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青藏铁路沙害段约占铁路全长的22.5%,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不同沙害防护措施下的积沙量,分析其防护效益及空间布局影响,为合理布设防沙措施、有效降低铁路沙害、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已部分布设沙害防治措施的青藏铁路南山口段,根据不同区段沙障的组合方式,设置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和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Ⅰ区:无防护措施区;Ⅱ区:低立式聚乙烯(PE)网格沙障防护区;Ⅲ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低立式PE网格沙障共同防护区;Ⅳ区:高立式栅栏沙障防护区;Ⅴ区:高立式栅栏沙障与高立式PE阻沙网防护区),通过测定积沙体断面要素和平均深度,计算不同防护措施组合的年均单宽阻沙量,用于评价不同措施或措施组合的阻沙效果及空间布局的影响。【结果】1)在无防护措施的对照区对应铁路轨道没有积沙现象,同时目前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磨损,可见,南山口地区沙害程度较轻,在此处布设沙障必要性不大,积沙较多的沙障甚至还可能发展成为沙源地,将沙引向铁路路基;2)在4个不同措施组合防护区中,Ⅲ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最大,为1.125 m~3·m~(-1),由此可推断,南山口段的年均单宽风沙流至少为1.125 m~3·m~(-1);3)Ⅳ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978 m~3·m~(-1),约为Ⅲ区的87%,说明单个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果也很好;4)Ⅴ区沙障内年均单宽阻沙量为0.782 m~3·m~(-1),仅为Ⅲ区的70%,说明高立式PE阻沙网的布设不仅没增强Ⅴ区沙障内的拦沙量,反而降低了同区内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PE阻沙网的布设间距过小。5)结合阻沙效果与建设成本,本研究认为南山口段PE网格沙障的最优宽度为13 m,另外,在南山口设置一道栅栏沙障便可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还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结论】南山口地区设置的沙障中:PE网格沙障宽度过大造成材料的浪费,布设宽度应以13 m为宜;PE阻沙网布设间距过小,使得拦沙作用很弱,且降低了同区内高立式栅栏沙障的拦沙效益;单个栅栏沙障在防护区中表现出很强的阻沙作用。研究认为南山口地区的沙害程度较轻,设置沙障必要性不大,如果设置沙障,可只设置1道栅栏沙障,既能达到很好的防沙效果,又能使建设成本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轻度沙害地段科学、合理的布设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羽翼袋沙障是一种新型沙障,可增大风沙阻力,减弱风速,达到底袋固沙、羽翼消风的作用,提高了防风固沙效果。通过与传统沙袋沙障对气流速度、风沙流结构及相对阻沙能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羽翼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为防沙治沙筛选新材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风速下,羽翼袋沙障有效防护范围较沙袋沙障增大3.99~7.50倍,减弱风速效能提高10.50%~21.23%;沙袋沙障各点位输沙量均大于羽翼袋沙障,各高度阻沙能力系数反之,羽翼袋沙障相对阻沙能力较沙袋沙障增加1.19~1.36倍。  相似文献   

3.
针对干武铁路沿线单一防沙措施比较多的现状,通过近年来在一些主要沙害路段的试验研究和沿线的调查与定位观测,对几种主要防沙进行了对比分析,参与对比的指标有铁路沙害状况,植被盖度,风速,土壤有机质的变化,防沙措施持续发挥作用的时间以及防护措施和造价等6项。  相似文献   

4.
盐池县旱作农田防护林结构及防风阻沙效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宁夏盐池沙地风蚀严重的现状,对当地的农田防护林(片状灌木林、带状灌木林、带状乔木林)的防风阻沙效能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的起沙风速差异显著,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的稀疏沙质草场起沙风速明显大于旱作农田及流动沙地的起沙风速;不同林带结构的防风阻沙效能不同,就研究对象而言,防风阻沙效能的顺序为:小叶锦鸡儿片林>白榆林带>沙柳林带.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南部铁路风沙害防治措施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毛乌素沙地的特征,设计采用机械同沙和植物困沙相结合的方案,即树枝沙障及经编防风固沙网格先期防风固沙.沙障内种植沙生植物后期间沙。建立由高立式沙障,沙柳方格、土工合成材料沙障以及植物防护带组成的,具有阻沙、嘲沙等综合功能的完整防护体系。并对此铁路风沙害防治措施进行评价,为在类似地区推广铁路风沙害防治的技术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洲边缘及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最重要的作用是降低风速、控制农田土壤风蚀、防止或减轻地表起沙和风沙入侵,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绿洲农田防护林是绿洲防风阻沙、控制风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位观测实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防护林防风阻沙的基本规律及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兰新线黑山湖段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铁路沙害的形成特点以及危害方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现有防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段铁路现有防沙林带从灌溉方式、林带补建与更新、前沿阻沙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其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以来,杭锦后旗大力开展防沙治沙攻坚战,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治沙植绿运动,先后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压柴草沙障13.4万亩,修建穿沙公路60多公里,打组合水井160多眼,开挖渠道30公里,整地4万亩,完成乔木造林、人工灌木造林、飞播和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4.5万亩,现已形成一条长48.6公里、平均宽350米的阻沙林带。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路基对风沙运动规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研究青藏铁路原有路基及新提出的一种输沙型路基的流场分布情况以及路基积沙特征,并讨论了轨枕式挡沙墙与PE阻沙网对路基风场及积沙特征的影响,探索路基对风沙运动规律的影响,为青藏铁路防沙治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3种路基(普通路基、通风路基、输沙路基)以及2种沙障(轨枕式挡沙墙、PE阻沙网)的组合形式,通过模拟流场及积沙分布特征,评价沙障的防沙效果并分析路基受风蚀影响的程度。【结果】3种路基的风速流场具有相同的功能分区,且风速对流场的影响较小;在路基迎风侧,普通路基对风速的降低作用最强,极易引起沙粒在路基坡脚和边坡堆积,路基顶部风速明显增加,大风时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路基背风侧存在回流现象,部分沙粒在重力作用下会堆积在背风侧边坡处;普通路基迎风侧边坡积沙情况严重,沙埋铁轨现象频发,布设有通风管的路基会受到积沙影响,导致管道堵塞,影响其冻土保护功能,输沙路基利用狭管效应,使风沙流加速通过,防止迎风侧边坡积沙和风沙上道,且一旦输沙管道发生积沙,可通过自然风力清除,若必须人工清理也便于操作,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当路基上风向布设沙障时,沙障对风速有极强的减弱作用,路基和沙障之间存在一个减速区,该区域速度呈中间大两端小分布规律,风速无法达到起沙风速,沙粒沉积在沙障前后,路基边坡积沙明显减少。【结论】3种路基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沙,输沙路基积沙量最小,且便于清理;轨枕式挡沙墙积沙量迎风侧大于背风侧,PE阻沙网积沙量背风侧大于迎风侧,并且沙障间距影响着阻沙效果,适当调整沙障间距,使此区间内的风速不足以起动沙粒,提高沙障阻沙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输沙路基相对于普通路基和通风路基更适用于风沙地区,但目前的结果还停留在理论阶段,需要在高原环境中进一步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工程措施是铁中防本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选用及设置合理,可以和防治体系中的生物措施相辅相成,在时空上互相补充,提高整个体系的综合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是用营林综合治理模式在绿州外围风沙危害的咽喉地带,通过设置封滩育林育草带,形成保护绿洲农田的第一道防护屏障、营造防风阻沙固沙林带形成第二道绿色防线、营造绿州外围基干林带形成第三道绿色防线,三者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风沙综合治理营林技术防治风沙危害。经对比,这一综合营林模式是防治风沙危害的最有效途径。该项技术弥补了传统模式治理风沙危害治标不治本的单一性,其关键技术在于将传统的封滩育林育草、防风阻沙固沙林带、基干林带营造的相关技术措施通过合理配置,按照生态系统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集锦     
<正> 包兰线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这一项目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铁道部兰州铁路局、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林业部等10个单位针对包兰线沙坡头地段沙丘高大、沙层深厚、降  相似文献   

13.
提出实施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水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并针对我区沙漠化土地现状提出了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应采取的政策保障措施,通过严格的组织管理和必要的政策保障不断提高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质量,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出了“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五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制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以下简称《防沙治沙法》),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大了防沙治沙的国家投入,西部地区以防沙治沙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如火如荼,部分地区生态恶化的状况已初步改善。《防沙治沙法》是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后,我国第三部有关林业的专门法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关于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它的…  相似文献   

15.
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宝中铁路防沙护路林带树种选择及营造技术4年的试验研究,筛选出沙枣、柠条、花棒、柽柳、沙木蓼等5个较耐干旱且生长稳定的树种,并选出了其适生的土壤类型、造林密度、适宜的灌溉定额以及提高沙枣造林成活率的修剪措施,使年降水量200mm左右的风沙危害地段,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以上,且林带树木生长状况良好,已发挥了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理顺和正确树立“十一五”三北防护工程建设防沙治沙工作的思路,对指导和搞好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就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十一五”期间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防沙治沙工作,提出了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宁省计划投入1亿元苗木补助资金打造科尔沁沙地阻沙带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建设、保障、保护和发展等就倍受关注。文章简要总结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省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沙治沙是生态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文中介绍了河北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防沙治沙新思路及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连地区山地山花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发挥野生经济植物山花椒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多种实用的林业技术措施,在大连地区宜林山地栽植山花椒。既扩大山花椒数量分布和经济产量,又提高生态防护效能,促进当地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江南水网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有木麻黄林带、水杉林带、池杉林带和落羽杉林带。不同的林带,其防护效果往往相差很大,为发挥林带的最大防护效能,需确定一个最佳林带结构。在防护林研究工作中,常以林带的透风系数作为判断林带结构优劣的指标,并根据这个指标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林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林带的透风系数和防护效能作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