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保水剂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选择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几种保水剂对干旱气候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浙江建德“绿洲”超强保水剂增产效果极显著(F=21.83),使玉米增产9.73%。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保定“科翰98”高效抗旱保水剂增产效果最佳,使玉米增产25.9%~26.3%。  相似文献   

2.
玉米空秆是指植株不结苞.云南省玉米大田生产中空秆率一般在2%以上,严重的可达20%~30%,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找出产生空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2%戊唑醇干拌种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确定其大田最佳用量,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0年5月~9月进行了大田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4.
玉米秃尖缺粒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玉米生产中,玉米秃尖缺粒比较常见,对产量影响较大,可导致产量减少5%~10%,严重的可达20%。玉米秃尖缺粒现象在大田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侧面不结实,果穗一侧一行或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本地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使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玉米矮花叶病已上升为玉米的一种主要病害,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省以陇东、陇南发病最重.据调查,庆阳地区大田玉米发病率10%~20%,制种田在30%左右,亲本自交系田更高,且呈逐年递增之势.  相似文献   

7.
玉米耐盐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和1999年对36份优异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耐盐性选筛选。结果表明,在大田盐分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产量降低,相对减产率在2%~-46.7%之间。在36份材料中选筛选出抗盐性强的品种3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于2016-2017年采用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同时进行,研究在玉米苗后3~5叶期,一次施用莠去津防除杂草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3~5叶,单子叶杂草1~3叶,阔叶杂草3~4叶期,喷施20%莠去津悬浮剂(即每公顷1.5~2.0 L+水400~600 L),药后30 d防除效果98.2%,对玉米安全无害,对后茬作物没有影响,玉米产量均大于人工除草处理。  相似文献   

9.
玉米疯顶病可引起幼苗死亡、植株不育,为害极大,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1990年后陆续在SC-704、掖单12号、东单7号等玉米品种大田里发生,有些年份发病率高达60~80%,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将从板栗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AM菌接种于玉米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AM菌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盆栽试验接种AM菌的玉米株高、根长、根重分别比空白对照增加28.6%、25.6%和70.4%,而且在接种50~60天后菌根侵染玉米根部,其侵染率可达70%左右;大田试验追施AM菌能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增强功能叶的叶面积,增加产量,增产率达18.02%~26.60%。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同时,种植甜糯玉米亩收入在1000元以上,比大田玉米高出30%~40%。为了克服甜糯玉米抗性差的劣势,我们经过4年的观察试验,实地实践,对甜糯玉米的病虫害进行了针对性防治,确保了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也总结出以下的防治措施。一、甜糯玉米主要病虫种类1.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舟曲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扩大到4.50万亩,占总粮食播种面积的1/3。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县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3.
低温天气下四川玉米高产田间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我省自3月份玉米播种以来,大部分地区继冬暖春干后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这对玉米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生产上存在主要问题为:一是春玉米生育进程推迟,苗期生育进程比往年推迟10~15天;二是田间种植密度不足。部分大田缺苗率在10%~20%;  相似文献   

14.
玉米纹枯病在南部县普遍发生,在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年份和地区发病较重,尤其在2008~2010年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据调查,玉米纹枯病在不同的玉米品种上均有发生,发病率达13.5%~80.6%,危害高度已超过穗部,个别田块病株率已达100%,损失率达10%~3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对发病较重的乡镇进行了田间实地调查,走访农户,与县农业局专家和技术人员、种子经营者座谈,多方面分析了我县近年来玉米纹枯病发生的规律及原因,经科学论证,提出了我县大田玉米生产中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79团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广示范高效作物种植。2013年,大田玉米平均667米2产量1 053千克。本文对79团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KWS2030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大田玉米栽培提供借鉴。一、技术指标1.生物学特性及种植表现玉米KWS2030株型紧凑,15~16片叶,株高237~240厘米,穗位75~80厘米,生育期100天左右。品种种植表现:双穗率高,平均双穗率45%;穗位  相似文献   

16.
控释氮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硫磺加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玉米控释尿素最佳掺混比例为PCU50%+PU50%。PCU50%+PU50%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其它施氮处理增产391 kg/hm2(3.5%)~1 535 kg/hm2(15.3%),达到显著水平,氮素利用率最高,达44.5%。  相似文献   

17.
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5种种衣剂对玉米苗期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毒死蜱.烯唑醇种衣剂+悬浮性伴侣能提高夏玉米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苗期素质,促进生长,同时可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比其他处理增产2.26%~12.74%。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衣剂包衣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人工接种种子包衣苗期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用“西农牌”玉米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可提高种子活力,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且能加速芽、根、叶的生长,对玉米茎腐病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natum)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防效分别达77.6%~81.4%和77.9%~82%,玉米产量增加8.03%~22.7%和9%~14.1%。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模拟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残膜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有较大影响,可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移动速度减慢,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生长发育均受到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0.8%~22.1%,玉米籽粒产量降低2.1%~27.5%,棉花产量降低1%~7.5%.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丁二酸浸种对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丁二酸浸种对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用200~400mg/L丁二酸浸种,玉米增产12.31%~12.50%,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是籽粒体积增大、干物质积累较快、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蔗糖酶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