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对滴灌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磷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在等量施肥条件下,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不足的施氮量和施磷量虽然能提高氮、磷肥的农学效率,但是却明显降低了产量,氮、磷肥的偏生产力变化趋势同其农学效率;滴灌随水施肥,氮肥利用率高于滴灌常规施肥3个百分点,钾肥提高4个百分点,滴灌随水施肥,可增加小麦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麦施肥对照试验,了解不同肥料、不同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磷、钾混合施用对产量影响显著;不施钾肥,产量受磷肥影响较大,单施磷肥比单施氮肥产量高;氮、磷肥施用量相同,小麦产量随钾肥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氮磷肥料与水稻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西北部地区水稻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技术参考,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法,研究了氮、磷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氮、磷素化肥施用量与产量及产量相关性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水稻生产中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高于磷肥;氮磷配合的最适用量为:氮肥(N)272.12~440.98 kg/hm^2,磷肥(P2O5)62.96~145.67 kg/hm^2,氮磷比(N∶P2O5)1.00∶0.21~0.32,此时可获得水稻最佳产量为10186.75~15 283.32 kg/hm^2。氮磷肥料最佳用量范围内,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当氮磷肥料超出此范围时会产生负效应;氮磷肥料配合施用可促进穗数及产量的增加。[结论]不能盲目加大肥料用量,要氮磷配合且按配方施肥,同时加强土壤培肥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产量结构及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为该地区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合理的氮肥运筹方案。[方法]以目前淮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材料,在小麦各生育期采用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处理,研究各处理施肥比例对供试小麦产量结构、籽粒综合品质、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基肥施用比例50%的处理(T_3)有效穗、产量均最高,即氮肥运筹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来提高晚播小麦产量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大,总氮量不变的情况下,基肥施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小麦整体籽粒品质,但可以提高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合理的氮肥运筹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总氮保持一定的基础上,基肥施用比例增加,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但超过一定的施用量,有效穗开始下降。后期施肥用量对小麦千粒重、穗粒数及品质性状影响较大,即合理的基肥施用量及完善的后期追肥比例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形态氮肥对安麦1241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小麦叶面积系数、单株干物质量、穗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之间,综合表现最好的是硝态氮肥处理,其产量达到了6 348.0 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27.4%,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硝态氮肥对小麦的增产影响有2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小麦叶面积系数来提高小麦单株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小麦穗长和总小穗数,降低不孕小穗数,从而提高结实率来实现增产。该研究结果可为安麦1241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黔西北山区通过3a的"3414"肥料试验,研究了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配合施用后小麦产量最高,可达6 193kg·hm-2,缺素时小麦产量降低,以不施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低,降低35.69%。增施氮、磷、钾肥小麦产量增加,最高增加37.35%;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时氮肥利用率可达50.78%,磷肥利用率可达29.77%,缺素时氮、磷肥利用率降低;3增施氮、磷、钾肥可以提高氮、磷肥利用率,但是施用量过高时氮、磷肥利用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的配合施用对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R/T)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为300~600 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生长速度、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之增加,玉米的穗长、穗粗及穗行数没有明显变化,但穗粒数、穗粒重、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减小,产量增加;施氮量达到750 kg/hm2时,则使生长速度及生理指标下降.增施氮磷肥均能促进根/冠比的增大,但磷肥的促进作用大于氮肥.以处理N3P2(N 600 kg/hm2,P2O5 120 kg/hm2)为玉米施肥的最优氮磷配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9.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都显著提高。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处理与偏施氮肥的处理相比,各项指标提高最为显著。长期不施肥,玉米的穗粒数最低偏施氮肥可以提高穗粒数,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产量较高,高有机肥与高氮肥配施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一次性简化施肥技术对如皋地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设置无肥、常规施肥、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无氮、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共9个处理,对比不同处理下小麦经济性状、产量、地上部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高峰苗、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配方施肥、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处理比相应的常规施肥处理使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3.95%、4.09%和4.40%。缓控释配方肥一次性施用处理的氮肥、磷肥、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4.58、7.17和10.20个百分点,其氮肥、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1.22和8.33 kg/kg。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的产量受各因素影响,托里县从当前的施肥技术入手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原因进行探究,设置对照试验,采用随机选取试验区域,合理设置不同施肥对比,对不同施肥配比对小麦麦穗质量,小麦重量,小麦产量,小麦株高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究,并且得到小麦对不同肥料之间依存率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小麦对氮肥磷肥钾肥3种不同肥料的敏感性不同,相应的产量提升程度也不同。通过对该县施肥技术的革新,在施肥中提高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加磷肥的施肥配比,对于钾肥也应该合理使用,使3种肥料能够相互协调使用,加强对春小麦的增产效果,使小麦的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中筋小麦扬麦12号为材料,在缺磷土壤(速效磷含量4.1 mg/kg)上研究磷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对小麦磷素利用、物质生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磷量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磷肥基追比处理间扬麦12号植株叶面积指数、茎蘖数、茎蘖成穗率、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穗数、每穗粒数表现为7∶3处理>5:5处理>10∶0处理>3∶7处理>0∶10处理,基追比5∶5处理的千粒重最高,基追比7∶3处理的产量最高.说明采用合理的磷肥基追比,保持生育后期较高的磷素吸收利用,有利于提高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再分配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的产量受各因素影响,托里县从当前的施肥技术入手对影响小麦产量的原因进行探究,设置 对照试验,采用随机选取试验区域,合理设置不同施肥对比,对不同施肥配比对小麦麦穗质量,小麦重量,小 麦产量,小麦株高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究,并且得到小麦对不同肥料之间依存率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小麦 对氮肥磷肥钾肥3种不同肥料的敏感性不同,相应的产量提升程度也不同。通过对该县施肥技术的革新,在施 肥中提高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加磷肥的施肥配比,对于钾肥也应该合理使用,使3种肥料能够相互协调使用, 加强对春小麦的增产效果,使小麦的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控失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控失复合肥,而控失尿素对水稻生产的研究还较少,为探究控失尿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干物质量和氮肥效率等影响。【方法】试验以籼稻杂交稻品种隆8优丝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和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调查参试水稻品种生育特征、实际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成熟期干物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控失尿素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影响较小,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增产5.5%,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9.5%,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提升2.3%以上,增产效果主要来源于均衡的产量结构和良好的干物质积累。同时,控失尿素施肥处理较常规尿素施肥处理氮肥农学效率增加27.9%,可以在相同氮肥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量。【结论】控失尿素施肥可较常规尿素施肥产量结构均衡,干物质积累增加,增加实际产量,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控失尿素精确释放周期以及控失尿素最佳使用总量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正规试验研究温暖区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生产效应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能大幅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氮钾肥配合能大幅提高水稻结实率,钾肥能有效增加千粒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1.0%、16.4%、49.4%。  相似文献   

17.
一、增施肥料,以肥补晚“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小麦胎里富,底肥要上足”.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作养分消耗多,土壤速效养分少,再加上晚播小麦前期苗小苗弱吸肥能力差,因此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促进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创高产.晚播小麦基肥施足钾肥、磷肥、少施氮肥,冬前不追氮肥,拔节期多追氮肥,有利于获得高产.最好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针对性补充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以促进小麦早分蘖、多分蘖、多成穗、成大穗、夺高产.对缺磷地块,增施磷肥对促进生根、分蘖、抗旱、增加干物质积累和提早成熟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遮阴与氮肥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程度的遮阴条件下,研究氮肥及其互作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氮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遮阴方法,设不遮阴(S0)、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1)、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遮阴50%(S2)和拔节期遮阴30%-抽穗期遮阴75%(S3)四个遮阴水平,设整个生育期不施肥(F0)、拔节期(遮阴后)追施纯氮103.5 kg/hm~2(F1)、138 kg/hm~2(F2)和172.5 kg/hm~2(F3)四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遮阴、氮肥及其互作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遮阴强度与氮肥用量的增加均推迟了小麦的生育进程。遮阴对成穗数、分蘖成穗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最高茎数、分蘖穗比重和主茎穗比重影响不显著。同一遮阴条件下,施肥比不施肥显著提高了成穗数、最高茎数、分蘖成穗率和分蘖穗比重(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收获穗数增加、千粒重下降。同一施肥条件下,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下降,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不遮阴(S0)条件下,产量以F2处理较高;在遮阴(S1、S2、S3)条件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遮阴和氮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氮肥对产量表现为正效应,遮阴对产量表现为负效应,并且遮阴效应大于氮肥效应,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遮阴与氮肥互作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不施肥条件下,适度遮阴对小麦产量形成有利,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氮肥的调控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施肥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影响,在宝鸡岐山、扶风、陈仓设置了一体化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氮肥后移,分期施用比"一次底施"效果较好;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比氮钾配合效果好;在小麦增施磷肥、玉米氮钾肥投入相同的前提下,玉米少施磷或不施磷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