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云龙  赵沙鸥 《现代园艺》2006,(10):26-26,17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寄主仅为梨。此虫过去在我国广大梨区为次要害虫,仅在北方梨区如河南、安徽、河北等省发生危害。近些年来,该虫发生呈扩展蓝延之势,危害日益加重。据各地报道,在四川、湖北、浙江、湖南等南方几省严重发生包害,大量危害新梢嫩叶,轻者大多数受苦率在40%以上,重者达80%,已上升为危害梨树的主强害虫。我地2002年始见大量危害梨苗新梢,现江西宜春、九江、上饶等地均有危害,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也叫梨蚜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寄主植物目前只发现危害梨。主要以幼虫危害芽叶,在梨叶正面刺吸汁液,致使嫩叶呈筒状卷曲不能展开,影响梨树正常生长;也危害花和幼果,被害的花和幼果不能正常发育而早落,影响产量。目前,梨瘿蚊在广西梨的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区的桂林,受害较重。有的果园嫩梢受害率达100%。主要原因之一是广大梨农对该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3.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寄主仅有梨,一般以危害梨叶为主。原为我县梨树上的次要害虫,自2000年以来,梨瘿蚊发生危害上升,除为害梨树叶片外,还严重为害梨花蕾,造成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变黑,枯萎,提早脱落。受害重的梨园虫株率100%,花蕾受害率达60%,对产量影响较大。1形态特征及危害状1.1形态特征成虫:雄成虫体长1.2~1.4mm,翅展约3.5mm,体暗红色,为体小、纤细有细长足的蚊虫状害虫。头部小,复眼甚大,黑色,无单眼。下颚须4节,触角念珠状,15节,长1.1mm左右,各鞭节形如球杆,球部散生放射状刚毛。有一对膜质前翅,前翅具蓝紫色闪光,翅面生…  相似文献   

4.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又称梨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是近年来在菏泽梨树上新发生的害虫,并且发生也较为严重。据2001年对郓城、巨野等几个县主要梨园的调查,梨园受害率为74%,严重发生的梨园,叶片受害率可达10%以上。幼虫取食叶片后,常造成大量叶片卷曲,影响当年产量和翌年的结果。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我们对梨瘿蚊的危害、发生规律、发生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梨瘿蚊在黄河故道地区梨园内发生十分严重.2008年被害株率在80%-100%。此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筒状,春梢被害率在95%左右。其中树势强的果树和管理较差的果园受害较重。果树春梢、夏梢被危害后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极大地削弱树势。严重地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梨瘿蚊,我们用佳田奔腾H8,分别在2008年5月28日、  相似文献   

6.
梨瘿蚊是近年来山西省梨园新发现的害虫之一,亟需了解该虫在该省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通过观察梨瘿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对虫量发生动态及新梢危害率调查,分析梨瘿蚊发生规律与日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以及该虫在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山西省1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第2、3代幼虫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中旬;梨瘿蚊对黄冠危害较重,酥梨次之,玉露香梨较轻或不为害。这将为该虫在山西省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我镇梨瘿蚊是1999年从外地引进梨苗木时随苗木传播进入的新害虫,该虫在我镇吴庄果园造成很大为害,梨树长势差,产量低。笔从2002~2004年在该园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8.
梨瘿蚊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 Contarinia pyrivora (Riley),属双翅 目瘿蚊科,在国内属新记录害虫。幼虫红色,蛆状,潜食于卷叶中,本地俗称梨红沙虫、梨叶蛆。梨瘿蚊幼虫为害状与蚜害相似,过去未引起注意。1990年以来,我们在普查采集贵州省果树害虫标本时,在都匀、丹寨、瓮安等地发现了此虫。鉴于此虫为害逐年加重,笔者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地控制了为害。1分布与为害目前仅发现分布于贵州南部,寄主限于梨类品种,尤以日本梨品系为重。在都匀普林、洛帮、马寨等果场,成年大树春梢被害率7.5%~41.3%,苗…  相似文献   

9.
梨瘿蚊[Dasineua pyri(Bonche)]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害虫,主要以幼虫舔食梨树嫩芽、嫩叶。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接梨树长势过旺,新梢停止生长晚,为梨瘿蚊提供了充足的食源;  相似文献   

10.
<正>梨瘿蚊,又叫梨叶蛆,梨卷叶瘿蚊,红沙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主要分布在安徽的南部及浙江一带。1999年初迁徙砀山,并繁殖,扩展,危害逐年加重。1危害状况主要以幼虫危害梨嫩芽、嫩叶。嫩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