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针对余姚市近年来不断扩大的机插水稻状况,从播种期和秧龄角度研究了机插早稻增产潜力,结果发现,播种期为4月4日、秧龄20d处理的机插稻表现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机插水稻吸肥规律与大田肥料运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插水稻采用高密度、短秧龄、定量栽培,在种植和管理技术方面较常规人工手插稻具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完善机插稻大田栽培管理技术,形成具有机插稻特性的高产栽培理论,在多数人认为机插水稻分蘖肥多次并大量施用情况下进行本试验,拟对机插水稻吸肥规律及肥料运筹进行深入研究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水稻机插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播种量、播种密度、育秧基质和秧龄对机插稻育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水稻机械化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特定材料、设备和方式进行育秧,并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以代替手工插秧的一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2007年崇明县推广机插稻面积5.03万亩,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12.5%,占全市机插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播期插期秧龄对机插稻黄华占产量性状的影响,2020年在陕西省城固县五爱村开展了油菜茬机插稻黄华占的研究。结果表明:秧田播期相同条件下,随着大田插期提前秧龄缩短,水稻产量增加;插期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提前秧龄延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播期比秧龄对产量影响大,后期秧龄对产量影响增加;秧龄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大田插期提前,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适期早播长秧龄的大穗,大田适期早插多穗。  相似文献   

6.
机插迟熟中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探索机插迟熟中粳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解决机插迟熟中粳稻秧龄短、抽穗期推迟、灌浆慢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株高,延长秧龄,实行长秧龄机插。长秧龄机插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是攻足穗,留足基本苗,基苗肥一次性基施,促花肥与保花肥兼顾。  相似文献   

7.
与手栽稻、直播稻相比,机插稻不仅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其特殊的生态条件与育秧方式有利于控制灰飞虱传毒和条纹叶枯病危害,播期迟、苗床覆盖无纺布、秧龄短、秧苗集中易防治是机插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轻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甬优系列杂交稻作连作晚稻机插播期及秧龄试验,结果表明,甬优系列杂交稻在平阳作连作晚稻机插适宜播种期为7月3-9日,秧龄20 d以内。  相似文献   

9.
机插连作晚稻播种期及秧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机插连作晚稻不同播种期及秧龄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秧龄为20 d左右,在7月30日插种的情况下,播种期以7月10日之前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东县目前拥有插秧机2000多台,机插水稻面积达30多万亩,是江苏省拥有插秧机台数最多和机插稻面积最大的县。育秧是当前制约机插秧推广应用的关键,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目标,笔者针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机插水稻软盘旱育秧技术,为机插秧技术在如东县的顺利推广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插秧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机插稻育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及时整地机插、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入库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机插稻各项配套技术措施、实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军 《农技服务》2009,26(5):9-9,57
机插水稻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是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麦茬机插稻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如播种密度大、秧龄小,秧苗素质不好控制;移栽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中期猛发,群体过大。根据生产实际,提出麦茬机插稻育秧及插秧关键技术,为江苏省淮北地区麦茬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秧龄机插水稻生理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秧龄机插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比较分析,本地机插水稻应选择生育期约150d左右品种,播种期控制在4月20-25日,秧龄弹性达到30-35d,始穗期在8月10日左右,机插水稻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充分调研泰兴市机插稻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就机插稻品种选择、播期、育秧、麦秸秆还田、机插、肥水运筹等多方面进行了技术探讨总结,以期为生产者及其它稻作地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水稻双季机插高产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宁波市近10年水稻机插技术经验,针对双季稻机插存在的早稻育秧难、易烂秧、栽后起发慢,连作晚稻短秧龄与品种的安全齐穗期矛盾,迟插田块穗数不足等问题,提出优化品种搭配与布局、早稻早播连晚适当迟播、增盘减种与化学调控培育壮秧、改进插种和大田管理技术等对策措施,为双季稻机插高产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团队解决了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杂交稻单粒播种成苗、大苗密植机插,形成了"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杂交水稻印刷播种、场地育秧、大苗机插栽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种子用量减少50%以上,秧龄期延长10~15天,秧苗粗壮及耐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南粳2728为材料,5d为1播期,共设4个播期,分别为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6月5日(ck),相对应的播量为80g、90g、100g、120g(ck),对水稻不同秧龄(播期)育秧及毯苗机插高产栽培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提高机插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长秧龄毯苗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试验结果表明:秧龄在30d左右,每盘干种子播量90g左右,通过毯苗机插、微喷灌控水技术等调控措施,进行有效培育壮秧,是实现机插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钵形塑盘育苗机插技术是稻作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近年来在江苏、安徽等地示范应用.针对传统机插秧存在秧龄弹性小、栽后缓苗期长、成熟迟等问题,2012年灌南县积极引进钵苗机插技术,并针对灌南县水稻生产情况,设计了不同播栽期、不同栽插密度、不同栽插方式等因素试验,探寻适应灌南县稻麦两熟的钵苗机插稻超高产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几年的育秧实践,针对水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素质差、季节紧、机械作业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不断探索,总结了水稻机插秧长秧龄育秧技术,现对相关技术规程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绍粳18是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常规晚稻,201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在绍粳18生长特征特性基础上开展高产机插栽培技术探索,研究表明绍兴地区绍粳18机插播种密度以每盘50 g左右为宜,秧龄期20 d左右发根力最强最适宜移栽,机插密度为18万丛獉hm-2,基本苗应控制在30万~35万獉hm-2,播种期以6月3日为宜,但是要提前催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