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用2%的鱼石脂溶液治疗了雏鸡球虫病。鱼石脂溶液和饮水一起给与雏鸡,期间3日,以后将其间断3日,并重复一个疗程。在间断期间,雏鸡获得清洁的饮水,以后再次给与鱼石脂溶液。作者应用这种方法治疗雏鸡球虫病,同时进行一般的兽医护理和畜牧卫生措施,能够在农庄里消灭雏鸡  相似文献   

2.
用食用醋水或醋米喂雏鸡能预防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用法:小鸡出壳半月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的小米喂雏鸡,或1份醋加20份水给雏鸡饮用。若出壳后头3天在醋里适量  相似文献   

3.
1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1.1雏鸡的选择和运输1.1.1雏鸡的选择选择雏鸡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雏鸡整齐度要好,个体大小差不多,没有过大或过小的雏。(2)对雏鸡要求"五无",即无胶毛、血胶、挂腺、大肚脐、畸形。(3)用右手握住雏鸡,用无名指、小指轻轻按压腹部,用手感腹部是否柔软富有弹性,如此即为好雏,若腹部不柔软,则不是好雏。(4)看一看雏鸡腹部绒毛是否完好,泄殖腔(肛门)是否干净,干净者为好,若潮湿是鸡粪污染,则为带病雏。(5)听一听雏  相似文献   

4.
用低维生素E(VE)和添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饲喂雏鸡建立VE缺乏雏鸡模型.采用吖啶橙和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及透射电镜,观察雏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和超微结构变化;用DNA片段化定量分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雏鸡脾脏凋亡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结果,VE缺乏雏鸡脾脏淋巴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均发生了凋亡变化,出现典型的DNA梯形带.DNA片段化的程度明显也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VE缺乏可致雏鸡脾脏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魏刚才  刘俊伟 《中国家禽》2003,25(16):13-13
1原因 1.1雏鸡质量差 入孵种蛋大小不一造成出壳雏鸡体重差异大,生长阶段分化明显;种鸡群或孵化场污染严重波及雏鸡,孵化不良,雏鸡出壳后管理不善,运输途中出汗等雏鸡应激;孵化场消毒不当,如用福尔马林熏蒸雏鸡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粘膜损伤和角膜炎、结膜炎.  相似文献   

6.
<正>1选购雏鸡优质化(1)优质雏鸡的标准。孵化雏鸡的种蛋来自于健康、高产和免疫规范的种鸡场,鸡雏应在孵化场免疫马立克氏苗。初生雏鸡的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蛋用雏鸡体重应该在35g以上,肉用雏鸡体重在40g以上。要求雏鸡体  相似文献   

7.
雏鸡喂醋好     
在雏鸡出壳半个月内,每天坚持用1价醋加10份水.浸泡雏鸡饲料饲喂;或用1份醋加20份水,直接给雏鸡饮用,可预防雏鸡死亡,提高成活率。雏鸡喂醋好  相似文献   

8.
1、用食醋水或醋米喂雏鸡,能预防雏鸡白痢病和鸡霍乱病的发生,促进鸡的生长发育,预防肠道传染病,提高抗病能力.用法:小鸡出壳后15天内,每天坚持用1份醋加10份水浸泡小米喂雏鸡,或用1份醋加20份水给雏鸡饮用.出壳后头3天在食醋中加点糖防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雏鸡和育成鸡统称为后备鸡,生产健壮的后备鸡是取得良好产蛋性能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笔者通过实践认为:用乳头饮水器育雏(笼养情况下)与常用的塔式饮水器育雏相比有较多优点,值得总结。一、饮水雏鸡能否及时饮到水对雏鸡的生长和成活都很重要。育雏前期的根本任务是给雏鸡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让雏鸡及时喝上水,及时吃到料,不能及时喝上水的雏鸡第二天将会变成弱鸡。用乳头饮水器育雏在前期更应注意到这一点,可采用如下措施避免雏鸡缺水。1.在雏鸡到达前将乳头饮水器下面盛水杯中放满水(水中含抗应激和防病药物)。2.雏鸡装笼后,可让雏…  相似文献   

10.
(一)育雏料使用误区1.饲喂肉雏鸡料。有的养殖户用肉雏鸡料饲喂0~14日龄蛋雏鸡,这是不科学的。肉雏鸡料蛋白高、能量高,是针对快速生长肉鸡品种设计的,如果用在蛋雏鸡阶段会使心血管发育系统不适应,也不利于蛋鸡育成阶段的体型发育,还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1.
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雏鸡,既是购雏饲养者的要求,同样也是孵化供雏者的愿望。对于雏鸡的选择,通常依据种鸡的生产性能、孵化成绩以及从雏鸡外观去考虑。笔者总结十多年孵化管理经验,借鉴一些行内专家和雏鸡饲养者的做法,摸索出一套抚摸鉴别雏鸡质量的方法。具体作法是,用手轻轻握住雏鸡,让雏鸡靠着手掌心,头部向前,然后用五指抚摸,雏鸡好坏一“摸”而知。第一,抚摸全身,健康雏鸡应绒毛清洁,干燥光滑,布满全身,无污物,无粘毛。第二,抚摸腹部,要柔软,平坦,大小适中,剔除腹大或无毛者。第三,用中指、无名指抚摸脐部,要求脐环闭合良好且有绒…  相似文献   

12.
从流动市场上购买雏鸡来饲养,或多或少会出现雏鸡消化不良、气喘、伤寒、伤热、痢疾、便秘等不适症状。带来这些隐患的雏鸡,稍有饲养不当,就会导致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慢慢死亡的现象。近年来,我场将蜂蜜应用到禽病防治中。对购买来的雏鸡,20只一天用蜂蜜(蜂蜜浓度42波美度)器中让雏鸡自由吸食,也可拌入饲料中饲喂,一天吃完为度,连续饲喂10天,上述症状逐步缓解直至痊愈,雏鸡成活率达100%。用蜂蜜预防禽病,效果好、无副作用,又实惠。附近不少农户仿效用蜂蜜饲喂雏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蜂蜜防治禽病效果好@叶必森$江西省龙南县武当镇蜜蜂…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广泛流行的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造成雏鸡早期死亡非常严重的情况,分别在本省的辽阳、鞍山、沈阳及锦州等地多家孵化场分别对215063只肉雏鸡和42026只蛋雏鸡进行了速可生预防雏鸡早期死亡的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使肉雏鸡和蛋雏鸡5日龄死亡率分别降为0.84%和0.53%,20日龄死亡率分别降为2.05%和0.87%.具体方法是取1克速可生(市售)注射用粉剂,用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剂或注射用水2000毫升稀释后,用26号针头注射器在雏鸡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只.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不同日龄采集海兰褐蛋用型雄性雏鸡和AA肉用型雏鸡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确定抗ND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到4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三周后抗体几乎消失。蛋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肉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3.1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前,雏鸡成活率低仍然是影响农村养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现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的调查和一些养鸡重点户、专业户的经验,提出如下七条措施,供养鸡户参考。 1、做好雏鸡的运输。用专用的雏鸡箱装鸡,用前经过消毒。每箱装鸡的数量约100只左右。  相似文献   

16.
南河川饲养场每年春季孵化雏鸡7万只左右,雏鸡出壳后虽然采取防疫措施,死亡仍较多,并且生长发育不够好,大小不均匀。为此,除改善饲养管理外,我们用青霉素和维生素B_(12)试喂来航雏鸡,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E缺乏对雏鸡淋巴细胞膜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低维生素E(VE)和添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饲喂雏鸡,建立VE缺乏雏鸡模型.分离全血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膜蛋白,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淋巴细胞膜蛋白组分变化.结果表明,VE缺乏组雏鸡淋巴细胞膜蛋白带Ⅰ、Ⅱ、Ⅲ含量高于对照组,带Ⅳ、Ⅵ、Ⅶ、Ⅷ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带Ⅴ无显著变化.提示VE对维持雏鸡淋巴细胞膜结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指标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生长并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试验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进生长、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用低维生素E和添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饲喂雏鸡,建立维生素E缺乏实验动物模型。检测雏鸡红细胞膜ATPase活性和唾液酸(SA)含量。结果表明:维生素E缺乏组雏鸡红细胞膜ATPase活性和SA含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提示维生素E对维持雏鸡红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