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19,(6)
<正>我国酿酒工业十分发达,每年都会产出大量下脚料白酒糟,经化验分析新鲜白糟糠含粗蛋白27.4%,粗脂肪2.3%,粗纤维9.2%,粗灰分4.4%,C∶N为27∶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0.0%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与发育。针对白酒糟所具有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仅能栽培平菇,而  相似文献   

2.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春英  王礼门 《食用菌》1997,19(2):24-24
由于棉子壳价格的上涨,菇农种菇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酒糟、玉米芯、阔叶树木屑等资源,进行猴头菇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常山99,引自浙江常山微生物所。 (二)供试配方 ①棉子壳81%,麸皮15%,尿素1%,石膏2%,磷肥1%。②棉子壳82%,麸皮15%,石膏2%,磷肥1%。③棉子壳82%,麸皮11%,玉米粉4%,石膏2%,磷肥1%。④阔叶树木屑76%,麸皮15%,谷壳5%,石膏2%,磷肥1%,白糖1%。⑤杂木屑76%,麸皮15%,谷壳5%,石膏2%,磷肥1%,白糖1%。⑥玉米芯86%,麸皮11%,石膏2%,磷肥1%。⑦酒糟96%,石膏2%,磷肥1%,白糖1%。 (三)试验方法 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其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基配方 A组:①生大米10%,木屑88%,糖1%,石膏1%;②麸皮10%,木屑88%,糖1%,石膏1%;③米糠10%,木屑88%,糖1%,石膏1%;④麸皮5%,米糠5%,木屑88%,糖1%,石膏1%。B组:同A组培养基①~④,但每瓶浇米汤60ml。C组:①黄沙40%,园土40%,生大米20%;②黄沙4%,园土40%,麸皮20%;③黄沙40%,园土40%,米糠20%。每瓶浇米汤60ml。D组:①黄沙40%,园土40%,青菜、蒲公英鲜叶(打烂)各10%;②黄沙40%,园土40%,切碎枯树叶20%;③黄沙40%,园土40%,打烂青草20%。E组:同  相似文献   

4.
栽培榆黄蘑常见的培养料配方为:①木屑50%,玉米芯32%,麸皮10%,豆饼粉5%,糖、石膏和石灰各1%,另加过磷酸钙0.5%、多菌灵0.15%。②玉米芯89%,米糠10%,石膏、石灰各1%。③木屑80%,麦麸17%,石灰、石膏、糖各1%,另加多菌灵0.1%。以上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在100%~140%。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了以木屑为主料添加适量的新鲜猪粪,显著增加了产量,生物学效率达到200%。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柳勇 《中国食用菌》1991,10(1):34-34,33
一、配方与装袋 (一)棉籽壳44%,杂木屑44%,米糠或麸皮10%,石膏粉1%,白糖1%。(二)棉籽壳88%,米糠或麸皮10%,石膏粉1%,白糖1%。(三)杂木屑75—78%,米糠或麸皮20—23%,石膏粉1%,白糖1%。(四)甘蔗渣75%,米糠或麸皮20%,石膏粉或碳酸钙1%,白糖1%。(五)玉米芯(秆)粉75%,麸皮或米糠20%,玉米粉或豆粉3%,石膏粉1%,白糖1%。(六)废棉团或稻(麦)草粉88%,麸皮或米糠10%,白糖1%,石膏粉1%。以上配料水分比1:1.25—1.6,即含水量60—65%,pH 4.5—6.5。选用聚丙烯或耐高压聚乙烯塑料袋,长35—38厘米,宽15—17厘米。装袋应上下松紧适中,密度一致,以偏紧为宜。装入量占塑料袋长的3/5,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粪草料菌种,制作较烦琐,尤其在南方堆制料时正逢雨季,备料不便。笔者从1980年以来,综合外地一些新配方,设计了四种制菌种的培养料配方:①泥炭土培养基——泥炭土50%,牛粪10%,统糠30%,麦糠10%,另加过磷酸钙1%、CaSO_41%、石灰2~2.5%。②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80%,牛粪10%,麦糠10%,另加CaSO_41%,过磷酸钙0.5%,石灰1.5%。③麦粒培养基——麦子80%,牛粪15%,白糖5%,另加CaSO_41%、石灰或CaCO_40.5~1%。④生料培养基—稻草40%,牛粪60%,另加麦糠5%,CaSO_41%,石灰1.5%。以粪草料培养基作对照。五种培养基的PH值均为7.2~7.5,按常规装瓶、  相似文献   

7.
1配方 豆秆培养料:豆秆87.85%,玉米面5%,石灰2%,石膏1.5%,磷肥2%,草木灰1.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0.5ppm三十烷醇,每100kg料加水160kg。两头填充料:棉子壳93.85%,草木灰2%,石灰1.5%,石膏1%,磷肥1.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每100kg料加水125~130kg。  相似文献   

8.
我们选用了桑蚕副产物——蚕粪米代替麦麸(米糠)制作食用菌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菌种:平菇侧五,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引进。二、材料:由省蚕科所提供的87年下半年养蚕后的蚕粪。三、配方:1.棉子壳78%,麦麸20%,石膏1%,糠1%,多菌灵0.2%,2.棉子壳78%,米糠20%,石膏1%,糠1%,多菌灵0.2%;3.棉子壳78%,蚕粪20%,石膏1%,糠1%,多菌0.2%;4.棉子壳88%,蚕  相似文献   

9.
啤酒糟为工厂三废之一,除部分用作饲料外,大多数尚未利用,且造成环境污染。据报道,啤酒糟含粗蛋白13%~15%,粗脂肪2.6%~7.5%,无氮浸出物26%~49%,粗纤维17%~27%,粗灰分12%~18%,钙0.28%~0.5%,磷0.16%~0.4%,还含有钾、镁、铁等多种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为此,笔者在食用菌栽培上进行探索,经两年的金针菇栽培试验,生物学效率达85%。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苍山大蒜,中外驰名,但其副产品大蒜秸只作为燃料。为了开发大蒜秸的利用价值,广辟食用菌栽培料,笔者进行蒜秸阳畦栽培平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供试菌株 CCEF89,引自河北省食用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PDA;原种为小麦培养基;生产种为棉子壳90%,麸皮8%,尿素0.5%,白糖0.5%,石膏1%。常规制种。 2原料准备 选当年产无霉变、金黄色大蒜秸1500kg,晒干后截切成5~8mm长备用。 3试验配方 A.大蒜秸85%,麸皮10%,石灰3%,石膏1%,糖0.5%,尿素0.5%。B.大蒜秸60%,碎玉米芯25%,麸皮10%,石灰3%,石膏1%,糖、尿素各0.5%。C.大蒜秸60%,棉子壳25%,麸皮10%,石灰  相似文献   

11.
我于八七年开始,用豆饼粉代替麦麸生产平菇、凤尾菇、金顶侧耳原种及栽培种,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 原种配方:木屑93%,黄豆饼粉5%,石膏1%,蔗糖1%。含水量60%至65%。栽培种配方:木屑93%,豆饼粉5%,蔗糖1%,生石灰粉1%至1.5%(夏季加入1.5%)。含水量同原种。将上述原料混合拌匀后加水调制为含水量60%至65%,按常规方法装入500毫升的罐头瓶中,常压灭菌6至8小时。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四种以柞枝木屑为主的栽培料配方栽培滑菇(对照采用杂木屑85%,麸皮13%,石膏2%,含水量60%~65%),筛选出适合北方柞蚕产区的柞枝木屑栽培滑菇的高产高效配方。结果表明:供试配方中配方④(柞枝木屑55%,棉籽壳30%,麸皮11%,玉米粉2.5%,石膏1%,生石灰0.5%)的产量最高,但从综合效益来看配方②(柞枝木屑75%,玉米芯10%,麸皮13%,石膏2%)最优。  相似文献   

13.
一、浓度关 浓度适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施用浓度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般来说,各种肥料适宜的喷施浓度是:尿素0.3%~0.5%,硫酸铵、硝酸铵0.1%~0.3%;腐熟人尿5%~10%;氯化钾0.3%;草木灰1%~6%;硫酸钾0.5%~1%;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80年将造纸厂下脚废料晒干,配上其他原料,试制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菌种,菌丝生长正常,通过栽培试验,出菇正常。制蘑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78%,干猪牛粪(碎粉)20%,石膏粉2%,含水量60%,pH9。制香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50%,锯木屑28%,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含水量62%,自然pH。制平菇菌种为下脚料78%,麦麸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含水量62%,自然pH。制草菇菌种为下脚  相似文献   

15.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目前我国在竹荪人工栽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菌种制作中,菌丝生长缓慢,培养期长,质量较差,易受杂菌污染。为此,近年来笔者对竹荪原种培养材料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短裙竹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菌种厂。原种培养料设四组配方:A.棉子壳75%,麸皮21%,石膏1.5%,过磷酸钙、葡萄糖各1%,硫酸镁0.5%。B.木屑77%,麸皮20%,石膏1.5%,葡萄糖1%,硫酸镁0.5%。C.竹屑77%,麸皮21%,石膏、葡萄糖各1%。D.木屑35%,棉子壳43%,麸皮20%,石膏、葡萄糖各1%。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6.
蔬菜幼苗期猝倒病、灰霉病和沤根等发生十分严重。据笔者近几年对蔬菜基地调查,番茄、黄瓜、苦瓜和辣椒灰霉病株发病率分别为10%~30%、5%~20%、10%~15%、10%-25%,冬瓜、黄瓜猝倒病株发病率分别为40%~80%、10%.20%,苋菜、竹叶菜和瓜类沤根分别为10%~30%、30%-70%、20%~50%。  相似文献   

17.
平菇塑料袋栽培产量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米,我们摸索到平菇的塑料袋栽培是最佳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不受地区、原料的条件限制,都能高产、稳产。选用配方 1.棉籽壳95%,过磷酸钙3%,石膏2%;2.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3.玉米芯75%,麦麸23%,石膏2%;4.甘蔗渣80%,米糠20%;5.稻草粉50%,麦草粉50%;6.农作物杆混合粉98%,石膏2%。任其选用一种配方,将原料充分拌匀后,加入清水,使料内含水量达60%时装袋。塑料袋选择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都行。塑料袋厚度一般8~6丝,直径22cm为宜,剪成长50cm袋子。将拌好的料装  相似文献   

18.
林娟  周选围 《食用菌》1998,(6):14-14
灵芝是一种药用真菌,自1969年我国实现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笔者选用木屑为主料,麸皮、玉米粉、米糠、稻草粉为辅料进行栽培实验,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川引1号,引自四川农科院菌种厂。 1.2 试验配方 A.杂木屑95%。B.辅料麦麸:B_1杂木屑85%,麸皮10%;B_2杂木屑80%,麸皮15%;B_3杂木屑75%,麸皮20%。C.辅料玉米粉:C_1杂木屑85%,玉米粉10%;C_2杂木屑80%,玉米粉15%;C_3杂木屑75%,玉米粉20%。D.辅料米糠:D_1杂木屑85%,米糠10%;D_2杂木屑80%,米糠15%;D_3杂木屑75%,米糠20%。E辅料稻草粉:E_1杂木屑85%,稻草粉10%;E_2杂木屑80%,稻草粉15%;E_3杂木屑75%,稻草粉20%。以上配方均另加石膏粉、碳酸钙各2%,蔗糖1%,按常规法制种和栽培。 1.3 观察和统计 接种后每天定时观察菌丝的长势,当菌丝在栽培袋中长至2/3时,定时观察现原基情况,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最近发明了一种利用椰子榨油后的副产品——椰子水、椰子壳、椰子衣、椰子粕栽培食菌的方法,不但解决了培养基的不足,而且能缩短栽培时间。这些副产品含有食菌所需的碳氮源、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等,特别是椰子水中,还含有促进食菌增殖的物质。其成分的分析值(凡%表示重量百分比):①椰子水:水分93%,油分1%,粗蛋白0.4%,碳水化合物5%,灰分0.6%。②椰子壳:水分8%,木质素29.4%,戊聚糖27.7%,纤维素26.6%,灰分0.6%,其它7.7%。⑧椰子衣:水分8.5%,粗纤维67.8%,灰分及其它23.7%。④椰子粕:水分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芯玉米面袋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芳  刘振钦 《食用菌》1998,20(1):24-24
在食用菌栽培中,用玉米芯、玉米秆及玉米面生产平菇报道较多,但在香菇栽培中少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用玉米芯及其废弃物栽培香菇的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菌种Cr04。培养料配方共11个:①(对照)木屑78%,玉米芯20%;②玉米芯78%,麦麸20%;③木屑39%,玉米芯39%,麦麸20%;④(对照)木屑78%,麦麸20%;⑤木屑78%,玉米面20%;⑥木屑39%,玉米芯39%,玉米面20%;⑦(对照)木屑78%,麦麸20%;⑧玉米芯78%,玉米面20%;⑨木屑78%,稻糠20%;⑩木屑88%,玉米面10%;(11)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10%,玉米面10%。以上配方均加石膏1%,糖1%,多菌灵0.1%。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半熟料块栽,每处理19个菌块,每块干料2kg,按配方配成不同处理,含水量60%。采用蒸料法(见气就撒),撒至离蒸桶顶端10cm高时,停止上料,将锅盖严,锅上圆气2小时后出料,趁热用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