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苏联不向地带各种草地类型的刈草地和放牧地上的杂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广泛采用不同除草剂进行防除试验获得良好效果,其中综合防除(除草剂+肥料)的效果更好。灌丛草地用航空喷洒灭灌丛剂的效益显著。多年生草地间隔1~2年进行2次除草处理是很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2.
库鲁斯台天然草地毒害草光果大戟灭除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库鲁斯台天然草地使用降草剂对灭除害草光果大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毒害草生长速度最快时期选择有天然喷洒适宜浓度的除草剂,能够有效地灭作毒害草,达到改良退化草地,提高草地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便携式CO_2监测仪对青海湖湖南地区,以共和县黑马河乡为采样点,分别在茂密的高草地、较稀疏的低草地和裸地中进行不同深度的土壤CO_2浓度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青海湖湖南地区,在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CO_2浓度都有从早8:00到晚20:00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点,这与气温变化趋同,但不完全同步,土壤CO_2浓度变化曲线更平缓。裸地中土壤CO_2浓度曲线变化的波动性要明显大于草地中的。高草地、低草地植被条件下的土层厚度超过100cm,土壤CO_2浓度是随着地下深度的增加反而降低。裸地土层薄不足100cm,其土壤CO_2浓度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植被下土壤CO_2浓度不同。黑马河乡茂密高草地中的土壤CO_2浓度明显高于低草地和裸地的土壤CO_2浓度。CO_2浓度的变化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预测,随着全球持续变暖,土壤CO_2的浓度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4.
大狼毒(Euphorbia jolkinii)是云南亚高山草地常见的毒害草,易在地段性区域形成单优群落,对草地畜牧业造成不良影响。为有效防治草地大狼毒,在香格里拉坝区草地开展了除草剂筛选试验。试验设二甲四氯、草甘膦、盖灌能3个除草剂处理,选择大狼毒分布较为均匀的草地划分试验小区,将除草剂原液稀释成50倍液对草地进行喷雾处理。各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在喷药当年和次年,对各处理的大狼毒植株和根系死亡率、草地主要植物表观特征及存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3种除草剂处理中,草甘膦对大狼毒的防除率达到100%,极显著高于二甲四氯、盖灌能(P0.01);在1 mL/m~2用量时,草甘膦对禾本科等可食牧草的影响不大。试验结果综合比较表明,草甘膦对大狼毒的防除效果较好,适宜用于云南亚高山草地对大狼毒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生长期使用同一种豆科作物除草剂进行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大豆田、花生田的除草剂——7.5%氟·喹乳油对柱花草草地的杂草有较高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省肃南牧区栽培草地主要杂草防除的除草剂,以栽培草地播前和苗后2个时期为试验地,选择2,4-滴丁酯乳油,40%磺草-莠去津和30%草甘膦水剂3种除草剂,开展5个不同剂量处理下的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栽培草地播前,30%草甘膦有效成分剂量为1.65L/hm^2时,对赖草防除效果达到了94.68%,同时对栽培草地的发芽和出苗都没有影响,是比较理想的播前除草剂。苗后2,4-滴丁酯乳油有效成分剂量为3.60L/hm^2时对以大蓟、叶蒿和藜为优势杂草的栽培草地防效较好,防效分别达78.92%,85.08%和95.83%。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生长期使用同一种豆科作物除草剂进行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大豆田、花生田的除草剂——7.5%氟·喹乳油对柱花草草地的杂草有较高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在草地的杂草防除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利用除草剂了。但由于可适用的草种、成本以及对家畜的影响等,除草剂的利用不能不受到限制。另外在草地上要象普通农田那样用机械除草也是有困难的。因此对草地来说,包括适宜的施肥管理及放牧利用等在内的综合性杂草防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57%2.4D丁酯"除草剂具有效果好、防除率高、成本低、无污染、使用简便等诸多优点,每公顷草地应用1050ml、1125ml、1200ml剂量均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均达到90%以上。经过方差分析,各试验浓度差异不明显,应用1050ml除草剂在生产应用中成本低、投入少、无污染,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热性草丛类马唐型草地进行了人工除草、机械刈割除杂、2种除草剂喷杀的4种除杂处理,以期筛选适宜的同类南方天然草地除杂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从植物物种种类、数量、株高、干物质产量表现来看,灭草松除草剂防除效果最佳,其次是人工除杂和机械刈割,乙羧氟草醚除草剂除杂效果最差。从投入成本比较而言,除草剂用时最少、费用较低,100 m~2天然草地1人除杂仅用0.15 h,费用2~3元;机械刈割用时和费用其次,人工除杂用时最多,费用最贵。综合评定以灭草松除草剂防除效果最佳,其次机械刈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寒草甸天然草地实施划破、补播、施肥及综合处理,探讨了不同草地植被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有毒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草地中,有毒植物的组成及比例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补播、划破和施肥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群落中有毒植物的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物种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排序分别为补播<施肥=综合处理<划破<对照,补播<划破<施肥<对照<综合处理。补播、施肥和综合处理均可有效降低群落中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而草地划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有毒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5),不同处理草地有毒植物地上生物量排序为补播<综合处理<施肥<对照<划破。补播形成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单一优势群落使有毒植物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均下降到最低值,对于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的改良,草地补播是可供参考的有效恢复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梅  尚占环 《草地学报》2019,27(5):1107-1116
毒草型退化草地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毒草型退化草地的毒草丛生、蔓延及其危害已成为草地利用和畜牧业生产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亦是退化草地治理和植被恢复中不容忽视的研究论题。物理、化学、生物防除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毒草治理技术。本文以青藏高原藏北棘豆型、祁连山狼毒型、川西北甘南黄帚橐吾型、青海湖海西醉马草型、三江源黑土滩次生毒草型这5类典型的毒草型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综述了青藏高原毒草的基本情况及危害、毒草入侵及扩散机制、青藏高原毒草治理技术,集成了毒草型退化草地恢复技术,以期使毒草的生态地位和经济价值被重视,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除草地有毒植物,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和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采用2,4-滴丁酯乳油和猪秧净(有效成分为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2种不同的化学除草剂对红原天然草地进行有毒植物的化学防除。结果表明:1)施药4 d左右,各种有毒植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茎叶扭曲,15 d后部分有毒植物的地上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2)2种除草剂对缘毛卷耳(Cerastium furcatum)、花锚(Halenia corniculata)和遏蓝菜(Thlaspi arvense)的防除效果显著,均达到100.00%,对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的防除效果均不显著,猪秧净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防除效果显著高于2,4-滴丁酯乳油;3)有毒植物的总体防除效果均表现出高剂量水平显著优于低剂量水平的特点,即:2,4-滴丁酯乳油(1 350 g/hm2)、猪秧净(1 012.5 mL/hm2)防除效果优于2,4-滴丁酯乳油(900 g/hm2)、猪秧净(675 mL/hm2)。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天然草地有毒植物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阿拉善天然草地中有毒植物有30科70属142种,其中以草甸和草原草地类出现最多,占有毒物植物总种数的83.2%。文章就阿拉善草地上对家畜有毒害作用的植物种类分布,有毒成分及对家畜危害程度等方面者了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化学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天然草地面积3.93亿hm2,位居世界第二。天然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氮储碳、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天然草地干旱、鼠虫害、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严重退化、沙化、生态持续恶化,可食牧草急剧减少,而毒害草却大量滋生和蔓延。毒害草导致牲畜中毒呈现多发、频发,甚至暴发态势,经济损失严重,被称为天然草地的"绿色杀手"。对我国西部地区牧民的生产、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论文围绕毒害草对草地畜牧业的危害、除草剂发展历程、除草剂种类、除草剂在防控主要毒害草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毒害草防控中应注意的问题,对科学认识毒害草在天然草地中的生态作用和综合利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地毒草棘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总结了草地毒草棘豆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及危害,并将国内外对棘豆的分布、分类、毒性、成分、草地植物危害、家畜棘豆中毒的原因、家畜中毒的预防和治疗、防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国内外研究提供可靠、详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天然草地有毒有害植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森 《草业科学》1999,16(5):35-39,45
福建省天然草地上,有毒有害植物有43科、76属、110种,其中,分布广、莽原 种有38种。研究了福建省主要有毒有害植物的种类、产地、生态分布、毒性成分及其对家畜的危害,并提出了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野生有毒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调查统计,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中野生有毒植物有65科127属171种.就陇东子午岭天然草地上对家畜有毒的植物种类分布及有毒成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大量的草地有毒植物研究文献为基础,综述了我国羊草草原区的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与毒物成分,分析了家畜采食有毒植物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家畜中毒的方法与策略,指出了草地有毒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及其放牧家畜中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天然草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也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和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天然草地的生产功能,而忽视了对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得我国天然草地长期处于过度利用状态,造成草地退化,进一步引发有毒植物等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可食牧草种类和产量锐减,生物多样性失调及生态环境恶化。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天然草地有毒植物的种类与分布,介绍了有毒植物给目前我国天然草地以及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危害,针对疯草类有毒植物、乌头属有毒植物、橐吾属有毒植物、瑞香狼毒、醉马芨芨草、紫茎泽兰6种危害较为严重的有毒植物的毒理学与中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对未来在有毒植物中毒的防控方面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我国草原牧区放牧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病综合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