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以黑河地区典型天然次生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和杂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抚育经营方式,研究了抚育对黑河地区典型天然次生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径级和树高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经营能够提高兴安落叶松等主要树种的地位(重要值提高28.26%~120.00%),提高天然次生林经营价值;抚育经营能够显著提高大中径级林木所占比例(2.21%~22.68%),降低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2.21%~26.36%),充分发挥天然次生林的生产潜力;抚育经营能够显著提高演替层林木所占比例(2.27%~100.00%),降低主林层林木所占比例(0.00%~2.27%),加速天然次生林向地带性顶级群落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天然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9%,其中柞树次生林占49%,杨桦次生林占10%(1971年)。天然次生林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后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现有天然次生林3680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72%,林木蓄积量7287万m~3,占全省森林总蓄积量的88%。次生林集中分布在丹东、本溪、抚顺市和铁岭市的西丰县,约占全省次生林总面积的88%。不难看出,次生林在辽宁省林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合理经营次生林,提高次生林的产量和质量,发挥其林地生产力,是辽宁省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50年代起,我省有关科研单位就开始对次生林的合理经营进行了研究。经几十年的探索,相继取得了《天然次生林综  相似文献   

4.
在我省林区中,天然次生林的比重很大,面积约占三分之一,蓄积量约占五分之一。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由于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护林育林工作,这些次生林生长良好,已成为国家重要林业生产基地。为了更好地经营利用现有次生林,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和合理规划。现根据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对天然次生林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省林区中,天然次生林的比重很大,面积约占三分之一,蓄积量约占五分之一。二十多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由于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护林育林工作,这些次生林生长良好,已成为国家重要林业生产基地。为了更好地经营利用现有次生林,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和合理规划。现根据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对天然次生林的调查规划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1 目的意义天然次生林综合经营,是指对营林区内所有的林分和地段,本着因地因林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一沟一坡的采用相应的经营措施而言。辽宁省现有天然次生林3680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72%。林木蓄积量7287万m~3,占全省森林总蓄积量88%。次生林集中分布在丹东、本溪、抚顺市和铁岭市的西丰县,约占全省次生林总面积的88%。不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天然次生林资源评价,将全省天然次生林划分为2个天然次生林区,15个次生林类型组,34个天然次生林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4个经营类型,为今后合理经营和天然次生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是在太行山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分区分类的多级序原则建立的太行山天然次生林经营类型分类系统及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共划分了10个油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类型,为本区油松天然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的森林资源一半以上都分布在辽东地区,而且辽东地区的天然次生林比较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现状以及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天然次生林是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进行天然次生林的调查分析,对于掌握森林资源消涨规律,正确确定采伐量,实现合理经营永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调查分析资料可以制订切合实际的次生林经营方针和培育方向。1974年对凤城县宝山林场的次生林进行了全面清查,摸清了底数,取得了很多基本数据。1982年又进行了资源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收效,初步  相似文献   

11.
辽东山区的天然次生林占有林地面积的68%,木质和非木质资源丰富,在优化森林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森林功能、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种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区域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改善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形成及经营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是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形成的,面积大、类型多、树种组成多样、林分结构复杂,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好现有天然次生林,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促进天然次生林的进展演替,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本对策。本文仅对辽东地区天然次生林的发生和演替及采取合理的经营措施作以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小陇山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次生林分布区.次生林是小陇山森林资源的主体,可持续经营直接关系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小陇山次生林从经营角度划分为针阔混交林和栎类阔叶混交林两大类,针阔混交林占75%、栎类阔叶混交林占25%;次生林经营需要从技术与管理层面上建立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操作系统和森林经营管理支撑系统,采用可抚育(问伐、择伐)、改造、造林、采伐、封育、封禁等综合经营技术措施,抚育经营的技术要点包括林分调查,抚育时间、方式、强度、目标树确定,以及抚育采伐技术等,最根本的技术是实现由次生林经营向次生林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一、吕梁森林经营局残次林分改造的概况山西省吕梁森林经营局地处吕梁山脉南端,总面积31.39万ha,国有经营面积20.13万ha,其中有林地面积7.35万ha。在有林地面积中,约有3.67万ha为阔叶低质次生林分,约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0%左右。这些低质次生林分,主要以栎类树种为主(占蓄积量的50%以上),树形多呈灌木状,主干低、分叉多,弯曲度大。单位面积蓄积量每亩平均3m~3左右,规格材出材率约为8%,而且规格材的材种主要是坑木,只有少量的民用建筑椽材、檩材和加工用原木。这就是低质阔叶天然次生林分,称之谓“残次林分”。根据这种资源状况,吕梁森林经  相似文献   

15.
次生林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年代中期,旺业甸实验林场有林地面积为254,744亩,其中天然次生林200,336亩,人工林37,045亩,灌木林17,363亩。天然次生林树种主要有白桦、山杨、蒙古栎、山黄榆、五角枫、黑桦、紫椴、糠椴等。在次生林中幼龄林占72.8%,平均每亩蓄积量1.3立方米,壮龄林占27.0%,平均每亩蓄积量4.4立方米,成过熟林占0.2%,平均每亩蓄积量1.2立方米。有些次生林林相较好,但也有不少次生林为慢生、稀疏、低产、劣  相似文献   

16.
搞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加快林木生长,增强企业后劲,缓解可采资源危机,使天然次生林从低效生态平衡转变为高效率多功能的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经营和培育天然幼、中龄林,因地制宜地以目的树种更替那些非目的树种,从而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年生长量,提高林地总生产力。如上经营技术已被黑龙江省森工战线列为“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工程”,本文是对该“工程”实施技术的研讨。1可实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的林分现状为了搞好关于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技术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陡岭林场现有天然次生林约为五万九千亩,占全场森林面积的55.6%,总蓄积约为三万立米,占全场森林总蓄积的52.3%,无论从面积或从蓄积上看均超过半数。在现阶段木材生产中有80%仍是阔杂木,针叶树还很少。一般来说,天然次生林单位蓄积不高(比同令针叶林),陡岭平均每亩蓄积五立米。  相似文献   

18.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能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进行经营类型划分,划分出更新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对每种经营类型又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指标体系,并就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次生林的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长发育规律、混交林培育理论、恢复与再建和结构调整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山地现有天然次生林总面积三百多万亩,是我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贺兰山等山区,地处黄河中游,多与农田牧场相连。经营好这些天然次生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持生  相似文献   

20.
以鹤岗市林业局细鳞河林场为范例,总结了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措施、培育技术及具体作法,并对经营效果作出了客观评价,提出了天然次生林今后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