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对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养羊户正确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预防措施,小反刍兽疫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易感羊群发病率、病死率分别达60%、50%以上,对养殖业危害重大。本文围绕近年来肃南县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分析了本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层乡镇的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将影响到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实施的效果。通过对乡镇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希望尽早实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主要从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方面分析了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特征和诊断方法,从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等6个方面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科学防控措施,以期为当前我国农村肉羊养殖户科学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1.什么是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7.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以家养山羊和绵羊等小型反刍动物为主要易感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在非洲、中东和亚洲大多数地区流行。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发展国家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疾病之一,最近成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定计划根除的病原,该计划旨在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小反刍兽疫。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疫苗是必不可少的,且现有的疫苗目前是可以满足防控的基本要求的,但同时满足区分感染和接种动物的新型疫苗制剂的可能会延长所需的时间和后期血清学监测的经济成本成本。本研究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方面进行综述,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和根除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其中山羊高度易感,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然发生。小反刍兽疫2007年7月份,我国西藏自治区某县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该病是一种跨国界流行的动物疫病,已经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科学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感染家养和野生反刍类动物的急性传染病。2013年11月,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发生一起小反刍兽疫疫情,这是新疆首次出现小反刍兽疫疫情,是我国第2个发生该病的省区。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疫情处置、防控措施等,以便更好的防制本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了有效的防控策略。旨在为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小反刍兽疫疫情形势特点1.小反刍兽疫特点。从小反刍兽疫的来源、发病症状、感染途径、易感动物和防控措施等情况来看,小反刍兽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境外传入的新发性。小反刍兽疫是2007年从境外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的外来动物疫病。(2)易感动物的单一性。小反刍兽疫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对牛等大反刍动物可感染但不发病,也不感染人。(3)临床症状的典型性。羊感染小反刍兽疫主要表现口炎、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国内部分省市也发现零星疫情,呈地方性流行,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笔者结合基层防控经验,就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总结四个方面:(一)主要症状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发病初期的病羊,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食欲  相似文献   

13.
正小反刍兽疫在我国是一类动物疾病。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对当地养羊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工作。由于小反刍兽疫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1完善防控监管机制,科学组织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防控监管和内部协调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优势,强化羊饲养  相似文献   

14.
近年小反刍兽疫的传播呈扩大趋势,严重危害了畜牧业生产安全,成为山羊、绵羊以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因此,早期诊断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根据小反刍兽疫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再通过实验室诊断技术的支持确诊小反刍兽疫.本文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技术,为该病的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主要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病死率高达50%,是养羊场重点防范的外来疫病。本文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俗称羊瘟,该病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PPR)是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动物疫病。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兽疫的易感动物。为掌握秦州区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预警预报工作,在2017-2019年春秋集中免疫后,覆盖秦州区16个镇,随机采集3640份羊血清样品,统计分析了秦州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小反刍兽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的最低要求,表明该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且全区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较为扎实,但规模化羊场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散养户,为羊小反刍兽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小反刍兽疫(PPR)又称羊瘟、小反刍兽假牛瘟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常呈急性发作,病死率高。日常要做好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一旦确诊小反刍兽疫,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措施,对患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同时,采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其发病率可达100%。本文介绍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比较严重,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