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6):33-33
尹成杰强调,加强免疫是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基础,也是防控工作的关键。各地要抓住这个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免疫到位。首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已经下线并投入使用,当前首先要做好母猪和种公猪免疫,有效保护养猪业生产能力,尽快建立起有效免疫屏障。要做好免疫标识管理,切实做到全面免疫。兽医部门要对疫苗的生产、使用进行全程监管,跟踪了解疫苗的使用情况,开展技术服务,确保疫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许庆三 《猪业科学》2007,24(2):93-93
规模猪场为保证防疫和控制传染病效果,都要按照当地或本场的猪群免疫程序使用一定产品的疫(菌)苗(以下简称疫苗).为了提高疫苗运输、保管和使用的质量,下面简淡其八项注意:  相似文献   

3.
饲养中注射猪口蹄疫疫苗是预防猪口蹄疫发生的有效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按疫苗使用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对猪进行免疫,经实验室免疫抗体监测,群体抗体保护率达不到70%(按国家、省规定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正向血凝试验抗体达≥25以上为合格),即经过免疫的生猪仍然有少数猪不能抵抗自然感染,有发病的可能.为了找出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笔者于2008年4月至9月,做3次试验,从免疫剂量方面着手,欲了解疫苗剂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程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猪口蹄疫这三种疫苗注射生猪的不同免疫程序结果发现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单独免疫、联合免疫免疫效果都很好,不受其他疫苗的干扰,抗体合格率都超过国家标准70%.口蹄疫疫苗单独免疫效果好,和其他疫苗联合使用免疫效果较差,尤其是三种疫苗联合使用,抗体合格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对猪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而且常成为防疫的中心工作,如我国对猪瘟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猪病种类的增加,免疫接种的种类和次数也越来越多,一头种母猪在3~4年的可利用年限内,往往要接种疫苗三四十次之多,商品猪也要有十多次,同时在免疫接种的时间安排上也产生了困难,免疫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养猪者产生了困惑,这是怎么了?是病的问题,还是疫苗的问题?我们认为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认识上存在误区和疫苗使用技术不到位两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现提出相关问题以供参…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近年来玉林市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于2010年—2012年分别对不同来源于散养户、规模场、种畜场的1 441份血清样品进行gE-ELISA和PCR检测,对与本实验免疫效果相关的免疫次数、疫病净化、疫苗使用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玉林市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情况:免疫三次以上的猪群,免疫效果明显,注射猪伪狂犬TK/gE—双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阳性率比注射其它品种的疫苗要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猪场需要注射哪些疫苗应该根据自己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目前几种猪病必须使用疫苗免疫.如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病等。一些细菌性疾病也可以使用疫苗,比如大肠杆营,但是一些传统的猪病在很多猪场不必使用疫苗免疫,比如猪丹毒、猪肺癌,因为很多广谱性药物都可以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8.
禽类活疫苗饮水免疫往往使用蒸镏水或冷开水,疫苗稀释后,一般需要在2h~3h才能饮完。由于疫苗稀释到水中,缺少保护疫苗病毒抗原活力的物质,因此常常对疫苗毒活力受到一定的损害,进而影响免疫效果,许多报导及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明确重申要在饮水免疫时加入脱脂奶粉,可以起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今,猪病越来越复杂,为了防控疾病,每个猪场确实用了不少疫苗,有的猪场甚至将猪能用的疫苗都用上了,结果造成免疫麻痹,不仅未能使猪群健康,反而导致猪病更为复杂。在此,笔者就如何提高猪疫苗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在2008年10月~2010年11月对12个规模猪场进行观察,采用进口弱毒疫苗、国产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30天后采集猪的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观察效果。通过比较发现生产母猪使用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仔猪免疫后所以产生的抗体阳性率。由此可见,对于生产母猪使用蓝耳病疫苗效果明显,在对蓝耳病防治中,可以主要以生产母猪进行疫苗防止为主,对于其他仔猪也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