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Pd/C催化剂,并应用于马尾松松香歧化反应。研究了活性炭粒径大小、载体预处理、还原条件等因素对Pd/C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H2O2和1%强氧化物G的复合氧化剂对椰壳活性炭(粒径150~250μm)进行预处理,制得的Pd/C催化剂,可以使钯利用率达到96.4%,去氢枞酸高达68.4%。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SP)测定Pd/C中钯化合价的分布。甲醛过量1倍时,有44.4%Pd2+被还原成金属钯,且有24.9%的Pd4+生成。通过优化条件所制备的Pd/C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厂家同类催化剂活性,并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松香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非贵金属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醇盐水解法制备氧化物负载金属活性组分为纳米粒子的新型催化剂。用F/MnOx催化剂催化思茅松脂松香歧化反应,在松香:催化剂:溶剂质量比为100:2.5:1、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3h、通N2条件下,得到歧化松香脱氢枞酸含量48%以上,酸值152mgKOH/g以上,软化点高于79℃,不皂化物含量低于8%,色泽号(罗维邦)低于2。  相似文献   

3.
纳米Pd组装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松香加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浸渍法将纳米金属Pd粒子负载到介孔纯硅分子筛MCM-41中,制得Pd/MCM-41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Pd已经成功引入到MCM-41分子筛中,并均匀分布在分子筛的孔道内,分子筛仍然保持良好的中孔结构.将Pd/MCM-41用来催化松香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Pd/MCM-41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优于Ni/MCM-41和Pd/C.同时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氢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松香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 0.04(松香 5 g,催化剂 0.2 g),反应温度 180 ℃, 氢气压力 8 MPa,反应时间 4 h,制得的氢化松香产品中枞酸质量分数 1.0%,去氢枞酸质量分数 9.3%.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浸渍法制备了KNO3/Al2O3固体碱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假紫罗兰酮合成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Hammett指示剂法、FTIR、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在催化合成假紫罗兰酮的缩合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当活性组分KNO3的负载质量分数为25%、浸渍时间为6 h、焙烧温度为60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合成假紫罗兰酮产率可达87.5%。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高温焙烧KNO3和Al2O3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Al-O-K结构及KNO3分解产物K2O有关。  相似文献   

5.
将纳米镍催化剂应用于松香树脂酸的歧化反应中,考察了纳米镍、骨架镍和Pd/C催化剂在松香歧化反应中的活性.对影响松香树脂酸歧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纳米镍催化下松香树脂酸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60℃,催化剂用量为松香树脂酸用量的2.0%,200#溶剂油的质量分数为50%.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下松香与乙醇的快速酯化反应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微波辐射下松香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在聚四氟乙烯密封增压微波消化罐中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松香与乙醇反应24min,产物的酸值为3.88mgKOH/g。催化剂用量为松香质量的12%-16%,乙醇用量为松香质量的2-3倍。反应速率明显提高,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采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的负载型非晶合金NiB/MCM-41中孔分子筛催化剂用于松香的氢化反应,表现出很高的加氢催化活性。研究确定在Ni负载量为13%~15%、反应温度180~190℃、反应压力7~9MPa条件下加氢反应5h,去氢枞酸(DEHAA)、枞酸(AA)在加氢产物中的含量分别小于2.5%和0.5%,且在催化剂重复使用过程中加氢产物分布基本保持稳定。分别采用XRD、TEM、EDAX、ICP和比表面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NiB活性组分具有非晶结构特征、催化剂具有典型的中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氧化铝陶瓷膜(CM)表面原位合成出了孔道规则有序的MCM-41/CM分子筛膜。再采用浸渍法将SO2-4/Zr O2负载在MCM-41/CM分子筛膜上对MCM-41进行酸改性,制得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SO2-4/Zr O2/MCM-41/CM,并用于催化棕榈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当Zr(NO3)4的浓度为0.4 mol/L、硫酸浓度为2 mol/L、焙烧温度为550℃时,制备出的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SO2-4/Zr O2/MCM-41/CM活性最高。通过考察反应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即当催化剂用量5%(以活性组分负载率计)、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100℃、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10∶1时,脂肪酸甲酯的收率可达92%以上,重复使用5次后,脂肪酸甲酯收率仍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良后的Hummer 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然后以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并以松香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松香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i元素与GO质量比为6∶1、溶液pH值为11、n(P)/n(Ni)为5∶1、温度为70℃的优化制备条件下,以及反应时间4.5 h、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200℃和反应压力4.5 MPa的适宜加氢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对松香加氢具有较高的活性,枞酸型树脂酸转化率达99.37%,且重现性良好,该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Ni-P/rGO复合催化剂已经成功制备,未与rGO复合的Ni-P粒子颗粒较大且分散性较差,使用7次后复合催化剂中Ni 0含量相对下降,活性组分流失导致催化活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PS-10对松香的浅色化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浅色剂PS-10对松香的浅色作用机理。对反应前后松香物理指标及其化学组成分析发现:随着PS-10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松香颜色变浅。加入PS-10反应后松香的枞酸型树脂酸含量由70.6%下降至18.8%,去氢枞酸从7.3%增加至30.6%,二氢树脂酸从0增加至12.2%。结果表明,PS-10对松香歧化反应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PS-10在松香脱色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剂的作用,它的抗氧活性表现在酚羟基和硫原子上,酚羟基具有捕捉游离基的功能,而硫醚可以分解氢过氧化物,因而表现出分子内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松香加氢反应使用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骨架镍催化剂、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反应动力学做了全面的综述,并对上述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对氢化松香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研制价廉、低温、低压下高活性的催化剂是松香氢化反应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自制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Ni/Al2O3-MxOy催化松香的氢化反应。结果表明,松香氢化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10℃、反应压力4.5 MPa、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2.5%、搅拌转速500 r/min,在此条件下枞酸转化率可达98%以上,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  相似文献   

13.
14.
制备并表征了具有温控功能的膦配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亚磷酸邻苯二酚酯(FAPEPP),将其与钯的配合物用于催化松香加氢反应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松香5g、m(松香): m(甲苯): m(水)1: 2: 2、氯化钯0.090%、n(氯化钯): n(膦配体)1: 10、氢气压力5MPa,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h的较佳工艺条件下,产物氢化松香中枞酸的质量分数小于1%,去氢枞酸的质量分数5.6%,符合GB/T 14020-2006国家标准;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催化剂相不经过处理直接重复使用5次后,产品氢化松香仍然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枞酸和去氢枞酸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湿地松松香为原料,用抗氧剂300作催化剂,探讨松香的歧化反应。结果表明:抗氧剂300对湿地松松香歧化反应有作用,但反应产物尚未达到歧化松香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烷基锡酸催化松香酯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以松香树脂酸的酯化反应为例,研究了烷基锡酸为酸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系统的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烷其锡酸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以高效地催化合成系列松香酯,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松香催化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24  
综述了30年来松香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考察了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反应条件以及产品性能,对进一步研究松香酯化改性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利于我国松香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8.
将纳米镍催化剂首次应用于树脂酸的歧化反应中。在溶剂存在条件下,进行松香的歧化反应,对不同催化剂催化下的歧化松香组成尤其是酸性部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将DEAE—Sephadax子交换色谱法应用于歧化松香酸性物与中性物的分离。对纳米镍催化松香歧化过程中树脂酸的组成进行了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