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贮藏期和添加绿汁发酵液对袋装苜蓿青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研究添加不同稀释倍数绿汁发酵液的袋装苜蓿青贮贮藏180 d和400 d后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可以显著降低贮藏400 d袋装苜蓿青贮的pH值(P<0.01),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氮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而对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与贮藏180 d相比,贮藏400 d后pH值显著下降(P<0.01),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中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2.
添加剂对羊草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研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和甲酸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乳酸菌制剂+纤维素酶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添加甲酸显著降低了青贮料pH值、乳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添加乳酸菌制剂或甲酸显著提高了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5),乳酸菌制剂与纤维素酶混合添加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3.
以辣椒茎叶为原料,分别添加甲酸、绿汁发酵液、玉米粉、马铃薯渣,袋装青贮45d后分析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辣椒茎叶直接青贮其发酵品质较差;各添加剂处理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H值、乙酸、氨态氮、ADF和N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丁酸较少产生,乳酸、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1.5%甲酸处理组的pH值降幅最大;5%绿汁发酵液处理组的乳酸含量最高,为2.94%;100%玉米粉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30%马铃薯渣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为41.6%,在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甲酸处理的辣椒茎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新鲜和淋雨苜蓿青贮2个因素,添加剂分别为对照、甲酸、绿汁发酵液、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绿汁发酵液+玉米粉、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7个水平,共14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各处理的pH、氨态氮、有机酸、营养成分和硝基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淋雨和添加剂均极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pH、氨态氮、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淋雨和添加剂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缓冲能值(P<0.05),添加剂对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淋雨、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P<0.01)。添加剂可改善淋雨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苜蓿绿汁发酵液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苜蓿(Medicago sativa)绿汁发酵液作为青贮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的质量。在苜蓿绿汁发酵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糖(0%、1%、2%和5%)和氯化钠(0%、0.5%和1%),做3×4正交试验,研究其对绿汁发酵液发酵品质和乳酸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中氯化钠和葡萄糖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pH值、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氨态氮和乙酸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添加0.5%氯化钠,氨态氮含量和pH值极显著低于0%和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氯化钠0%和1%添加水平(P<0.01);苜蓿绿汁发酵液中以同时添加0.5%氯化钠和2%葡萄糖的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绿汁发酵液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水稻秸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2 L/t)和青玉米汁发酵液(2 L/t),以不使用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60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贮饲料中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NDF及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乙酸与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和绿汁发酵液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设置6个青贮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添加绿汁发酵液组、添加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复合1)组、添加木聚糖酶组以及添加木聚糖酶+绿汁发酵液(复合2)组。室温条件下贮存60d后开封,对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升高;木聚糖酶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绿汁发酵液组的pH、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干物质回收率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增加;复合1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增加,pH、半纤维素、干物质回收率和氨态氮含量降低;复合2组的pH、干物质回收率、乙酸、丙酸、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增加。较纤维素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1组的青贮效果更优。较木聚糖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2组的青贮效果更优。同时,证实巨菌草是适于作青贮原料。  相似文献   

8.
李茂  字学娟  周汉林 《中国养羊》2012,(Z1):304-308
试验以热研4号王草为原料,通过鲜草直接青贮、半干青贮、添加粗饲料降解剂(3%,6%)、甲酸、蔗糖等处理,研究了调制热研4号王草青贮的方法,并通过体外产气法测定了王草青贮饲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王草可以直接青贮,晾晒和添加粗饲料降解剂、甲酸、蔗糖等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H值和提高乳酸含量(P<0.01),2个水平的粗饲料降解剂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蔗糖能极显著降低pH值、提高乳酸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P<0.01)。  相似文献   

9.
添加剂、含水率对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两种含水率(高含水率79.9%,低含水率68.3%)象草调制了青贮。设添加0.2%绿汁发酵液(绿汁发酵组)、0.0001%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0.2%绿汁发酵液 0.0001%纤维素酶(混合组)及对照(对照组)4个处理,在常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在两种含水率下,pH值和氨态氮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P<0.01,P<0.05);在对照组、绿汁发酵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中,低含水率青贮品质优于高含水率青贮。低含水率的绿汁发酵组和绿汁发酵液 纤维素酶混合组青贮的品质相近,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绿汁发酵液组、糖蜜组及纤维素酶组,常温下青贮60 d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p H值(P0.05),提高了乳酸、丙酸和干物质含量(P0.05);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降低杂交狼尾草青贮饲料的半纤维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P0.05)。表明添加糖蜜和纤维素酶均可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玉米的品质影响,以5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分别设对照与添加绿汁发酵液(0.2%)、乙酸(0.2%)、丙酸(0.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贮藏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可显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添加丙酸显著降低粗蛋白(CP)含量(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因添加乙酸和丙酸显著下降(P<0.05);不同品种玉米青贮的pH值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说明添加乙酸、丙酸可以显著改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中原单32、农大86和农大95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农大108和农大高油115。  相似文献   

12.
冯璐  陈志 《青海草业》2014,(1):11-16
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高原沼泽湿地之一。学术界一直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本文从湿地的演化(空间变化、时间演退等)和湿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湿地环境保护等)及湿地生产力等方面对青藏高原沼泽湿地的研究进行回顾,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不同添加剂对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养分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两步法测定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体外粗蛋白消化率(IVCPD),采用一步法测定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和体外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ADFD)。结果表明,苜蓿青贮后的养分消化率低于原料;绿汁发酵液处理组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的IVDMD显著高于甲酸处理组(P〈0.05);不同添加剂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CPD没有显著差异;甲酸处理组和绿汁发酵液处理组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NDFD和IVADFD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P〈0.05)。结论表明,苜蓿青贮后,养分的消化率下降,不同添加剂对苜蓿纤维的消化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3/4乳线期的平玉5号品种全株玉米(Zea mays)为原料,设置对照组、乳酸菌剂处理组和盐-酶复合物(商品名SILO GUARDⅡ)处理组。将粉碎的青贮物料装入1L玻璃瓶压实,密度为1.2kg/L左右,室温下青贮80d。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处理都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P<0.05);添加剂对其他化学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盐-酶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升高,乳酸菌剂处理组乙酸含量低于对照组和盐-酶复合物组;添加剂处理对于L-与D-乳酸比例无显著影响。2种添加剂都显著地提高了干物质回收率,提高幅度分别是15.39%和11.59%(P<0.001)。体外消化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剂和盐-酶处理组提高了24h玉米青贮干物质消化率(P<0.05),提高幅度分别是9.73%和6.73%。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副产物(amino acid by-products,ABP)对全株红高粱和全株甜玉米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探讨ABP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作用机制。试验设无添加剂的对照组和添加2.0% ABP的试验组Ⅰ、2.0% ABP与饲用菌混合添加的试验组Ⅱ,分别进行红高粱和甜玉米的发酵试验,检测其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结果表明:①试验组Ⅰ红高粱和甜玉米青贮pH降至3.90和3.28,感官评定均属于优质青贮饲料。②对于红高粱青贮,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纤维成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试验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对于甜玉米青贮,各试验组干物质和纤维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试验组Ⅱ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而各试验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养分消化率均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未发酵原料,其中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④SEM结果表明,青贮过程中ABP通过破坏红高粱表面蜡质层促进饲用菌的黏附,并降解其细胞壁纤维成分而改善了青贮发酵品质并提高消化率;但ABP对青贮甜玉米蜡质层及细胞壁纤维结构破坏作用不明显。综上,添加ABP可提高红高粱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养分消化率,但对甜玉米青贮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