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1):11-11
品种来源:珞优8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区试代号红莲优8号,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弓为鄂审稻2006005。  相似文献   

2.
粤优9号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09,(14):19-19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科研团队培育的红莲型中稻新品种“珞优8号”.日前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验收、评审。并被确认为全国第三批示范推广的超级品种。“珞优8号”自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连续三年被省农业厅列为湖北水稻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4.
珞优8号是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朱英国院士用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8108配制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4):499-499
品种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珞恢9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3。  相似文献   

6.
红泰优996系用红莲型不育系珞红3A与恢复系RT99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盐优2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用自育BT型不育系“盐粳93538A”与恢复系“C422”配置而成的迟熟杂交中粳稻新组合,2003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号:苏种审字第200310号),适宜江苏省苏中  相似文献   

8.
“e福两优F8”是用长穗颈不育系“福eS1”与优质恢复系“赣香一号”(F8)杂交选育而成的e型晚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盐优1号系盐城市盐都区农科所用自育BT型不育系“盐粳5号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93005”杂交配置而成的迟熟杂交中梗新组合,2002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号:苏种审字第200118号)。适宜江苏沿  相似文献   

10.
“86优8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自选不育系“863A”与“宁恢8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早熟晚粳组合。2000年4月通过本省审定。我市2002年引进,在长江、白蒲等9个镇示范种植;2003年在白蒲镇朱家桥村、2004年在雪岸镇雪东村、2005年在丁埝填皋南村分别建立了“86优8号”丰产示范方,累计推广近4万亩。通过4年来的种植,基本了解该品种特征、特性,并初步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太D6F1(鄂杂棉8号)系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用核不育系“太177A”作母本与“太0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利用不育系选育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太99-88,商品名:太D6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鄂杂棉8号,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09,(5):262-262
晚稻金优133是湖北省农科院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P13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后又经品种专家对恢复系“P133”进行提纯复壮选择出生育期偏早单株,改进了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近几年在各地种植表现出较强增产优势。该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鄂审稻019—2002”。由湖北辉龙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相似文献   

13.
《农村百事通》2001,(11):23
“ 湘两优糯粱一号”是由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世界上第一个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糯高粱新品种,199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  相似文献   

14.
新陆中51号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1014 品种名称:新陆中51号 选育单位:新疆石大科技有限公司、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巴州一品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新陆中8号/29-1)/优系38-1系统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赣两优二号是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中熟偏早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于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赣两优二号选育项目属“十五”国家“863”计划、省科技重点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  相似文献   

16.
对珞优8号、皖稻131、三香优410、天丰优85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珞优8号示范产量最高,稳产好、米质优,适合来安县一季种植,但生育期偏长,应安排早茬口种植;皖稻131抗病抗倒性好,丰产性好,生育期较短,适合麦茬种植;三优香410米质优,产量表现不高;天丰优85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科院甘薯所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粳“69优8号”,日前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是以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甘薯所自主育成的早中熟恢复系“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预试,1999~2000年参加  相似文献   

18.
根据湖北省农业厅发布了2009年春夏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今年主导品种包括:水稻,早稻鄂早18、两优287;中稻扬两优6号、Q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新两优6号、D优202、珞优8号、培两优3076;晚稻中9优288、金优38、鄂晚  相似文献   

19.
中浙优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中浙A与T-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稻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科技》2006,(11):33-33
D优33是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D8A”与恢复系“R9-3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 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于湖北省鄂西南山区以外的地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