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带动下,全国苜蓿产业快速发展,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畜牧大省,如何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与苜蓿产业发展和奶业发展之间协同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了河南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南发展苜蓿产业的优劣势,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河南苜蓿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苜蓿是牧草皇后,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是维持奶牛健康进而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安全生鲜乳的基础。2012年开始,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支持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550万亩,支持带动国内优质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质量快速提升,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和奶业的发展,优质苜蓿在推进奶业振兴中的“压舱石”作用得以凸显。但仍面临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优级以上苜蓿干草供给不足,草种供种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需着力解决。本文通过对国际苜蓿供给及国内需求分析,提出构建苜蓿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优质苜蓿|苜蓿产业|奶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了苜蓿产业发展进程,阐释了山东发展苜蓿产业的现实需求和潜力、产业化推进中的主要瓶颈,提出了苜蓿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路径,阐明了发展苜蓿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苜蓿产业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苜蓿产业建设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建设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特点。1.起步快,扩张迅速由于多年来发展苜蓿产业经验的积累,国内外市场的拉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性调整及主要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共同作用,199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掀起一阵“苜蓿产业热”。西部地区的宁夏固原地区计划发展100万亩的苜蓿产业;甘肃酒泉苜蓿产业化生产建设正在进行之中;陕西陕北地区“山川秀美”工程中把苜蓿产业是列入重要建设内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百万亩苜蓿产业建设工程已经启动;2000年北京苜蓿种植面积达13…  相似文献   

5.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栋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208-211
苜蓿营养丰富、产量高、蛋白质转化率高,是奶牛重要的粗饲料。目前中国优质苜蓿资源缺乏,商品苜蓿供不应求,供需失衡造成优质苜蓿价格不断攀升,进口量不断增加。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缓慢,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价格高;苜蓿种植缺乏政策扶持和配套的收割机械;干草加工设备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推进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明确苜蓿产业战略地位,做好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走规模化、企业化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加大苜蓿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和农产品一样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对苜蓿产业实行重点补贴。  相似文献   

6.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草原生态修复区域,也是苜蓿种子生产的集中区域。抗逆高产苜蓿品种及其种子扩繁能力不足是苜蓿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文章总结了现代草业建设中对优质抗逆苜蓿品种及其种子的需求,分析了苜蓿种子产量形成理论、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苜蓿种子产业要向区域化、专业化、精准化、信息化趋势发展,以期为推进草种业国产化、突破现代草业的发展瓶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苜蓿产业亟待振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启忠  玉柱  徐春城 《草业科学》2012,29(2):314-3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奶牛业的崛起,对优质饲草尤其是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苜蓿产量低、品质差、供应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进口苜蓿呈增加态势,2010年苜蓿的进口量已达22.72万t,对我国的苜蓿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受制于许多因素,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急需振兴。应尽快制定苜蓿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苜蓿生产补贴政策,鼓励科技创新,积极扶持苜蓿龙头企业,整合苜蓿产业资源,建设现代化苜蓿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我国苜蓿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发展,着力打造苜蓿产业带,增强我国苜蓿的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推进奶-草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作为中国紫花苜蓿(Medicage sativa)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在中国苜蓿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升甘肃省苜蓿产业竞争力是促进中国苜蓿产业乃至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本研究在了解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市场占有率指标对甘肃省苜蓿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苜蓿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最后对提升甘肃省苜蓿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苜蓿是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饲草料。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苜蓿种植推广现状,深入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区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水平予以一定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了我国苜蓿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走出“草粮争地”的误区,将苜蓿纳入农耕范畴和以企业为核心,带动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立5大苜蓿基地(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节水型苜蓿基地、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草地农业苜蓿基地、南疆温润盆地低产田提升改造苜蓿基地、东北低湿盐碱区土地改造苜蓿基地),种植33.33万hm2苜蓿,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共同构建我国北方荒漠化林草生态防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苜蓿产业是黑龙江省农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建设内容,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必须要以苜蓿产业化发展为基础。一、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1.苜蓿产业是草地畜牧业尤其是奶业发展的基础。持续、健康、高效的奶业与苜蓿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黑龙江省奶业已逐渐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奶牛头数增加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具有发展苜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条件,如今苜蓿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已经初步形成了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甘肃省苜蓿产业的发展对奶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办法和有效途径.但目前甘肃省苜蓿产业还存在苜蓿种植整体规模化程度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种植管理水平不高、收获和加工机械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鉴于种植苜蓿的成本收益从根本上决定了甘肃省的苜蓿供给,通过收集甘肃省农户种植苜蓿、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数据,对3种作物的成本收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苜蓿纯收益和收益率最高且不断增长,因此甘肃苜蓿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最后针对甘肃省苜蓿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进甘肃省苜蓿规模化种植、加大苜蓿种植补贴力度和加强苜蓿品种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苜蓿型奶牛业"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饲料种植业和奶牛饲养业结合发展,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本文从推广种植苜蓿具有节省耕地、节省水资源、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论述了发展苜蓿产业有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从我国国民膳食营养状况和牛奶的营养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发展奶牛业有利于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膳食质量,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从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高和奶牛粗蛋白转化率高的角度论述了种苜蓿、养奶牛是解决我国饲养粗蛋白不足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从发展奶牛业能为我国苜蓿产业化提供广阔市场及推广饲喂苜蓿是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原料奶质量有效措施的论述,说明苜蓿产业与奶牛业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吕品 《中国乳业》2012,(6):23-25
优质苜蓿对全面提升奶业发展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苜蓿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产业化水平较低,配套服务融合度较差,对苜蓿产业的扶持已迫在眉睫。本文在论述苜蓿对于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苜蓿产业的现状和制约苜蓿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应从苜蓿育种、规模化种植,以及加工企业方面进行政策扶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苜蓿型奶牛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苜蓿型奶牛业”就是通过推广种植苜蓿和饲喂苜蓿,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奶牛业。苜蓿型奶牛业应在30~50年内成为我国农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不仅因为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更因为种植苜蓿可节省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对阿拉善左旗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不仅因为我国牛奶消费水平与世界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更因为通过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体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我国苜蓿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政策扶持下,苜蓿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主要表现为:一是苜蓿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二是苜蓿产业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三是苜蓿生产管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四是苜蓿龙头企业和外包服务组织不断壮大;五是苜蓿产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我国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宁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以及国内外苜蓿市场和奶牛业发展对优质牧草需求的迅速增加,以苜蓿产业为主体的草产业再次受到各级政府部门、草食家畜饲养企业和草业界共同关注.本文在回顾辽宁省苜蓿产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辽宁省近10年苜蓿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苜蓿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并为今后苜蓿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春  王明利  刘亚钊 《草业科学》2011,28(9):1711-1717

摘要:伴随着国内外苜蓿(Medicago spp.)草市场供需的快速变化,我国苜蓿草产品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苜蓿草市场的供求变化格局,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我国的苜蓿产业将是草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在全面分析我国苜蓿草贸易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苜蓿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未来趋势,进一步提出推动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种草大省,更是苜蓿种植大省,苜蓿种植面积占全国苜蓿种植总面积的1/3,为了进一步促进草产业发展,为畜牧业提供量多质优的饲草,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对全省草产业,尤其是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乳制品的量和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苜蓿产业是发展优质奶牛业的必要环节,大力发展苜蓿产业对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加快我国奶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