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采棉测产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机采棉测产系统的应用情况2004年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引进美国凯斯公司机载棉花产量监测AG132系统,经过安装与调试后,对200hm2棉花进行了测产,基本掌握了该系统操作规程。2005年在总结2004年的基础上,对三团科技连350hm2全自动化滴灌棉田进行了产量监测,收集了10个农渠的产量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的糖厂压榨车间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信息管理系统,由输送带控制、榨机转速控制、蔗渣带自动计量、渗透水·混合汁流量控制、榨面操作台、压榨自控系统中心站、网络通讯等系统组成,可对压榨车间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控制和监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生产进行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3.
智能决策系统在棉花膜下滴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从2005年5月建成313hm2棉田膜下滴灌智能决策系统并投入使用,通过一年多的使用,该系统真正达到自动反馈田间各项技术参数,适时适量控制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周期,自动化控制灌溉,提高了棉花产量并显著提高水的利用率。1棉花膜下滴灌智能决策系统的必要性选用适宜的品种和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但不同棉田的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物资投入、棉苗长势、栽培技术等均有差异。因此,看天、看地、看苗是棉花管理的核心。基于上述原因,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于2005年提出看天(自动化气象站适时自动获取温度、…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讯 :新疆三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 ,2 0 0 3年上半年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引进了微机自动化测水、地埋式滴灌技术 ,从美国引进了农业气象自动观测技术 ,建成了千亩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地埋式滴灌技术将滴灌毛管铺设在地下 45 cm的耕作层以下 ,将水肥滴入农作物根部。气象观测站自动采集温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日照辐射量等数据 ,通过蒸发测量仪测量田间水分蒸发量 ;使用张力计、中子仪测出土壤不同耕层的水分含量。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计算机智能化控制系统 ,由计算机线遥感控制装置、电磁阀控制装置按棉花需水量自动控…  相似文献   

5.
在兵团提出的发展壮大兵团的前提下,三团党委审时度势制定以“棉花稳团、科技兴团、招商强团”的发展战略,把三团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创建国家级科技先进团场,在兵团率先实现现代化农场”。三团先后投资200万元设立了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并建立“大漠绿岛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网站,把它们作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同时积极与全国各地科研单位及科技企业合作,引进技术、资金、项目,发展壮大三团。2004年8月25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在三团召开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交流现场会,三团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应用尤其是自动测水测肥地埋式渗灌、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系统、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监测、自动气象站、可视农业信息监测平台、AFS采棉机测产系统等项目的实施,使与会者看到了现代化国营农场的前景与未来。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旨在建立一种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化普洱茶渥堆生产装置,该装置共分为三个个功能模块:电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附件模块。电路模块的电源对待测普洱茶样品进行有效照射,光纤探头将透过普洱茶样品的发酵信息进行聚集,然后通过光纤传递给光纤探头将透过普洱茶样品的发酵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光纤传递给数据处理模块的发酵仪。发酵仪准确、有效、实时的获取通过光纤传递过来的普洱茶样品发酵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计算和分析,从而完成对待测普洱茶样品发酵程度的预测,并在触摸显示屏上进行结果显示,实现普洱茶渥堆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7月21-22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20余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携带155项作品同台竞技,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代表队设计制作的“全自动沏茶机”获国家一等奖。这台沏茶机可以通过触摸屏系统分别挑选红、绿、白茶品种,选定茶叶后,沏茶机自动将一旁水壶内的水抽取到容器内把水煮沸,然后一个机械臂自动揭开茶壶盖,  相似文献   

8.
苗期水分亏缺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马铃薯苗期设置重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5%)、轻度水分亏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和充分灌溉(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5%)3个水分处理,其他时期均充分灌溉,研究了马铃薯苗期不同水分亏缺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品种生育前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随苗期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复水后,从出苗后22 d至收获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一直表现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重度水分亏缺,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后,马铃薯存在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收获时2品种的块茎产量依次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重度水分亏缺,其中,轻度水分亏缺处理的商品率均高于其他2个处理,而单株结薯数表现为:充分灌溉>轻度水分亏缺>重度水分亏缺,说明适度的水分亏缺通过控制结薯数与增加块茎重量产生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阐明在水份应力(moisture stress)条件下,可通过重施钾肥来提高幼年茶树对水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以一年生及半年生的无性繁殖系茶苗(TV7)为供试材料,于1976年7月至1977年7月进行下列试验。处理分为三个土壤水份标准,即1田间持水量(M_0含水率18%),  相似文献   

10.
高通量花生转录组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机为硬件平台,基于Linux操作系统,以Perl语言作为主要的程序编辑语言,整合SeqClean、TGICL、RepeatMasker,Blast,Bioperl等软件或模块,构建自动化、高通量的转录组分析系统。整个分析系统以三个自编的Perl脚本为主程序,其中以assemble.pl为主程序的序列组装,以annotFun.pl为主程序的功能注释和以annotGO.pl为主程序的功能分类。通过分析粤油20在叶斑病诱导下获得的8 328个叶片EST,进一步验证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构建的花生转录组分析系统通过三个主程序能够自动、简洁、高通量地完成花生转录组数据的组装、注释与分类,为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生物信息,也为其他生物信息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环境恶化、高的农药费用和需避免除草剂产生抗性这些因素促使智能喷雾器迅速诞生 ,这种喷雾器在行作作物系统中可准确探测行间的杂草 ,能避免农药喷洒到裸地上。绿色目标选择 (GTS)喷雾器利用杂草点进行喷洒 ,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地表覆盖下都可以使用 ,但是需通过操作员来调整杂草的大小和喷洒速度。GTS喷雾系统是专门设计的配有防护罩的宽面喷管式喷雾器 ,同时还配有一对喷雾杆 ,能同时均匀地向杂草喷药 (喷嘴的直径经调整可超过100mm)。新南威尔士州早期应用自动杂草点喷雾系统的结果表明 ,在为害轻的田里 ,以常规的浓度喷洒可节…  相似文献   

12.
甘蔗新品种桂糖36号和桂糖37号种性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糖36号(原名:桂糖03-1403) 桂糖36号,亲系:新台糖23×CP84-1198.201 1年3月育成.中至中大茎,发芽出苗率好,分蘖能力特强,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特早熟、特高糖、高产、宿根性好、极易脱叶或自动脱叶,适应于广西中等水肥条件下栽培.其最优良的特性是特早熟、特高糖及和极易脱叶.甘蔗蔗糖分较对照种新台糖22增1度糖以上,产蔗量与新台糖22相近、亩含糖量较新台糖22增加. 蔗茎产量:据2009-201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通过7个区域试验点两年新植一年宿根共三个作物季21个点次试验,桂糖36产蔗量为5776公斤/亩,与对照种新台糖22产蔗量(5886公斤/亩)相近.  相似文献   

13.
常温常压下,液态水不是由单个游离水分子组成,而是以水分子团簇的形式存在的。多个水分子间依靠氢键形成水分子团簇,团簇结构越小,其生理活性越强。本文对改变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原理与方法,小分子团簇水的生理特性及其应用做了回顾与展望,以期为小分子团簇水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茶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恢复干热河谷退化山区草地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于2004~2007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云南省永胜县设置样点,在退化严重的草地上建植了7个组合模式的灌草复合型草地,以凋落物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截流量、草地盖度、草地土壤崩解时间为指标,对建植3年的灌草草地的水保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草+藤"最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植被重建,其中"木豆+非洲狗尾草+高羊茅+大翼豆"建植模式显著地提高草地植被盖度和凋落物重量。凋落物的持水能力与凋落物重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根量与土体崩塌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灌草草地植被盖度、凋落物量和根系重量的显著提高,有效地提高草地的持水量和有效截流量,推迟草地土壤崩解时间,增加了土体的稳定性,对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践,对供水系统中远程测控站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包括采集信号的设计、系统硬件的配置、PLC软件设计和抗干扰设计等。设计的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运行三年多来安全可靠,应用效果显著,适合在供水、供电、供气、气象、水文水利等行业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1994~1996年在商丘试验区对麦棉两熟棉田水分时空消长动态和整个生育期亏水量和灌水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麦棉两熟棉田水分在空间上主要有三个层次变化,第一层0~40cm为剧烈变化层,第二层40~100cm为较剧烈变化层,第三层100~200cm为稳定层。从时间上来看雨季来临之前的变化与降水有较大的关系,雨季期间基本没有变化;黄淮地区麦棉两熟移栽棉田整个生育期亏水100~120mm,需灌水2~3次,灌水定额为60~68mm,灌溉定额180~204mm。  相似文献   

17.
炒青绿茶是我国重要的绿茶种类,介绍国内生产的首条炒青绿茶全自动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生产线按照炒青绿茶加工工艺特点进行生产线模块化分割,再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组合,设计出炒青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并针对该自动化生产线开发出了与炒青绿茶加工工艺和设备相匹配的数据监控与采集系统(SCADA),SCADA系统依据控制功能要求分为三层:现场控制层,过程集中监控层,管理服务层.该控制系统实现了茶叶加工参数的精确控制,简单方便的人机操作界面和适应信息时代的远程访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当下隧道炉内部加热温度均匀度检测工作存在操作复杂、内部铜线易缠绕断裂等的诸多问题。通过研究,创新设计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装置,可有效防止铜线在隧道炉缠绕,真实检测隧道炉内部加热温度均匀情况,获得准确数据,并且简化工艺步骤,更好的提高检测隧道炉内部加热温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稻田高产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4~1988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场排水与其它农业措施相结合,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和高产灌溉制度,综合考虑对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和雨水的统一管理利用和合理调节控制,通过大田、小区、测坑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高产灌排方式、地下水埋深度和排水量。这种水综合运用,既可节约灌溉用水量,减少灌水次数,还可降低排涝水量,减轻排涝能耗费用。  相似文献   

20.
茶园微灌工程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灌是继喷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灌溉方法。它通过PE塑料管道系统及特制的灌水器,以较低的压力、较小的流量均匀而准确地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当今世界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微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是世界上微灌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的国家,其次是澳大利亚、以色列、南非、墨西哥、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约有20多个国家试验推广了微灌技术。我国微灌面积约托多万亩,但主要在北方几个省,以灌溉经济作物为主。生产微灌设备的厂家主要在沈阳、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江西等省市。微灌技术在福建省尚未推广。虽然与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