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初产和经产长白、约克夏及约克夏×长白杂交一代(约长)母猪的若干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初产长白(27头)、约克夏(28头)和约长(30头)母猪的窝活产仔数分别为8.67、7.71和9.20头。经产长白(113头)、约克夏(148头)和约长(39头)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63、9.86和10.15头,年提供60日龄仔猪数分别为19.62、19.00和21.36头。经产约长母猪年提供60日龄仔猪数分别比约克夏、长白提高12.42%和8.87%。  相似文献   

2.
邯郸市某郊区猪场,饲养约克夏母猪40头,2002年10月21日产仔36窝,其中有2窝第七天开始发病,陆续死亡5头,母猪无症状,疑是繁殖障碍性猪瘟,遂给其他健康猪紧急预防注射2-3倍量猪瘟弱毒疫苗,病猪注射2ml猪瘟血清,无效。前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普及1974年,加拿大种公猪站饲养5个品种37头公猪,共输精母猪1846头。1974—75年度,瑞士人工授精母猪5144头、其中瑞士改良长白3230头、瑞士约克夏1914头;而1973—74年度、人工授精母钎3120头,其中瑞士改良长白1625头、瑞士约克夏1495头。  相似文献   

4.
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普及 1976年,在法国,人工授精母猪10万头。 1976—77年,在香港,人工授精的地方母猪和杂种母猪,共计8,717头,较前一年度减少8.62%。在授精母猪中,授以大白公猪精液的,占66.32%;授以长白公精液的,占33.68%。母猪第一次输精受胎率约为80%。 1976年,在加拿大公认的人工授精单位,共饲养有52头社洛克、汉普夏、拉康比、长白和约克夏公猪。  相似文献   

5.
2003年2月,定州市某工厂化养猪场,突然暴发了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仔猪大量死亡(死亡率达97.4%)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为猪瘟与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2002年3月从广东某集约化猪场购入纯种长白、大约克后备公母猪60头,该批猪未作任何检疫,进场后与妊娠母猪饲养在同一栋舍里,半月后分别注射猪瘟、细小病毒、乙脑疫苗。该场所有猪群从未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在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60日龄注射三联苗2头份。1998年4月底以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达4…  相似文献   

6.
据D.L.Kuhlers,S.B.Jungst和J.A.Little(1985)报导,为了测定不同品种的母猪对仔猪断奶前后各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杜长(3/4杜洛克×1/4长白)、汉长(3/4汉普夏×1/4长白)、波长(3/4波中×1/4长白)回交母猪100头,在每头母猪的发情期中与2头约克夏公猪随机交配(共用约克夏公猪9头),计299窝,产仔猪3721头。妊娠期间全部饲养在未  相似文献   

7.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6月,湖北省某工厂化养猪场,突然暴发了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产死胎为主)、仔猪大量死亡(死亡率达97.4%)为特征的疾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工厂化猪场1998年3月份从广东某集约化猪场购入纯种长白、大约克后备公母猪60头,该批猪未作任何检疫,进场后与妊娠母猪饲养在同一栋舍里,半月后分别注射猪瘟、细小病毒、乙脑疫苗。该场所有猪群从未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仔猪在20日龄注射猪瘟疫苗2头份;60日龄注射三联苗2头份。1998年4月底以来,后备母猪返情率高达41.7%;屡配不孕11%…  相似文献   

8.
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普及在荷兰,1975—76年度,第一次输精母猪198,308头,占配种母猪总数的13%,无返情率87.6%。而1974—75年度,为158,406头,无返情率85.8%。供采精公猪319头,其中:荷长白147头,荷约克夏146头,比利时长白6头。在淘汰公猪中,属后裔测定成绩不佳者,  相似文献   

9.
某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忽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 d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中宁县宁华养殖厂共饲养.400头猪,其中母猪263头,商品猪40头,仔猪97头。2004.年7月16日该养殖场死亡母猪1头。7月20日又死亡1头。据畜主讲,20日死亡的母猪为第5胎,产后15天,产仔12头。每次仔猪出窝以8头份猪瘟疫苗、1.5头份猪肺疫疫苗防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猪瘟疫疫苗在养殖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镇辖区内5家养殖场的215头猪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养殖场均给予猪瘟疫疫苗预防接种,观察疫苗的猪瘟发生率以及在不同饲养阶段猪群中的发生情况。结果:(1)本组215头猪中,共发生猪瘟19例,发生率为8.83%,免疫效果较为理想。(2)将抗体检测结果按照母猪、仔猪、育肥猪三个饲养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母猪、仔猪与育肥猪的猪瘟发生率分别为5.43%、11.39%、11.36%,其中母猪的免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仔猪和育肥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镇猪瘟疫疫苗预防效果较为理想,其中母猪猪瘟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仔猪与育肥猪,在工作中要加强对高危猪群的监管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一、用苗前概况我场年饲养生产母猪数在800头左右。每年春天第一、二胎母猪都注射乙脑疫苗。此后,除应用猪瘟疫苗外,母猪不再注射其它疫苗。自1989年2月开始,母猪的繁殖障碍疾病逐渐增多,特别是头胎母猪,发生弱胎、死胎、木乃伊、难产、过期不产等情况越来越多.并使外来品种母猪第二胎难配、难孕.秋后,有一批新引进的长白培育母猪40头,头胎产38窝,产活仔猪仅113头,平均每窝产活仔猪2.97头;其中有17窝未产活仔猪,占产窝数的44.7%,给牧场造成了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猪高热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2011年10月上旬,江苏省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高热、皮肤发紫、母猪流产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综合治疗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猪场饲养母猪49头,仔猪及育肥猪229头.2011年9月26日从外县某猪场调入约克夏公猪1头,9月30日,该公猪和其相邻圈舍饲养的3头怀孕母猪突然发病,3d内发病母猪数增至32头,10月4日一母猪流产后死亡,10月5日调入的公猪死亡.主要表现为不食、高热、皮肤发紫、怀孕母猪流产.总发病36头,发病率73.5%,死亡2头,病死率5.6%.育肥猪于1个月前、母猪于每个空怀期均注射过4头份猪瘟单价疫苗.开始用头孢金抗、吉享金典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15.
1 基本情况 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份从皖北及豫南地区先后引进后备母猪二批152头,长白种公猪4头,约克夏种公猪3头,加上原来12头老母猪及架子猪等共计240头,种猪的引进未采取任何检疫措施,饲养管理水平一般,所有猪都接种猪瘟、猪肺疫和猪丹毒三联苗,后备母猪在配种前40天都注射过细小病毒疫苗,且免疫正常,猪场从未做过伪狂犬病疫苗免疫。该场自扩建两年来,从该场统计数据得知,仅去年11月份死胎数占总产仔数的12.5%,  相似文献   

16.
诚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本情况 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份从皖北及豫南地区先后引进后备母猪二批152头,长白种公猪4头,约克夏种公猪3头,加上原来12头老母猪及架子猪等共计240头,种猪的引进未采取任何检疫措施,饲养管理水平一般,所有猪都接种猪瘟、猪肺疫和猪丹毒三联苗,后备母猪在配种前40天都注射过细小病毒疫苗,且免疫正常,猪场从未做过伪狂犬病疫苗免疫。该场自扩建两年来,从该场统计数据得知,仅去年11月份死胎数占总产仔数的12.5%,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规模猪场母猪群猪瘟抗体情况,评价猪瘟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对2个规模猪场的母猪群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补苗、再检测、再补苗的过程。结果表明母猪群通过科学的增加猪瘟疫苗接种能明显提升猪瘟抗体水平,但2个猪场的母猪群中均有少数母猪通过反复接种疫苗仍不能产生较好的猪瘟抗体,不具备对猪瘟病毒的抵抗能力,规模猪场应该对这些母猪进行淘汰,减少猪瘟病毒在猪场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下旬,睢县地区某猪场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后躯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为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商品猪170头,母猪20头,10月中旬一商品仔猪舍有5头猪突然发病,经该场技术员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5天后又陆续发病30头,死亡5头,妊娠母猪开始发病。经调查该群仔猪20日龄、60日龄时各防疫1次猪瘟疫苗,且防疫了链球菌疫苗、猪丹毒与猪肺疫二联疫苗。母猪在空怀期防疫了猪瘟疫苗、链球菌疫苗,其他疫苗一次也没有防疫。2临床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与猪瘟,都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垂直传染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当猪群感染伪狂犬病毒后,还会严重干扰猪瘟免疫抗体产生,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引发非典型猪瘟发生流行。1997~1999年,我区某规模化养猪场,曾长时间流行猪伪狂犬病和非典型猪瘟,经采用疫苗免疫和对症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2年来不再发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该场建于1995年,现有生产种猪420头,后备母猪117头,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7000多头。自建场起,该场坚持对猪群实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20.
试验随机选取24头30日龄(体重范围为7.5~9.0 kg)健康仔猪,16头健康后备母猪。24头小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头;16头母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头;各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仔猪和母猪的试验1组接种猪瘟疫苗A,试验2组接种猪瘟疫苗B。疫苗在0 d进行首免,30 d进行二免。每头接种2 mL。仔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15、30、60天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母猪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首免后第30、6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结果表明,不管仔猪还是母猪,接种的两种猪瘟疫苗A和B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从总体上来看,两种猪瘟疫苗免疫60 d后都能使仔猪和后备母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