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新西兰木材进口量逐年攀升,而新西兰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来源地。随着新西兰木材进口量逐年递增,口岸疫情截获也逐年增加,进境新西兰木材携带疫情不容忽视。本文对2010~2014年我国口岸进境新西兰木材疫情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西兰木材检疫风险作一简要探讨,并提出相关检疫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宏 《植物检疫》1992,6(4):316-317
1990年3月15日,新西兰的检疫人员在对设在奥克兰省奥塔胡的实蝇诱捕器进行三天一次的常规检查时,发现了3只雌性太平洋寡鬃实蝇(Pacific islandfruitfly,Bactrocera passiflorae)。太平洋实蝇是一种分布于纽埃岛、斐济和汤加的水果蔬菜害虫,属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这种实蝇体长约6mm,体表平滑并具光  相似文献   

3.
1989年7月,海南省外币免税商品供应公司从香港进口了一批(780个)新西兰猕猴桃果。经我所检疫人员逐个检查,共发现了323个症状一致的病果,占本批进口果的3%。我们将病果进行分离培养,应用离体组织接种法进行人工接种试验和病原鉴定,证明该病是由葡萄孢菌(Bortrtytis cinerea persoon)引起的猕猴桃蒂腐病。  相似文献   

4.
2013年,北京口岸入境的新西兰麻中分离到一种短体线虫,通过形态学特征以及基于核糖体r RNA-ITS区及28S r RNA-D2/D3区序列比较,证实其为玻利维亚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olivianus Corbett,1983)。该线虫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唇区有3个唇环;平均V=80%~82%;尾末端圆而光滑。该线虫至今未在我国发现,这是国际上首次从新西兰种苗中截获。  相似文献   

5.
烟草坏死病毒(TNV)首次为 Simith 和Bold 于1935年发现并命名。此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英格兰,美国和新西兰的植物病毒学家都曾单独分离出 TNV,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我国也有关于此病的报道。现已发现 TNV 包含许多株系,并且某些株系带有卫星病毒(SV)。TNV 各株系之间及带有 SV 的 TNV 与 SV 之间的关系甚为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种子认证与植物检疫风险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种子产前信息登记、产中田间管理及产后精选、储运、溯源和标签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新西兰种子管理及认证情况,通过对第3方认证机构等单位的考察及田间调查,了解了新西兰种子检疫监管体系和监管措施,了解了新西兰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发生与防控情况,对我国种子认证及植物检疫风险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樱桃黑瘤病于118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发现,1822年 Schweinifz 根据宾夕法尼亚州采集的材料首先进行描述。较长一段时期,李、樱桃黑瘤病的发病地区只局限在美、加二国,但新的材料说明,李、樱桃黑瘤病已经扩散到新西兰,欧洲和我国的邻邦日本。近几年来,随着中日友好交往的积极开展,不少日方公司和社团组织甚至私人纷纷向我国各级组织赠送一批又一批的樱花,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斑马片病(potato zebra chip disease)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美洲首次发现的新病害。近年该病害在美国、墨西哥及新西兰等地扩散为害,对当地马铃薯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为害其他茄科作物。为此,对该病害的发生历史、分布、为害、病原、发生规律、检测技术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并指出应加强检疫,防止该病害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9.
刘伟  王有福  姜丽  王秀芬 《植物检疫》2007,21(6):379-380
栎猝死病(Phytophthora ramorum)是欧美地区近些年来严重发生的一种危险性林木病害,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沿海地区首次发现栎猝死病,该病不断扩展蔓延,近年来导致成千上万棵栎树枯死,已引起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韩国、中国以及美国当地有关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采取措施严防其传人和扩散。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果园的有机化管理王晓军︵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000026︶新西兰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国家,以环境优美清洁著称。因此在果园管理上,研究人员着重研究开发使用生物手段进行果园管理和害虫的治理,避免由于使用过多的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及人畜安全构成威胁。除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进境邮件数量剧增,邮检工作形势严峻。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是全球公认的检验检疫措施最为严格的国家。本文就邮寄物检疫体系、查验方式、检疫处理与处罚等方面,对我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邮检工作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并结合邮检工作实践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是中国植物及其产品的主要贸易国家,也是在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领域领先的国家。本文从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等方面对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继续完善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6年访问新西兰昆虫部,本文根据访问见闻;并参阅近期文献,介绍了新西兰生物防治概况  相似文献   

14.
《杂草科学》2013,(1):33
据当地媒体报道,在新西兰马尔堡葡萄园第一次发现抗草甘膦除草剂的黑麦草,预计重复使用除草剂草甘膦从而导致了这种杂草产生抗性。农学家提醒农民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除草剂,轮流使用或者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活性成分混剂将改善杂草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为消除公众对除草剂对人和环境影响的不安,新西兰环保署委托独立的毒理学家对"草甘膦的致癌性证据进行评估"。根据项目完成报告,新西兰环保署得出结论,认为草甘膦不太可能致癌,因而根据《危险物质和新生物法案》不应该被归类为致突变或致癌物。环保署"危险物质和新生物"小组负责人Ray McMillan表示,"评估佐证了环保署的长期调查结果,也就是在目前监控条件下使用草甘膦是安全的。"评估由前国家有毒物质中心(National Poi-  相似文献   

16.
斜纹卷蛾为新西兰重要的果树害虫,其翅面斑纹变异大给鉴定带来一定难度。为防止该虫传入,本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及检疫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新西兰是采用独特的自选红绿旅客通道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对所有入境旅客施行检疫甄别,以保护国家免受危险性有害生物和动物疫病的侵害。对新西兰来说预防传入为害动植物体的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考虑基于两个重要因素: 1.由于新西兰的地理隔离性,它相对  相似文献   

18.
庭园象甲(Phlyctinus callosus)是一种能对水果、观赏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原产南非,现已传播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我国尚无分布记录.庭院象甲寄主广,适应性强,为害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有较大的入侵风险.本文对庭园象甲的分类地位、寄主、分布、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口...  相似文献   

19.
<正>新西兰环保署将禁止杀菌剂百菌清在家庭庭院产品中的使用,但允许严格限制下的专业使用。这次环保署采取了不寻常的步骤,即发布"红色公告"警告公众,提高公众对使用百菌清产品危险性的认识。由于人体健康风险的原因,去年新西兰环保署提议在家庭庭院中禁止使用百菌清,并于今年1月召开了公众听证会。环保署的再评估是基于此前对防污涂料的审查及对某一含百菌清的替代产品非专业使用申请的评估。环保署指出,百菌清具有急性毒性,尤其在吸入毒性方面,可能引起潜在的长期不良健康效应。美国、加拿大和  相似文献   

20.
新西兰已采用一种新的实蝇诱捕监测系统。Lynfield诱捕器和Nakagana诱饵捕捉器已取代了杰克逊诱捕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