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对脱霉剂的定义是能消除或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就叫脱霉剂,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不严谨的。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较早应用到饲料中来消除霉菌毒素的,也是目前脱霉剂产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应用最为广泛。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利用某些物质特殊的物理结构和性质,与霉菌毒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来降低动物肠道和机体对各种霉菌毒素的吸收。一般吸附剂分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硅铝酸盐类)和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酯化甘露聚糖)两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因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农业和畜牧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是预防和治疗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症最常用的措施。霉菌毒素吸附剂可结合霉菌毒素,阻止被动物机体吸收,可与霉菌毒素结合后随粪便排出动物体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都是同等有效的,许多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产品可能不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鉴于此,《新饲料》杂志同上海贺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在2010年第1期开办"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霉菌毒素及吸附剂研究",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其应用、作用机理及添加方法等,以供广大饲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后,会造成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使机体整个消化代谢机能紊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死亡率增加。同时毒素也会在动物体内沉积,这种沉积可能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的体内,对人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饲料的脱霉技术,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大类。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用于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主要有活性炭、铝硅酸盐类(蒙脱石、沸石粉、膨润土等)和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多糖等)。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禽饲料、猪饲料和奶牛饲料中应用广泛。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解决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但存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营养物质及暂无统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剂评价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于及饲料原料中。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毒素的污染,极大地危害了动物的健康。霉菌毒素俨然已成为养殖业的隐形杀手。因此,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而矿物类霉菌毒素吸附剂又以其绿色、安全、环保的特质备受关注。为了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应用技术,本刊记者继2012年9月22日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后,专程前往特别联办单位美泰克(天津)矿物有限公司,采访总经理周慧堂博士,就矿物类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畜牧业中应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市场上霉菌毒素较多,以活性炭类、酵母细胞有机物类、粘土类为基础,这些产品通过应用不同的工艺加工处理,提高这些产品对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但以上产品具有一定的缺陷,对于霉菌毒素吸附功能比较单一,在饲料中不能同时吸附多种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在胃液或者肠液、酸碱环境中成分被破坏,与毒素解析,无法脱霉;一些吸附剂类产品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时,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结合,阻碍或干扰营养物质的吸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子伟  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2019,(12):5391-5398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向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脱毒剂就成为目前畜禽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之一。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剂主要包括霉菌毒素吸附剂和生物酶解毒剂。对饲料霉菌毒素脱毒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广谱、保营养的霉菌毒素脱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可在饲料、畜禽及水产动物体内蓄积残留,为动物健康和人类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对饲料及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国家及行业对霉菌毒素的检测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对饲料及动物源性食品中霉菌毒素检测及防霉脱霉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晏家友 《猪业科学》2012,29(6):36-37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饲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后,可能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功能抑制和繁殖机能障碍,甚至引起动物中毒死亡。饲料中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减小霉菌毒素污染的有效办法。综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和毒性,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类型和效果,以及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霉特吸的特色,为养猪生产中合理选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霉菌毒素产生情况、种类和饲料脱霉剂利用及危害等方面的分析,掌握饲料脱霉剂在实际应用中的要点,以便饲料脱霉剂更好的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与畜牧》2009,(11):44-45
霉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的严重威胁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霉菌毒素脱毒剂是预防和治疗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症的重点。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或结合剂都是同等有效,许多在市场上流通的类似产品可能不利于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目前,生物降解霉菌毒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脱毒方法,日益成为行业关注和研究热点,鉴于此,《新饲料》杂志与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在2009年第11期开办"特别关注"栏目,主题为"霉菌毒素与生物脱毒研究进展",邀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以供科研人员及饲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介绍了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以及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有效性评价方法.认为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有效性时,检测方法应因毒素而异,体内、 体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主办的"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产品有效性评价规程及建立准入制度研讨会"上,江西迈吉生化营养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师贵针对饲料脱霉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作了发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反常,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霉菌毒素感染,加上病虫害时有发生,使得饲料原料和食品原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这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解决这  相似文献   

16.
"首届饲料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研讨会暨微生态制剂大会"已于2011年11月成功召开,这次盛会聚焦微生态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新技术,堪称业内人士开展技术交流、建立友谊、共谋发展的最佳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拓宽微生态制剂研发与应用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饲料与畜牧·新饲料》杂志、《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杂志、华牧先行网将于2012年9月21日(VIV展会前)在北京召开"第二届饲料微生态  相似文献   

17.
正霉菌毒素是不同种类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与畜牧业相关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如呕吐毒素和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烟曲霉毒素和麦角生物碱。由于霉菌毒素很难去除,因此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畜牧养殖业构成威胁,其还能在畜禽产品中残留,  相似文献   

18.
9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市饲料工业协会、《饲料与畜牧·新饲料》杂志、《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杂志、华牧先行网、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饲料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研讨会暨微生态制荆大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霉菌毒素解决方案主要基于产品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然而,使用脱霉剂来控制霉菌毒素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吸附剂型化合物不能有效地吸附广范围的霉菌毒素。单端孢霉烯特别难与吸附剂结合,例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T-2毒素,这就需要在降解霉菌毒素上另辟蹊径。机体排出霉菌毒素的途径各异,一般通过粪便、胆汁、乳汁或尿排出体外。它在通过血液到达机体组织之前,肝脏  相似文献   

20.
以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为主的霉菌毒素不仅直接损害农产品及饲料质量,还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吸附法是目前最为有效且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霉菌毒素吸附剂种类、主要吸附剂改性方法、霉菌毒素检测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吸附剂的开发与研究、霉菌毒素检测和评价方法的发展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霉菌毒素|吸附|非金属矿物|检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