组春秋各10头(共计20头母猪)。以长哈杂交母猪为母本,长白公猪为父本,对供试经产母猪随机配种,日粮和饲养管理同样.  相似文献   

20.
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是规模化猪场的效益高低的关键。要想提高能繁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首先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而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人工授精技术又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