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涂庆桢  周福东 《养猪》2003,(4):14-14
我站猪场饲养新淮母猪28头,2001年初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断乳前发生成群严重腹泻,共有10窝102头仔猪发病,死亡27头,发病率100%,死亡率26.5%,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损失严重。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1~2月份,猪场共产仔猪10窝计102头,初生仔猪均未注射铁制剂,哺乳期内陆续出现成群乳猪腹泻,表现明显饥饿感,寸步不离母猪前后,并有不安叫声。仔猪生长发育受阻,45日龄断乳时最小的仔猪仅3千克,平均体重7.2千克。断乳后,仔猪腹泻临床症状并无明显加重趋势,但死亡率增加,断乳当日死亡7头,并且死亡的27头仔猪中,有18头在断乳后…  相似文献   

2.
<正> 1988年4~5月和1989年4~5月,我县圳口邹钱仔所养母猪产的两窝仔猪、先后发生急性,亚急性仔猪水肿病1990年春,采取了综合预防措施,未见本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88年春该母猪产仔一窝共11头,在断乳后的一个月内,有7头陆续发病,除1头经治疗存活外,其余全部死亡。1989年春又产一窝共10头,也是在断乳后的一个月内,  相似文献   

3.
仔猪早期断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泉岭垦区90年代前一直沿用母猪春秋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研究仔猪早期断乳,不但可以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国情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为此,我们从1991年起在宝泉岭农场进行仔猪早期断乳试验,选用30头繁殖母猪,连续三产,共产仔90窝、实行35日龄  相似文献   

4.
巴彦县兴隆镇某猪场饲养母猪56头,2003年春共有20窝204头仔猪发病。产仔时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断乳前后发生成群仔猪严重腹泻,死亡54头,发病率100%。死亡率26.5%。成活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有10头成为僵猪,经济损失严重。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91年三甲区和食品三甲良种场对近千头母猪和2000胎的仔猪实行45日龄断乳,获得了理想的效益。经实施的1000头母猪,其中食品三甲良种场,按每头母猪仔猪原60日龄断乳,年产仔1.81胎,窝产仔猪平均10.3头的测算相比,1000头母猪,推广45日龄断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厌食症是因猪产后消化系统紊乱,食欲减退为主的综合症,母猪厌食症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症状表现。引起猪只少食或不食的原因有多种,但多因饲养管理不善,喂食量过多或过少,喂食霉败饲料,猪出现炎症,饲养环境等引起。本病是生产母猪常出现的情况,本病一旦发生后,就会出现奶牛乳质变差,少乳甚至无乳情况明显增多,导致仔猪下痢,死亡率高于正常值,断乳窝体重降低,仔猪整齐度变差,母猪断乳后出现发情障碍等。如果本病不及时得到治愈,往往会影响仔猪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母猪死亡或被迫淘汰,影响母猪正常生产,给养猪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母猪产后厌食,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融水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种猪场自1 997年初至 1 998年 6月 ,饲养的 1 5头繁殖母猪所产的 35窝仔猪 ,几乎没有一窝不发生仔猪黄白痢。 35窝共产 2 45头仔猪 ,至 2月龄断奶 ,仔猪因黄白痢死亡了 83头 ,死亡率近34%。虽然也采取了各种措施 ,使用了各种抗菌药物 ,但收效甚微。防制仔猪黄白痢 ,成了种猪场非常棘手的问题。我们从 1 998年 7月后逐步探讨用 0 0 1 %~ 0 0 5 %高锰酸钾溶液来防制仔猪黄白痢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0头母猪产仔猪 42窝 335头 ,至 2月龄断乳 ,共死亡 2 1头 ,死亡率仅6 3% ,成活 31 4头 ,…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肠道急性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1],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 发病情况2019年3月武鸣区双桥镇某养猪场发现有23头6日龄~10日龄的哺乳仔猪患黄痢病,16头断乳仔猪患白痢病。随后又相继有5窝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病和2哺育栏断乳仔猪发生白痢病。抽测6头病猪的体温分别为:38.4℃、40.5℃、39.2℃、40.1℃、39.3℃、37.8℃。在两天内哺乳仔猪因黄痢死亡11头,因白痢死亡8头。本场兽医曾用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选用20头长大二元哺乳母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猪胎衣粉显著地提高20日龄仔猪窝重、35日龄断乳窝重、平均个体重、日增重和断乳仔猪数。因此,日粮添加2%猪胎衣粉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一起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5月 ,讷河市某乡个体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仔猪以运动失调、惊厥、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 ,经诊断为仔猪水肿病。现将诊断与防制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讷河市某乡一个体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 2 0 0 0头以上。2 0 0 1年 4月初 ,其自繁自养母猪产下 10窝仔猪。在仔猪出生后 7d开始使用 5 5 0 # 乳猪代乳料教槽 ,断乳后换喂 5 5 1# 乳猪料。为使仔猪尽快出售 ,于日粮中又自行添加 2 0 %豆饼。2 0 0 1年 5月中旬 ,其饲养的 10窝断乳不久的 35头仔猪相继发病 ,发病率达 4 0 %。患猪均为营养状况良好的 2 0kg左右仔猪。2 临床症状有 3头患…  相似文献   

11.
母猪的生产力是指每年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在过去的15年内,通过基因优选技术使母猪产出的仔猪总头数有了很大提高,使每年每头母猪的断乳仔猪数达到30头成为可能.但一些配种项目在选育方面单纯追求断乳仔猪总头数,这会对小猪的品质、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胴体价值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州郊区某专业户饲养母猪45头,2003年11月底曾出现3头母猪死胎和弱胎现象.12月共有8~20日龄存栏小猪60多头,其中有40头发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死亡10头.2004年1月,新出生仔猪6窝,其中出现5窝是整窝腹泻,另外1窝12头仔猪中有8头腹泻.先后使用林可霉素、先锋霉素V、土霉素、头孢拉定、诺氟沙星、磺胺嘧啶、杀利王等药物治疗无效.注射阿莫西林和地塞米松混合合液后症状减轻,但仍未控制本病.该场母猪在产前30d均注射过大肠杆菌苗和蓝耳病弱毒苗.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一般发生在饲养多头母猪以上的农户,尤其以猪场较多.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还出现了一些初生仔猪交易市场,使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活动社会化.仔猪的寄养,是将仔猪让非生母猪哺乳;收养则指母猪为其它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人为地将哺乳仔猪进行寄养与收养,在牲猪生产中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和断奶体重,体质发育的均匀度,充分利用了哺乳母猪的哺乳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母猪的产仔潜力.仔猪的寄养,常是针对1南仔猪中1头或几头,有时则是整窝.1寄养的对象1.1母猪产下的健壮仔猪多于其正常乳头征留…  相似文献   

14.
某大型猪场于1997年3月11日开始,在20日龄内仔猪中发生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致死性疾病.自3月6日至3月28日,共产仔46窝,总计478头,整窝发病的12窝,共死亡仔猪431头,死亡率达90.1%,尤以10日龄内仔猪发病更为严重,而猪场内成年公、母猪,肥猪及保有猪场无此病发生.本病发生后,仔猪按低血糖、仔猪先天性缺硒治疗均无效.该场猪群,已经春防接种过猪瘟、猪肺疫、丹毒,仔猪一直实行猪瘟超前免疫.1临床表现病初哺乳母猪普遍表现严重缺乳.仔猪毛色粗乱、精神沉郁、皮肤发红、拉黄色稀粪,体温在40.5~41.5℃,全身颤抖,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15.
蓝溪镇是上杭县仔猪产区,1993年母猪存栏4318头,平均每户饲养母猪0.93头,年生产仔猪6万头,其中有3.5万头左右仔猪供应龙岩、永定、平和及广东等外省县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猪流通量增大,猪的各种疫病也增加,近十几年来,由于仔猪黄痢和仔猎水肿病的发生,使哺乳仔猪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笔者根据几年来防治仔猪各种疾病的临床实践,于今年6月份较系统地对黄潭材22头母猪所产22窝仔猪进行防治试验,并对这些母猪的前一窝断乳仔猪进行追访调查,以作试验对比。现将哺乳仔猪常发病防治的实施措施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6.
盐霉素对仔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霉素是一种聚醚类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抗球虫病,国外曾报道能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但未见仔猪方面的详细试验情况,本试验旨在探讨盐霉素对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的促生长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选择母猪胎次相近的半同胞健康三元杂种(长白×汉普夏×本种)仔猪12窝,分三个组进行试验,每组4窝,仔猪约40头.  相似文献   

17.
VA,VE,Se提高母猪繁殖力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锁链  王相平 《养猪》1997,(1):14-15
VA、VE、Se在母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旨在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及仔猪断乳成活率。同时观察对仔猪初生重、断乳体重及母猪泌乳量的影响。试验母猪在断乳后第3天至妊娠21天、产前1周至产后1周分两阶段口服VA、VE,肌注亚硒酸钠,与对照组猪同等条件饲养。试验结果为,试验母猪平均窝产仔11.8头,仔猪初生重平均1.48千克,断乳体量平均8.63千克,断乳成活率88.7%,母猪产后7天每天平均泌乳量3.63千克;对照组母猪平均每窝产仔10.2头,仔猪平均初生重1.63千克,断乳体重平均8.15千克,断乳成活率79.5%,母猪产后7天每天平均泌乳3.32千克。结果表明,试验母猪窝产仔数平均比对照母猪提高1.6头(P<0.05),断乳成活率提高9.2%,产后7天内泌乳量提高9.3%。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断乳仔猪。病原菌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俗称肠毒血症。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2000年以来,仔猪水肿病在武夷山市发病率日渐增多,并已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规模养猪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禄劝县翠华乡仔猪下痢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华乡是禄劝县的商品仔猪生产基地之一,农户养殖绝大部分都以散养为主。2007年生猪存栏21870头,能繁母猪3200头,产仔猪5860窝61530头,窝均产仔达10.5头。由于仔猪下痢的原因,使仔猪成活率低,直接损失14650头,死亡率达23.8%,发病后仔猪生长缓慢,严重者发生死亡。由于养殖户缺乏仔猪培育及保育的饲养技术和经验,仔猪下痢仍是仔猪饲养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翠华乡仔猪生产,给养猪户、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指泌乳动物在泌乳期,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引起的乳腺发生炎症,乳汁变性的一种疾病。由于母猪乳房炎,乳汁发生变性从而导致仔猪发生黄、白痢或胃肠炎死亡。两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要控制这一疾病带来的损失,采取下列措施是有效的。1找出致病的原因据1999~2000年对39头母猪137窝仔猪进行调查统计得出下表。母猪乳房炎及仔猪黄白痢统计表母猪头数产仔窝数产仔数母猪发病数仔猪发病数仔猪死亡数死亡率39137171733头119窝5898414%(注:仔猪发病死亡指发生黄、白痢或胃肠炎拉稀死亡的,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