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地模式较对照能显著减少噪音3~10dB,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分枝低、树冠矮的乔木减噪作用要比分枝高、树冠高的乔木明显。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分布,由林冠上层向林地表面逐步递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环境林景观,并对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斑块密度为2 001个/km2,廊道密度为37.661km/km2,聚集度指数为0.619,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整体规划设计符合生态景观的基本要求。廊道景观的产生是景观破碎化的前提与动因。    相似文献   

3.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研究了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林建设中构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建模原理、模式结构、主要绿化树种群落及部分配置群落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市民身心健康的生态功能效果。初步研究表明,构建的生态保健型绿化群落有明显的减噪功能、滤尘功能和显著的抑菌功能。通过测定叶挥发物证实了侧柏、雪松、香樟、栾树、枇杷、水杉、琼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这为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改善空气卫生状况,提高空气质量的生态保健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树种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古运河城区段大水湾——便益门桥的绿地树种调查表明,共88种,分属43科、67属。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为1.44:1,常绿类树种与落叶类树种比为0.63:1,乔木与灌木比为1.5:1;观花树种42种,花期主要分布在3~7月。论文对绿地模式的功能定位、模式结构、树种配置等作了论述,并对进一步的绿地树种规划和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更有利于绿地生态效益、环保功能及保健功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鉴真乃唐代高僧,江苏扬州人。八世纪中叶,应日本邀请,五次航海均告失败,虽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于古稀之年,从张家港古黄泗浦,再次扬帆东渡,终获成功,高僧把我国的佛学、医学、语文、建筑、雕塑、书法和印刷等传播到扶桑。今天向广大读者介绍鉴真高僧成功起航的地方——张家港。    相似文献   

6.
扬州水旱盆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现代扬州水旱盆景明显的地突出了中国盆景"微型园"、"立体画"和"无声诗"的创作构思,成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盆景形式,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成为亲近自然、个性丰富、广受欢迎的现代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7.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群落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绿地生态环境效应测试表明:绿地树木对空气微尘有着显著的阻挡、截留和吸滞作用,复层林分的滞尘效应优于园路近20个百分点、优于草坪10.7个百分点。绿地群落可较硬质园路区降低噪音约7dB,可较草坪区降低噪音约4dB;林带减弱噪音的效应与林分组成结构有关,一般以阔叶林减噪效果最显著,叶片大而质硬并重叠排列的树种减噪效果较好,低分枝、矮树冠乔木的减噪作用要比高分枝、高树冠的乔木明显。落叶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量显著高于常绿树种,且常绿乔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乔木的71%、常绿灌木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是落叶灌木的67%;不同类型树种的平均固碳释氧能力,总体趋势为:落叶灌木 > 落叶乔木 > 常绿乔木 > 常绿灌木。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森林为骨架建立起来的城市绿化空间,与城市建筑、文化相互补充和制约,是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为例,分析了城市绿化空间的外貌特征及其文化承载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扬州城市森林建设中实现文化表达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建设扬州城市森林、实现生态城市目标、再现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垂柳为市树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不但因其"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风光以及绿柳吻水、桃红亲颊说不尽的碧玉风范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更有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名句和烟波浩淼、柳絮飞扬道不完的含情清幽持续了人间的不尽风流。文中阐述了市树垂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园林是人类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园林的形成、发展与城市的诞生和演变密切相关,扬州古城的经济文化发展造就了扬州园林的诞生和辉煌。    相似文献   

11.
生态屏障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就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内涵、意义和发展生态产业 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实现四川林业跨越式发展的五项经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是人类的一大需求”这一问题,提出了建设好四川生态环境必须研究的问题:一是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二是生存、保护与发展;三是扩大研究部门与实际职能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如何平衡建设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校园生态规划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文章应用校园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对湖南大学湘江学院景观规划进行生态敏感性和GIs技术分析,详细讨论了校园生态规划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村镇规划——以蕉溪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拟在生态文化视域下,试图应用"反规划"方法,从本底、廊道、节点3个角度研究蕉溪村的自然生态系统,旨在提高村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补偿问题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效益补偿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森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认可,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将对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态学理念、人类学理念以及生态人类学理念的比较,尝试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产生这些冲突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并引发出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思路,为今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盆北山地退化生态系统"一坡三带"治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为促进,本文以广元碗厂沟流域为研究单元,根据盆边山地的区域特点,在坡面退化生态系统“一坡三带”防护林空间配置基础上,以实验法为基础,提出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4):27-29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佤族巨龙竹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文化的视角,从云南佤族自然崇拜观下产生的竹林和环境保护自觉行为、佤族种植竹子的传统方式等方面表现的巨龙竹文化现象,分析得出了佤族竹文化是充满着生态科学细胞的、与自然和人类共生共存、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生态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