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天2 号是以自育品系天99-5-4 为母本,天薯7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1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块茎数3.7 个,大中薯率90.5%。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00 kg,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0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薯10号是由以庄薯3号为母本,郑薯1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优选而成的高淀粉新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26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扁圆形、皮色黄、薯肉黄色、芽眼浅。单株块茎数4.9个,平均单薯质量132 g,大中薯率89.8 %。甘肃的天水、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天薯11号是以天薯7号为母本,以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35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块茎数4.8个,平均单薯质量130 g,大中薯率81.6 %。每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天薯9号是以91-26-116为母本,85-6-1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新品种。晚熟,从播种至成熟134d(天)左右。薯块圆形、皮色淡黄、薯肉白色、芽眼浅。单株块茎数2.1个左右,平均单薯质量172g,大中薯率87.6%。甘肃天水、临夏、渭源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桂彩薯1 号是以日本北海道岛系571 号为母本,以日本北海道岛系568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早中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85~95 d(天)。块茎长椭圆形,中等大小,紫皮紫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单薯质量100 g 左右,鲜薯产量1 000~1 500 kg· ( 667 m2-1,最高可达2 000 kg( 667 m2-1。块茎淀粉含量9.07%,粗蛋白质2.45%,还原糖0.67%,VC 137.0 mg·kg-1(FW),花色苷1 786.0 mg·kg-1(FW)。适宜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地秋冬种植。  相似文献   

7.
天薯15号是以陇薯7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从播种至块茎成熟119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皮黄色,薯肉淡黄色,芽眼浅。单株结薯4.4个,平均单薯质量92.2 g,商品率89.8%。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在甘肃的天水、陇南、临夏、定西、平凉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白莳药16是由浙江省台州市传统山药产区的特色品种白莳药变异株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山药新品种。生育期180d(天)左右,分枝数3~8个;叶片卵形,革质;单株结薯1~2个,无零余子;块茎圆柱形,平均长32.9 cm,直径11.3cm,表皮棕黄色,肉淡黄色,单株块茎质量1.6 kg左右;淀粉含量142 g·kg-1,可溶性糖含量38 g·kg-1,块茎蒸煮口感细腻带糯、有甜味,食味较好;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白莳药,平均产量2 300 kg·(667 m2)-1左右,适宜在浙江省台州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石薯4号是以彩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母本、马铃薯品系D-2-5-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得到的鲜食型彩色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约72 d(天);株高67 cm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薯块长椭圆形,紫黑皮深紫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平均单株结薯数4.5个,块茎整齐,匍匐茎中等;薯块VC含量135.62 mg·kg-1,花青素含量1 559.4 mg·kg-1;商品薯率90%以上,每667 m2产量1 900 kg左右,田间对早疫病、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黑金刚,中抗黑痣病,适宜在河北省二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种植的优质抗旱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CK),对国内外引进的11份马铃薯新品种(系)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丰产性、抗旱性及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两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属于中晚熟。品种(系)‘14W-3’‘陇薯23号’‘天薯17号’‘天薯18号’和‘DSS-21’的抗病性较强;‘14W-3’‘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和‘京张薯1号’抗旱性较强;‘陇薯23号’和‘DSS-21’口感优,属于鲜食型品种;‘陇薯23号’和‘天薯18号’属于低还原糖型品种,品系‘DSS-21’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综合评价分析,品种(系)‘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性状突出,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在西北旱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垦彩薯2号是以2008-15为母本,以MD04-7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3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玫瑰红色,芽眼中等,花青素含量1623.7 mg · kg-1,干物质含量15.40%,淀粉含量7.4%,粗蛋白含量1.52%,还原糖含量0.16%,VC含量118.0 mg · kg-1(FW);单株结薯数3~5个,平均单薯质量153.2 g,大中薯(>75 g)率76.31%,每667 m~2产量1500 kg左右;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晚疫病,适于黑龙江省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
红砂洋芋(马铃薯)是皋兰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一大优势产业。红砂洋芋因种植于红绵砂地而得名,比一般水、旱地产量高15%左右,商品率高80%左右,早熟15-20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收获。红砂洋芋块茎表面为浅土色至浅褐色,大小适中匀称,单个块茎质量175~199g,品质上乘,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4%~19%,粗蛋白1.52%。  相似文献   

13.
一、鲁引1号 鲁引1号山东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一个早熟脱毒马铃薯。早熟,生育期60—70天(出苗至收获)。株型直立,植株较矮(约60厘米左右),休眠期较短。适于春、秋两季栽培,也适合与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间作套种。 茎杆粗壮、分枝少,叶片肥大,叶缘波状,花淡紫色,块茎膨大速度快,结薯集中,产量高,一般亩产2500公斤左右,比当地品种增产20一30%。 薯块极大,长椭圆形,芽眼浅,薯皮淡黄色而光滑,薯肉淡黄色。品种和食味好,适合加工。及出口创汇,在香港从东南亚各国极为畅销 抗马铃薯Y病毒,对A病毒免疫,抗…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块茎颜色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陇薯7号、LC310-2和山东彩肉为材料,研究外源NO、H2O2、NO+H2O2处理对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块茎花青素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外源NO和H2O2处理后,4个基因型马铃薯薯皮和薯肉花青素含量均升高,PAL、PPO和CHI活性增强|诱导效果为0.1 mmol·L-1 SNP(NO的供体)+0.25 mmol·L-1 H2O2>0.25 mmol·L-1 H2O2>0.1 mmol·L-1 SNP>清水(CK),说明NO和H2O2处理对马铃薯花青素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表现为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春提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薯选择 严格选用无杂、无退化、无病害的脱毒良种。1.1费乌瑞它:荷兰薯,从荷兰引进极早熟品种,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株高60厘米,株型直立,茎紫色,叶大绿色,生长势强,花蓝紫色。块茎圆形,皮色淡黄,肉色深黄,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  相似文献   

17.
纳添仓 《中国蔬菜》2018,1(4):71-72
青薯11号是以同薯23号为母本,以青薯1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育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出苗至收获107 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粉红皮,薯肉黄色带红晕,芽眼浅;块茎淀粉含量17.96%,粗蛋白3.17%,VC240.3 mg·kg~(-1),还原糖0.279%。抗晚疫病。一般肥力条件下每667 m~2产量2 200~2 500 kg,高肥力条件下产量2 500~3 000kg。适宜在青海省各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陇薯9号是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 d(天)左右。薯块扁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95 %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26.18 %,淀粉20.39 %,粗蛋白2.840 %,VC 131.8 mg?kg-1,还原糖0.201 %。每667 m2产量1 944.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下滴灌模式种植,研究了19个马铃薯品种(系)淀粉积累期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干物质主要通过叶片合成并在块茎积累,块茎干物质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70%;19个品种中,陇薯9号和中薯18号干物质总量最高,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901、LY08104-12和庄薯3号干物质总量和块茎干物质分配比率均较高;另外,19个马铃薯品种的茎秆干物质含量差异较大,L0527-4、陇薯8号、陇薯9号茎秆干物质含量很高,基本达到干物质总量的15%以上,同时,这3个品种的块茎干物质分配率较低,均在60%以下,说明干物质从叶片向块茎运输时,茎秆截留也是块茎干物质积累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郑薯7号是由Favorita×豫马铃薯1号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早熟,生育期68d(天)左右,休眠期短,45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稀,表皮光滑,平均商品薯率95.0%左右。淀粉含量为12.2%,VC含量为158.0mg·kg-1,粗蛋白含量为2.48%,还原糖含量为0.81%。对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的抗性均强于郑薯5号,春季栽培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2500kg以上。适宜河南省各地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40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