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长波 《世界农业》2006,(10):54-55
在福建省尤溪县,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一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和制种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制种单产6771.75kg/hm2新记录;他连续3年刷新水稻世界单产新记录,成为目前选育3个超级稻Ⅱ优4886、Ⅱ优28、Ⅱ优6号,夺取单产突破18000kg/hm2大关历史性突破“三连冠”的育  相似文献   

2.
Ⅱ优T16是贵州省铜仁市农科所利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TR16组配而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杂交组合分蘖较强,生长旺盛,适宜贵州省中籼迟熟稻区种植。介绍Ⅱ优T16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制种技术,以为Ⅱ优T16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杂交中籼Ⅱ优650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包括确定播差期、安排父母本行、肥水管理、割叶、病虫害防治、人工授粉、去杂等方面内容,以为杂交中籼Ⅱ优650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越南杂交水稻栽培面积在 4 8万hm2 ,占越南北方地区水稻面积的 2 0 5 % ,为大面积发展杂交水稻 ,并且达到自给供种的目的 ,越南各省进行了制种生产试验。据统计 ,2 0 0 1年越南各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为 14 5 0hm2 ,其中博优 90 3组合达 110 0hm2 ,Ⅱ优 6 3、Ⅱ优 838各为 10 0hm2 。制种产量为1 6~ 2 2t hm2 ,高产田也仅达 2 8t hm2 。两系杂交稻培杂山青制种面积为 10 0hm2 ,制种产量 1 5t hm2左右。越南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较低的原因在哪里 ?笔者于 2 0 0 0~ 2 0 0 1年对此作了初步探索。1 光温条件对杂交…  相似文献   

5.
“优I458”是利用野败同型不育系“优IA”与本所育成的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株型适中、根系发达、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且成本低,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中熟组合种植。介绍了“优I45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8年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的制种及大面积推广",研究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650(Ⅱ-32A/盐恢650)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特介绍其旱育抛秧高产制种技术,为杂交水稻Ⅱ优650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8,(1):F0004
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文炳研究员,2005年选育的杂交稻Ⅱ优28再创水稻世界单产纪录。(1229.97公斤),刷新他选育的Ⅱ优6号于2004年创造的1219.9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纪录,荣获“感动福建”2005年度十大人物。2006年刘文炳选育的Ⅱ优4886,再创1279.7公斤的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连续三年刷新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成为“稻田奥运会三连冠”水稻育种家。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进行制种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秀优5号”高产制种技术操作规范,本文主要介绍杂交粳稻组合“秀优5号”制种隔离要求、播差期确定、栽培管理、花期调节、田间去杂、人工授粉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Ⅱ优615双亲的特征特性出发,结合多年制种实践,从育秧,本田管理,花期调节,“九二0”的使用等方面阐棕了Ⅱ优615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博Ⅱ优15是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不育系博ⅡA为母本,用自选优质高产强优恢复系HR1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和广西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及海南省作双季晚稻种植。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逆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到2005年晚季累计推广面积达40.4万hm2,已成为华南稻区晚季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杂交水稻Ⅱ优838亲本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制种的播期安排、花遇标准和产量结构指标,明确了该组合高产制种的技术路线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利用国内外优良恢复系作亲本杂交育成中间材料N175基础上,再聚合杂交,培育成功强优恢复系南恢125。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优良、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多、制种产量高、较抗稻瘟、米质优等特点。用南恢125配组的Ⅱ优125、泸优125、特优125等组合在各级区试中表现突出,其中Ⅱ优125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显示出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协青早A”为母本 ,自育恢复系“C1 42 9”为父本进行配组 ,成功选育出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赣 2 6号”。 1 998、1 999年该组合参加南方稻区晚籼中迟熟组区试 ,平均产量分别为 6 .87t/hm2 和 6 .94t/hm2 。在推广和应用中 ,“协优赣 2 6号”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综合抗性强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适合江西中南部地区作二晚种植。提出了“协优赣 2 6号”的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籼稻Ⅱ优107具有高产、稳产、农艺性状较优、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概述了Ⅱ优107双亲的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II优650(II-32A/盐恢650)具有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等特点,特介绍其旱育抛秧高产制种技术,为杂交水稻Ⅱ优650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籼杂交组合Ⅱ优118具有高产、稳产、农艺性状较优、品质较优、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本研究介绍Ⅱ优118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杂交中籼Ⅱ优 83 8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结出 6条主要技术措施 :确定父、母本播差期 ;改进育秧方式 ,提高秧苗素质 ;本田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花期预测 ,喷施“九二○”和人工辅助授粉 ;去杂保纯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稻瘟病抗性为主攻目标,用赤块矮选和IR50为抗源供体,以恢复系IR26、IR24作轮回亲本,采用改良回交法成功地选育出对浙西南山区稻曾病不同致病小种具有广谱抗性,且配合力、恢复力均强的新恢复系“丽恢16”,然后将其与Ⅱ32A组配得到的单、双晚兼用型杂交组合Ⅱ优6216,不仅丰产性能好,产量高而且抗稻瘟病和中抗白背飞虱,米质优,秧龄弹性好,耐旱力强,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杂交中灿Ⅱ优838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总结出6条主要技术措施,确定父、母亲本播差期,改进育秧方式,提高秧苗素质,本田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花期预测,喷施“九二0”和人工辅助授粉,去要保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