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营养液滴灌频率对设施番茄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液滴灌频率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设施番茄实际生产中营养液滴灌频率的合理安排、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设置1 d 1次、3 d 1次、5 d 1次、7 d 1次(T1、T2、T3、T4)4个营养液滴灌频率,测定植株营养生长期的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及番茄红素含量,并比较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营养液滴灌频率对植株株高影响不显著,但对植株茎粗影响显著,以T2处理茎粗最大,比对照增加0.82 mm;与对照相比,T1、T2、T3、T4处理番茄果实产量分别提高 37.0%,46.1%,36.5%和35.2%,但不同滴灌频率处理对番茄单株产量、果实产量无显著影响,且随着营养液滴灌频率的增加,番茄果实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果实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以T2处理果实产量最高;但T2处理果实糖/酸值最低,口感差;T3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糖/酸值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01%,22.41%,22.22%,果实口感好,风味较佳,且产量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番茄最佳营养液滴灌频率为每5 d 1次,该处理可以同时促进果实产量及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保水剂对盆栽樱桃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基质盆栽方式研究施入不同剂量保水剂对樱桃番茄植株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保水剂处理水平,分别为0(CK),2.0,4.0,6.0,8.0 g·株~(-1),在露天环境下调查不同保水剂施用水平对樱桃番茄生长和结果特征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减少灌溉水量且施用量以8.0 g·株~(-1)时节水效果最佳;当保水剂剂量为2.0 g·株~(-1)时,番茄植株叶片数和株高,以及果实横径、纵径、单果质量、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含量而增加了可滴定酸含量,导致果实糖酸比均显著低于CK(P0.05),各保水剂处理中又以2.0 g·株~(-1)处理糖酸比最低。综合而言,施入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盆栽樱桃番茄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番茄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以2.0 g·盆~(-1)处理促生长和增产效果最好,但其番茄果实品质下降幅度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番茄滴灌营养液土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日光温室番茄滴灌营养液土壤栽培试验,研究了滴灌营养液土壤栽培条件下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营养液采用日本园试均衡营养液配方,以滴灌条件下,农民习惯采用的施肥量为对照,试验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滴灌营养液土壤栽培处理与传统的滴灌施肥处理相比番茄的生长势较强,生育期提前一周左右,全生育期内施肥量减少了23.2%~73%,总产量提高了8.2%~22.8%,同时品质得到改善,果实内硝酸盐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生物腐殖酸对番茄植株生长性状、果实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金陵露比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对照、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37.5 mg、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150.0 mg。结果表明,根施生物腐殖酸可以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明显改善果实品质,当生物腐殖酸施用水平为每株150.0 mg时,番茄部分生长性状指标、产量和品质指标(番茄红素含量除外)最佳。与对照相比,生物腐殖酸施用量为每株150.0 mg时,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SPAD值显著提高,果实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升,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生物腐殖酸施用对总氮、速效磷、有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每株根施生物腐殖酸150.0 mg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促进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滴灌量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番茄的最优营养液滴灌量。【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的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共设5个(T1、T2、T3、T4、T5)渐次递增的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以T3处理营养液(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610,270,1 069kg/hm2,用水量为7 500L/hm2)为标准,T1、T2、T4、T5处理营养液用量分别为T3处理的50%,70%,130%和150%,测定不同营养液处理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的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及硝酸盐含量,并统计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在植株营养生长期,与CK相比,处理T5茎粗增加1.15mm,株高/茎粗降低,番茄植株长势较好;随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T1、T2、T3、T4和T5处理番茄果实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果实产量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T5处理果实产量最高,较CK增加了61.14%。在测定的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硝酸盐的含量均随着营养液滴灌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其中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T2处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最低,而T5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最高,其糖/酸值较CK提高了20.22%。对番茄果实品质平均隶属函数值的分析表明,T5处理番茄果实品质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结论】6个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中,T5处理(营养液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915,405,1 605kg/hm2,水为11 250L/hm2)效果最佳,不但可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而且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渗灌与滴灌两种不同的灌水方式,研究了渗灌与滴灌对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滴灌相比,渗灌可以降低日光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延缓番茄植株的早衰.降低果实脐腐病的发生率,并且渗灌番茄根系分布较广,改善品质并增加产量,是一项适合在设施内进行高产、高效、优质蔬菜生产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封闭式管道栽培番茄新技术节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明池 《农学学报》2015,5(11):69-72
为研究新型全封闭式管道栽培模式对番茄品质、产量以及水肥利用率的效果,以‘欧官’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全封闭管道栽培与膜下滴灌土壤栽培2 种栽培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膜下滴灌土培番茄相比全封闭管道栽培不仅促进了番茄植株株高、茎粗,而且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以及糖酸比,提高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增加了产量;在对番茄前四穗果的测产中,全封闭管道栽培模式比膜下滴灌土培高产15.0%,耗水量相应减少764.0 m3/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9.3%。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设施番茄短程栽培模式标准化,在兼光型植物工厂条件下,研究栽培方法和摘心位置对短程栽培番茄植株形态和果实品质影响。试验采用3种栽培方法为岩棉培(R)、椰糠培(C)和水培(H),2种摘心位置为2穗摘心(D)和3穗摘心(T),全因子试验设计,6组处理,统计分析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并获取最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法对茎粗、叶面积、产量指标和果实品质指标影响极显著(P0.01);摘心位置对叶数、叶面积、坐果数和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茎粗影响显著(P0.05),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作用对株高影响极显著(P0.01)。椰糠培3穗摘心处理组综合评分表现最佳,该栽培模式下植株生长健壮,果实产量和品质优良。研究可为设施番茄短程栽培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验材料,进入开花期后采用重力滴灌方式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微咸水矿化度设3、4、5和6 g/L计4个处理,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会导致番茄株高和茎粗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5 g/L时对2个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对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影响不大,矿化度为4 g/L时对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果实硬度以及Vc、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矿化度为4 g/L时硬度较高、Vc含量最高(200.2 mg/kg),矿化度为5 g/L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7%)和番茄红素含量(742.988μg/kg)均最高;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中矿化度为4和6 g/L时可以降低果实的有机酸含量,但矿化度为4 g/L时有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指标值降低不显著。微咸水灌溉会影响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导致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降低,但可以明显提高番茄硬度和品质,综合来看利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灌溉效果较好,该处理下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淡水灌溉基本相当,但果实硬度和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番茄‘浙杂204’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转色时间缩短,降低了产量。总之,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生长,改善了果实品质,缩短了转色时间,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7表1参23  相似文献   

11.
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喀什地区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病害、肥水利用,产量和收益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完善该模式的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喀什地区甜瓜滴灌生产应用提供技术贮备.[方法]调查和分析甜瓜病害、灌溉和施肥状况、产量和品质、成本和收益等,与甜瓜常规爬地沟种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甜瓜露地全立架滴灌栽培方式降低了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对抑制和减轻霜霉病危害效果显著,对减轻白粉病危害效果不显著;全立架滴灌的肥水利用效率都高于常规爬地沟种,全立架滴灌单位面积比常规爬地沟种减少用水量达140;;中小果型甜瓜品种应用全立架滴灌栽培产量提高不明显,大果型品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全立架滴灌栽培技术达到了减轻病害、节水节肥和提高产量的目的,是一种适合喀什地区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滴灌施肥对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水漫灌施肥为对照,设高中低肥料用量梯度,滴灌施肥进行温室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可节水28.9%~31.0%,节肥17.9%~58.9%,且滴灌施肥中水平666.7m2产量达6 324.0 kg,比对照增产20.8%,并可有效地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樱桃番茄在滴灌栽培时氮肥的合理施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与施肥处理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樱桃番茄在滴灌栽培时,比常规畦灌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更好,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同样产量时,滴灌栽培能节省氮肥18.75%;产量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用量后由于植株营养生长过剩,产量反而下降。[结论]滴灌栽培合理适用氮肥时,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樱桃番茄无土栽培的最佳灌溉方式,为设施无土栽培樱桃番茄的水肥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糖樱桃番茄为材料,椰糠为栽培基质,在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灌水方式,测定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干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光合速率等指标,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无土栽培樱桃番茄形态、品质、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形指数、果实品质、光合参数、产量最佳,其各指标要优于滴灌与潮汐式的灌溉方式。【结论】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最有利于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利用珍珠岩和土壤作栽培介质,以番茄(品种为红宝石)为供试作物,研究了由滴灌系统施用鸡粪及花生麸沤腐液的施用效果.与滴施番茄配方的营养液相比,珍珠岩栽培时单独滴施鸡粪和花生麸沤腐液番茄产量仅为营养液处理的64.5%和82.9%;土壤栽培时,滴施鸡粪和花生麸沤腐液的产量分别是营养液的147.0%和82.8%;2种栽培方式处理间果实品质指标(如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没有显著差异.鸡粪沤腐时沉渣率为3.5%,沤腐液绝大部分可由滴灌施用.但花生麸沤腐液沉渣率为74.0%,不宜滴灌施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水分对作物的品质的调控作用,在温室大棚种植番茄采用根区局部控水无压地下灌溉和沟灌的田间对比试验。对番茄根系、生长环境、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变化,以及对不同生育期内果实品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与沟灌相比,无压灌溉降低了番茄的蒸腾量、减小了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并不降低作物产量,使番茄的维生素C提高45.79%、可溶性糖提高25.86%、总糖提高34.65%。研究表明,无压灌溉通过水分调控改变了作物生长环境,维持了根冠间协调平衡比例关系,改善物品质,具有以水调质功效。研究结果揭示了番茄生命需水信号与环境信息的内在关系,为农业节水理论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水、氮、气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灌溉水平(4 950和4 050 m3·hm-2),4个施氮水平(280、250、220、190 kg·hm-2),2个加气水平(掺气比例15%和掺气比例0%),共1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水、肥、气处理下新疆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番茄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灌水量下,加工番茄单株产量、单果重、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变化,有机酸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单株果数随施氮量增加呈减小趋势。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高灌水量处理的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横径和纵径均高于低灌水量处理,但低灌水量显著提高了加工番茄单株果数、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加气灌溉下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分别显著提高6.14%、3.67%和2.35%(P<0.01),果实横径、纵径和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大了1.91%、1.85%、1.17%、2.37%、2.42%和4.68%。通过综合隶属函数值评定,灌溉定额为4 050 m3·hm-2,施氮量为250 kg·hm-2的加气灌溉可以满足加工番茄高产、品质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施肥处理对番茄氮素吸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田间的盆栽条件下,滴灌较漫灌能够明显地增加番茄果实的干物重和果实的吸氮量,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在磷钾肥基础上配施氮肥对果实的干物重及吸氮量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可以提高番茄Vc含量;配施有机肥可以促进果实的干物质积累和对氮素的吸收,同时有机肥也能够明显提高果实中的糖酸比,降低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南疆膜下滴灌常规棉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南疆膜下滴灌模式下常规棉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中棉所49和中棉所41为试材,设种植密度9.0万株/hm2、13.5万株/hm2、18.07万株/hm2、22.5万彬hm2、27.0万彬hm2和31.5万株/hm2计6个处理.于2008~2010年在阿拉尔市进行了不同密度对棉花籽棉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和18.0万株/hm。时能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本研究条件下理想的种植密度为24.08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