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杂糯间栽技术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发生与为害的控制作用,为稻瘟病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4+1、6+1、8+2、杂稻净作和糯稻净作。其中,4+1、6+1、8+2处理为:每隔2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3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4个宽行栽2行糯稻。[结果]结果表明:杂稻与高感糯稻间栽,4+1、6+1、8+2处理对杂稻叶瘟、穗颈瘟的控制效果不明显,但4+1、6+1处理对高感糯稻叶瘟控制效果较好,8+2处理控制效果较差;4+1、6+1、8+2处理对高感糯稻穗颈瘟的控制效果都较好,其穗颈瘟的发生明显低于糯稻净作。[结论]杂糯间栽技术对糯稻栽培在生产中叶稻和穗颈瘟的发生与为害均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黑龙江省饶河县水稻种植面积1 .0万 hm2 ,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 3333.3hm2 ,其中山里乡奋斗村发生面积 333.3hm2 ,二林子村发生面积 40 0 .0 hm2 ,减产幅度达 5 0 % ,严重影响了稻米品质 ,经济损失极大。现就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发病症状水稻稻瘟病因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 ,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 (捏茎瘟、穗瘟 )和谷粒瘟 5种。黑龙江省发生主要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为主 ,饶河县发生的是叶瘟和穗颈瘟。水稻一般在 4叶期、分蘖期、孕穗期到抽穗初期最易感稻瘟病 ,北方稻区一般 6月下旬到 8…  相似文献   

3.
大多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菌核病、病毒病、赤枯病、黑粉病、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稻螟蛉、稻蝗等. 一、水稻病害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三系杂稻制种基地玉屏县,对三系杂稻新组合优IA/4761进行了制种母本不同栽插基本苗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株距均为13.3cm的条件下,以母一栽插4粒谷秧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较其他处理可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量与栽插密度对不同水稻品种(杂交稻和超级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oryzae)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均会显著提高稻曲病的发病程度。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施氮处理杂交稻植株发病率、发病穗数及发病粒数分别提高9.7%、4穗和5粒,超级稻分别提高35.8%、16穗和12粒;与低密度处理(D1)相比,不同增密处理杂交稻植株发病率、发病穗数及发病粒数分别提高7.5%、3穗和5粒,超级稻分别提高13.9%、9穗和8粒。两个品种的稻曲病发生程度均有随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7.
以保粳杂2号为研究对象,在气候和生产技术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研究在高、中等2种不同肥力田块条件下栽插密度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肥力田块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中肥力田块所要求的栽插密度比高肥力田块高,其中高肥试点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是28.5万丛/hm2,中肥试点产量最高的密度是33.0万丛/hm2;通过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栽培密度与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总茎蘖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株高、播始历期、全生育期等有关,且有规律性变化,与千粒重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以黑糯(Y4)和红粳(Y5)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插密度,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对有色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数进而影响产量。4万苗/666.7m2密度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密度在12~16万苗/666.7m2时,产量和成穗率较高,干物质积累多,说明适当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有色稻产量和构建高产群体。本试验中Y4和Y5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2万苗/666.7m2和16万苗/666.7m2,且Y5耐密性较Y4强。  相似文献   

9.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3)  相似文献   

10.
选用Y两优900超级稻品种,设计在亩栽插1.9万穴的栽插密度下,穴栽基本苗数分别为2株、3株、4株、5株、6株、7株共6个处理,进行水稻生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水稻生育期缩短;株高、千粒重等指标受穴栽苗数的影响较小,而穗长、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等指标均呈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虽然亩有效穗和亩最高茎蘖数均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成穗率却随穴栽苗数的增加而降低;穴栽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表现为单穴栽插5株4株6株3株7株2株基本苗,以每穴栽插5株基本苗的产量最高,达720.89 kg/亩,其次是每穴栽插4株基本苗的处理,产量达710.71 kg/亩,每穴栽插2粒和7粒基本苗的产量最低,分别为632.30 kg/亩、654.66 kg/亩。从节约生产成本及水稻产量考虑,建议单穴栽插4株基本苗最佳,其次是单穴栽插3株基本苗。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两优676为对照,进行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种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II优1273、天优3301、泸优明占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整齐度好、适应性强,可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于2016年引进8个杂交晚稻新品种(系)在福建省武平县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广两优676、中浙优10号、广8优673、荟丰优3301(待审定的品系)、两优616、Y两优900等6个品种(系)比对照品种宜优11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除荟丰优3301需要继续试验观察外,另外5个新品种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超级杂交水稻天优3301特征特性,并从确定种植区域、种好头季稻、再生季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其作为中稻—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杂交水稻Ⅱ优1273的特征特性、头季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收割留茬和再生季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在袁隆平院士及省超级杂交稻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在永安镇核心试验区内安排了"超级杂交稻一季 再生百亩高产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百亩示范片"头季667m2产量798.0 kg,再生稻667 m2产量353.5 kg的好成绩。建议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2010 ~2012年在沙县夏茂镇、高桥镇建立超级稻天优3301作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片,均获得高产.该文总结天优3301作烟后稻示范栽培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武平县的绿色稻米生产的基础条件、生产需求,总结了绿色食品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超级稻甬优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作晚稻栽培的氮磷钾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其次是钾肥.晚稻最高产量每667m2施肥量为N 10.4kg、P2O5 1.4kg、K 2O9.0kg,最高产量为482.4kg;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 7.2kg、P2O5 0.9kg、K2O 9.0kg,每667m2经济效益达1061.5元.  相似文献   

19.
20.
选择佳辐占作再生稻进行示范栽培及生产试验,表现适应性、抗性、分蘖力强,效益好.该文总结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及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